東興證券:咖啡產業浪潮迭起 小豆子撬動大產業

東興證券:咖啡產業浪潮迭起 小豆子撬動大產業
2020年04月03日 10:30 新浪財經綜合

如何在結構性行情中開展投資布局?新浪財經《基金直播間》,邀請基金經理在線路演解讀市場。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咖啡產業:浪潮迭起,小豆子撬動大產業

  來源 東興證券

  本文發布于 2020-04-01  

  咖啡產業三次浪潮迭起,供給推動產業變革。新形態咖啡產品的推出,不斷推動消費者習慣的演變。技術改變產品形態,推動產業革命性發展。在過去的近 200 年里,西方咖啡產業發展經歷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在 1938-1970 年,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興起;第二次在 1971-2000 年,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品牌連鎖咖啡廳擴張,咖啡消費的社交屬性凸顯;第三次浪潮從 2003 司   年延續至今,精品化咖啡發展, 產品重新超越體驗,成為消費者注重的核心要素。我國咖啡產業的發展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證  階段。我國的咖啡種植由臺灣于 1884 年引進,其后云南、海南等地先后引種。1989-1997 年,速溶咖啡興起;1997-2015 年, 券 咖啡廳發展,臺系、歐美系、韓系咖啡店品牌陸續進入我國;2015 年至今,互聯網咖啡品牌興起。

  全球咖啡產銷分布不對稱,價值集中在下游流通環節。咖啡的種植和原料銷售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 而精深加工和終端銷究   售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利潤相對豐厚。上游種植環節集中度不高,在產業鏈中的價值貢獻只占約 1%,中小咖報   農議價能力低,利潤空間低。中游加工行業相對分散,價值貢獻約占 6%。而下游流通環節參與者主要有批發商和零售商,需告    求量大,集中度較高,價值貢獻約為 93%,是最主要的利潤產生環節,下游流通渠道的擴張成為咖啡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速溶咖啡市場集中度較高,雀巢穩居第一。據淘數據,2018 年我國速溶咖啡市場規模約 700 億元,其中雀巢咖啡以 28.5%的市占率位居第一,遠高于第二名的 5.7%,行業 CR8 為 53.7%,集中度較高。即飲咖啡市場中雀巢有一家獨大之勢。根據Euromonitor 的數據,2018 年即飲咖啡市場中,雀巢以 68.3%的市占率穩居第一,市場份額約為第二名北京匯源的 14 倍,有一家獨大之勢。行業 CR8 為88.5%,比速溶咖啡市場集中度更高。咖啡館咖啡市場集中度較高,星巴克收入穩居第一。截至2018 年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有 14.4 萬家咖啡店,其中星巴克、瑞幸、麥咖啡分別以 3684 家/2000 家/900 家占據前三,而

  到了 2019 年末星巴克和瑞幸的門店數量已經分別達到 4292 家和4507 家。從營業收入來看,2018 年我國的咖啡店市場規模約為 271 億元,其中星巴克市占率近 60%,位居第一,第二名麥咖啡只有 6.4%的市占率,差距較大。整體行業集中度高, CR5 市占率近 75%。

  投資策略:我國咖啡消費市場增速較快、空間尚大。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于較低水平,2018 年我國大陸地區咖啡人均消費量僅為德國的 0.71%,美國的 1.6%。全球咖啡市場規模超過 12 萬億,而我國目前只有約 700 億,與人口比例差距較大。同時,我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 15%,遠高于世界 2%的增速。2025 年,預計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將達到 1 萬億的規模。參考日本的咖啡消費發展,30 年后我國咖啡市場規模有望超 5 萬億。我國咖啡市場發展將有如下三個趨勢:

  新茶飲發展推動咖啡滲透率提升,大飲品行業蓬勃發展。通常咖啡和茶飲被當做相互替代品,產生此消彼長的效應,但     我們通過將咖啡消費需求拆解為成癮性需求、商務社交需求、對于飲品的可選消費需求三類分析, 認為我國新式茶飲市場的快速發展短期內不會影響咖啡市場,由于行業的供給推動屬性,新式茶飲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咖啡消費的滲透率提升。

  速溶咖啡市場的品牌壁壘高、市場增速放緩,即飲咖啡成為新晉咖啡產品聚集領域。全球瓶裝即飲咖啡將在 2022年實現 31 億美元增長,復合年增長率為 5%。而我國總體咖啡市場發展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增速遠高于全球水平,因此我們預計即飲咖啡在我國的市場規模增長仍將高于全球水平。

  連鎖咖啡店外帶是快生活+定制化+互聯網背景下的趨勢。全球咖啡消費中 87%是現磨咖啡,遠高于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 而我國現磨咖啡消費只占咖啡消費總量的 18%,有巨大增長空間。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便利性成為了消費者的重要訴求。“互聯網+”趨勢下,連鎖咖啡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互聯網咖啡模式不僅局限于咖啡消費,包括新式茶飲在內的連鎖飲品市場都開始走上互聯網營銷模式。

  相關標的:雀巢、星巴克、瑞幸咖啡

  風險提示:食品安全問題,消費習慣培養不及預期,人均收入水平增長不及預期。

  1. 咖啡產業三次浪潮迭起,供給推動產業變革

  咖啡的種植最早起源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亞,13  世紀被阿拉伯人帶出非洲培育出“阿拉伯咖啡”,16-18  世紀又先后傳入了中東地區、歐洲和美洲。目前,咖啡作為僅次于茶的第二大飲料,在亞、非、拉的 50 多個國家種植,全球有約三分之一的人飲用。

  1.1 咖啡產業由注重產品功能到強調社交屬性,現回歸注重品質

  在過去的近 200 年里,西方咖啡產業發展經歷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發生在 1938-1970 年,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興起。1938 年,雀巢推出速溶咖啡,使咖啡從農產品轉變為標準化商品。這一階段的咖啡主要注重其提神醒腦的功效,對口味要求不高。雀巢成為這一時期咖啡市場的絕對領導者,到 1974 年公司全球咖啡市場市占率達到 30%。

  第二次浪潮出現在 1971-2000 年,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品牌連鎖咖啡廳擴張。這一階段喝咖啡成為享受咖啡和進行社交的綜合體驗,消費者對咖啡的訴求不僅是單一的提神功效,更是注重其社交屬性。產品來看,咖啡廳主要是以工業化流水線的方式售賣手工咖啡。

  第三次浪潮從 2003 年延續至今,精品化咖啡發展。人們更加講究產地、品種、采摘月份、海拔與處理方式, 烘焙更加注重表現咖啡豆的原始風味,手沖也成為主流。產品重新超越體驗,成為消費者注重的核心要素。

  我國咖啡產業的發展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我國的咖啡種植由臺灣于 1884 年引進,其后云南、海南、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地也先后引種。

  1989-1997 年,速溶咖啡興起。1989 年,雀巢在中國推出第一款速溶咖啡,意味著我國進入速溶咖啡時代。速溶咖啡便于流通,消費方便,人們的咖啡消費習慣由此培養,因此該階段以供給推動為主要發展動力。

  1997-2015 年,咖啡廳發展。臺系、歐美系、韓系咖啡店品牌陸續進入我國,人們更多的接觸到現磨咖啡。隨著改革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開始強調咖啡飲用的社交屬性。

  2015 年至今,互聯網咖啡品牌興起。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生活工作節奏加快,消費者不僅注重咖啡品質,也強調便利性,自助咖啡機和外賣咖啡模式迅速發展,滿足人們便利性、低價格的需求。

  1.2 供給推動消費習慣培養,技術助力產業發展進程

  新形態咖啡產品的推出,不斷推動消費者習慣的演變。中國人有歷史悠久的飲茶習慣,1989 年雀巢在中國市場推出速溶咖啡,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新的飲品選擇。由于咖啡口感醇香,且速溶咖啡便于攜帶,國人咖啡消費習慣逐漸被培養起來。后來外國咖啡店品牌陸續進駐,為消費者提供了休閑娛樂的“第三空間”,強調咖啡的社交屬性,使咖啡在我國進一步普及。如今外賣咖啡、便利店咖啡興起,為白領提供了兼具品質和便利性的咖啡,進而提升咖啡在我國飲品消費中的地位。即飲咖啡新品的出現,擠占現磨咖啡市場。根據市場調研機構英敏特的數據,2017 年全球 19%的咖啡新品都是即飲型冰咖啡,中國未來五年即飲咖啡的年均增速約為 20%,擠占更多現磨咖啡市場。由此可見,咖啡產業是由供給推動需求的產生與消費習慣的形成,帶動產業發展。

  技術改變產品形態,推動產業革命性發展。由于萃取工藝和干燥工藝的發展,可以將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發而獲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使得咖啡能夠以速溶咖啡粉的形式進行流通,不需要直接用咖啡豆進行繁復的沖泡,改變了產品形態,易于存儲、運輸,且飲用方式方便快捷,促進了咖啡消費習慣的形成。咖啡制作工藝的進一步發展,不斷豐富咖啡種類,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如冷萃咖啡、氮氣咖啡的發明與推廣,吸引更多消費者接觸咖啡,消費咖啡。互聯網興起創造新的運營模式。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外賣咖啡以互聯網為依托,發展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或外賣的模式,提升服務半徑;自助咖啡機則以低成本和高時效獲得大量普通消費者青睞。在資本支持下,我國互聯網咖啡發展勢頭迅猛。

  2. 咖啡產業鏈價值集中于下游

  咖啡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咖啡種植、中游咖啡加工和下游流通三個環節。

  2.1 咖啡產銷分布不對稱,下游流通環節利潤高

  在全球范圍來看,咖啡產銷分布不對稱。咖啡的種植和原料銷售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世界三大咖啡產區分別位于非洲、印度尼西亞和中南美洲,目前巴西和越南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產國,我國 98%以上的咖啡種植和初加工生豆集中于云南省;而精深加工和終端銷售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利潤相對豐厚。

  下游流通環節利潤高。上游種植環節參與者主要包括中小咖農、種植基地以及國外高品質莊園,集中度不高, 產業鏈中的價值貢獻只占約 1%,中小咖農議價能力低,利潤空間低。中游加工環節參與者主要包括個人作坊、烘焙廠和品牌廠商,行業相對分散,價值貢獻約占 6%。而下游流通環節參與者主要有批發商和零售商, 需求量大,集中度較高,價值貢獻約為 93%,是最主要的利潤產生環節。因此,下游流通渠道的擴張是咖啡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且近年來創業機會多出現在該環節。

  我國上游咖啡豆種植發展勢頭良好,中下游開始崛起。我國咖啡豆種植主要集中在云南,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 中國咖啡市場分析預測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云南小粒種咖啡在世界市場較受歡迎,其中普洱市咖啡超過半數出口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除云南外,海南和福建也是我國咖啡主要種植區域。而國內的咖啡銷售之前一直依賴于雀巢、星巴克等跨國企業,缺少獨立穩定的銷售網絡。隨著瑞幸咖啡等國內品牌的崛起,有望提高我國本土咖啡企業的知名度,在高額利潤的下游流通環節分一杯羹。

  2.2 我國下游各細分行業集中度均較高

  速溶咖啡市場集中度較高,雀巢穩居第一。據淘數據,2018 年我國速溶咖啡市場規模約 700 億元,其中雀巢咖啡以 28.5%的市占率位居第一,遠高于第二名的 5.7%,行業 CR8 為 53.7%,集中度較高。

  即飲咖啡市場中雀巢有一家獨大之勢。根據 Euromonitor 的數據,2018 年即飲咖啡市場中,雀巢以 68.3% 的市占率穩居第一,市場份額約為第二名北京匯源的 14 倍,有一家獨大之勢。行業 CR8 為 88.5%,比速溶咖啡市場集中度更高。

  咖啡館咖啡市場集中度較高,星巴克收入穩居第一。在現磨咖啡市場中,主要的銷售渠道是咖啡館和自助咖   啡機,以瑞幸為代表的外賣咖啡實質上也屬于咖啡館的一類,因此,我們以咖啡館市場的數據來反觀現磨咖啡市場情況。截至 2018 年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有 14.4 萬家咖啡店,其中星巴克、瑞幸、麥咖啡分別以3684 家/2000 家/900 家占據前三,而到了 2019 年末星巴克和瑞幸的門店數量已經分別達到 4292 家和 4507 家。從營業收入來看,2018 年我國的咖啡店市場規模約為 271 億元,其中星巴克市占率近 60%,位居第一, 第二名麥咖啡只有 6.4%的市占率,差距較大。整體行業集中度高,CR5 市占率近 75%。

  自助咖啡機市場尚在起步階段,競爭不太激烈。自助咖啡機是最近幾年興起的現磨咖啡銷售渠道,優勢在于   對空間要求不高,位置擺放靈活,多位于寫字樓、學校、商場等公共場所,主要滿足客戶對咖啡的功能性和便利性需求。盈利的關鍵在于位置選擇。國內自助咖啡機市場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競爭不太激烈。

  3. 雀巢與星巴克為咖啡零售與連鎖門店絕對龍頭,瑞幸咖啡攪動市場

  3.1 雀巢:咖啡零售引領者,客戶積累與品質保證奠定龍頭地位

  雀巢成立于 1867 年,在全球設有 400 多家工廠,擁有 2000 多個全球性或地區性品牌,業務遍布 189 個國家。中國是雀巢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市場。2017 年公司營業收入超過阿里、騰訊、百度中國三大互聯網巨頭之和,2018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6.48%至 70.04 億瑞郎(約合人民幣 474 億元)。據 Euromonitor 數據顯示,雀巢在全球的咖啡市場占有率超過 22%,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企業。

  行業引領者,多年客戶積累與品質保證奠定地位。雀巢發展的首要優勢即為先發優勢,作為一家在 1938 年就推出速溶咖啡的企業,已有 80 多年的歷史,擁有較為豐富的咖啡專業知識與技能。隨之而來的就是客戶優勢,多年的品牌積累使得雀巢擁有大量忠誠的消費者。其次是咖啡品質保證,雀巢為了確保咖啡豆的供應量和品質,大多直接向咖農采購,既保證了咖啡豆的充足供應,又降低了采購費用。

  雀巢如今在速溶咖啡市場和即飲咖啡市場中的市場份額都穩居第一,但其主要客戶群體是白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客戶群體對咖啡品質的要求逐漸增加,逐漸流入現磨咖啡市場。即使是速溶咖啡市場領域, 雀巢的市占率已由 2014 年的 76%下降到 2018 年的 28.3%,新進入者的崛起搶奪了雀巢的市場份額。

  3.2 星巴克:連鎖咖啡廳領導者

  星巴克成立于 1971 年,是美國一家連鎖咖啡公司。旗下有 30 多款由頂級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濃縮咖啡、各式

  糕點甜品以及多種咖啡機、咖啡杯產品。自 1998 年進入中國到 2019 年底,星巴克已在包括香港、臺灣和澳

  門在內的大中華區 168 個城市開設了 4294 家門店,擁有超過 830 萬付費會員。星巴克的優勢主要在于:

  1) 專業優勢,起家較早,擁有較為豐富的咖啡專業知識與技能,擁有優質的咖啡種植基地和烘焙廠。

  2) 品牌優勢,通過獨特的營銷策略、門店體驗、產品更新換代,形成強大的品牌優勢。據英國品牌評估機構 BrandFinance 發布的“2018 全球最有價值 25 個餐廳品牌”排行榜,星巴克名列第一。

  3) 位置優勢,在我國各大城市的商場、辦公樓、高檔住宅區等位置占據了有利的銷售地點,客流量大,帶來大量穩定的客戶群體。

  3.3 瑞幸咖啡:互聯網+趨勢下,咖啡行業的后起之秀

  瑞幸于 2018 年 1 月開始試營業,利用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或外賣的新興咖啡售賣模式迅速切入市場。截至 2019 年底,瑞幸直營門店達到了 4507 家,第四季度新增 827 家,創下 2019 年單季度開店數量新高。同期,瑞幸總門店數量比星巴克多了約 200 家門店,按門店數量計算,成為了中國的第一大咖啡連鎖。瑞幸的優勢在于:

  1) 客戶定位精準,主要定位于白領人群和年輕的互聯網用戶,提供外賣咖啡,滿足了上班族的便利性需求。

  2) 位置優勢,門店多位于寫字樓、商業中心、各大高校,能將產品快速送達消費者,并帶來大量穩定客戶群體。

  3) 營銷優勢,通過線上社交傳播裂變,結合免單、打折、優惠券等價格促銷手段,迅速吸引大量客戶。

  不過,瑞幸的咖啡豆、烘焙較依賴于第三方供應,同時咖啡外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口感,降低用戶體驗。另外,在初期大量投入以打折、優惠券等形式吸引客戶后,若不再進行價格補貼,面臨著客戶能否留存的問題。

  3) 商業模式新穎,采取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或外賣的銷售形式,即降低運營成本,又增加客戶觸達范圍。

  4) 產品優勢,瑞幸的產品種類不斷擴展,從咖啡到輕食、茶飲等,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4. 產品創新推動咖啡普及,新茶飲帶動咖啡及連鎖飲品蓬勃發展

  4.1 我國咖啡消費市場增速較快、空間尚大

  我國咖啡消費市場仍然存在很大空間。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于較低水平,2018 年我國大陸地區咖啡人均消費量僅為德國的 0.71%,美國的 1.6%。全球咖啡市場規模超過 12 萬億,而我國目前只有約 700 億,與人口比例差距較大。有國際機構研究表明,人均收入增長會促進咖啡消費,國民收入每上升 5%,咖啡日常消費會增加 2%-3%,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與消費者咖啡消費習慣的逐漸培養,我國咖啡的潛在市場空間巨大。

  我國咖啡消費增速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對咖啡文化認知的不斷深入,我國咖啡消費呈逐年上升趨勢。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 15%,遠高于世界 2%的增速。2025 年,預計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將達到 1 萬億的規模。

  參考日本的咖啡消費發展,30 年后我國咖啡市場規模有望超 5 萬億。與中國同樣都是茶文化國家,日本的咖啡消費量從 1960 年代的 25 萬袋增長至現在的 700 萬袋。由此,我國未來咖啡消費習慣的培養可以預期。

  日本于 1956 年速溶咖啡正式進口,咖啡產業從 0 到 1 發展,至 2018 年,日本人均咖啡消費量達到約 280

  杯。若假設我國咖啡消費習慣的培養速度與日本相同,雀巢 1989 年在我國推出速溶咖啡,則到 2050 年我國

  人均咖啡消費量可以達到 280 杯。若咖啡均價按 15 元/杯計算,人口總量按國家人口計生委預測的 13.7 億計算,2050 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將超過 5.7 萬億。

  4.2 新茶飲發展推動咖啡滲透率提升,大飲品行業蓬勃發展

  新茶飲發展,拓展大飲品市場,同時有望帶動咖啡滲透率的提升。通常咖啡和新式茶飲會被當做相互替代品,   產生此消彼長的效應,但我們認為,我國新式茶飲市場的快速發展短期內不會影響咖啡市場,相反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咖啡消費的滲透率提升。

  目前來看,消費者對于咖啡的需求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成癮性需求。這類消費者對咖啡的消費頻率較高,每日對于咖啡形成剛性需求,這部分消費是不會因為新茶飲的發展而受到影響;

  第二種是商務社交需求。這部分需求主要受到門店環境、開店密度和門店選址的影響,此外由于新茶飲的社交屬性偏休閑,因此對于商務社交需求的咖啡消費基本不會被新式茶飲所替代;

  最后一種是對于飲品的可選消費需求。這部分消費與新茶飲或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但考慮到包括咖啡消費在內的整個飲品行業都具有供給推動屬性,更多的產品供給將帶動整個市場規模的擴大;同時我國咖啡產品消費滲透率很低,2018 年我國人均茶飲消費杯數約 30-50 杯/年,對比咖啡的 6.2 杯/年,可以看到咖啡的覆蓋人群和消費頻率都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因此我們認為在中短期內,新式茶飲的發展對咖啡消費的替代作用較低。與此同時,很多新式茶飲如喜茶、奈雪的茶都紛紛推出咖啡類產品,茶飲消費的快速發展也將帶動一批非咖啡消費者進入咖啡消費領域,提高我國咖啡消費的滲透率。

  隨著星巴克等咖啡店推出更多與茶和果汁相關的咖啡飲品,以及新茶飲試水咖啡類飲料,咖啡與新式茶飲的界限日漸模糊,未來將形成融合趨勢,從而帶來的是連鎖飲品行業的蓬勃發展。

  4.2 即飲咖啡:咖啡零售市場的下一個機遇

  速溶咖啡市場的品牌壁壘高、市場增速放緩,即飲咖啡成為新晉咖啡產品聚集領域。我國 2018 年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即飲咖啡的消費分別占咖啡消費總量的 72%、18%、10%。雖然即飲咖啡目前在份額上落后,但隨著咖啡消費多元化、產品差異化,即飲咖啡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一方面,速溶咖啡市場增長速度放緩,未來增長空間較小,隨著消費者付費能力提升,對于咖啡口味越來越重視。另一方面,即飲咖啡發展時間較短,較速溶咖啡更便于攜帶,較咖啡廳資產更輕、運營成本更低,加之咖啡在書店、電影院、商店等場景的融入,即飲咖啡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因此,各大商家紛紛將目光鎖定在了未來市場空間更大的即飲咖啡市場。歐睿國際預測,全球瓶裝即飲咖啡將在 2022 年實現 31 億美元增長,復合年增長率為 7.5%。而我國總體咖啡市場發展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增速遠高于全球水平,因此我們預計即飲咖啡在我國的市場規模增長仍將高于全球水平。

  2018 年 8 月,兩大咖啡市場并購案接連落地,雀巢以 71.5 億美元收購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和飲料業務,獲得永久性的全球營銷權;3  天后,可口可樂以 51  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二大咖啡連鎖品牌咖世家(Costa),并陸續推出相關即飲咖啡系列產品。從碳酸飲料巨頭的跨界發展,以及咖啡零售與連鎖咖啡店兩大龍頭的強強聯合,可以看出業內巨頭對即飲咖啡市場的關注與勢在必得。

  與此同時,國內各大飲料企業也紛紛推出咖啡子品牌,包括統一雅哈、農夫山泉炭仌、味全貝納頌、伊利圣瑞斯等。這些飲料企業依靠自身原有的乳制品飲料、茶飲料等生產線,以及深度下沉的渠道優勢,快速進行產品橫向擴張布局。

  4.4 連鎖咖啡店外帶市場:快生活+定制化+互聯網背景下的趨勢

  現磨咖啡在總體咖啡消費的份額未來有很大提升空間。全球咖啡消費中 87%是現磨咖啡,遠高于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而我國現磨咖啡消費只占咖啡消費總量的 18%,有巨大增長空間。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便利性成為了消費者的重要訴求。便利店外帶咖啡兼具便利性和高性價比,正成為咖啡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細分市場。全家、羅森、7-11 等便利店在 2011-2013 年陸續推出自有咖啡品牌, 中石化也在 2019 年推出“易捷咖啡”。未來便利店咖啡將在咖啡外帶市場中占內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便利店咖啡以便捷為主要因素,產品差異性小,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因此便利店咖啡品牌將呈現多家勢均力敵的格局。

  “互聯網+”趨勢下,連鎖咖啡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瑞幸咖啡成為我國乃至全球互聯網咖啡引領者,公司依靠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線上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實現快速定位和獲取目標客戶,進行精準營銷、優化門店選址,通過社交平臺進行裂變式獲客,推動生產與消費良性互動。線下以每天新開 7 家門店的速度迅速鋪設網點,由于現磨咖啡相比于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有著更好的口感和消費體驗,因此門店的觸達能力十分重要。為應對瑞幸咖啡的強勢發展,星巴克等廠商也加快了擴張速度,同時 2018 年 9 月星巴克與餓了么合作推出咖啡外送“星專送”,2019 年 5  月星巴克中國推出了“在線點,到店取”服務——“啡快”,迎合現在快節奏生活,以及更多辦公消費場景的趨勢。同時“星專送”與“啡快”可以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與線下點單基本沒有差異。

  互聯網咖啡模式不僅局限于咖啡消費,包括新式茶飲在內的連鎖飲品市場都開始走上互聯網營銷模式,通過線上點單、線下取貨的方式,將飲品市場的線下零售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利用社交平臺不斷拓展用戶規模, 實現擴散式增長。但這種模式需要大量網點鋪設,資產較重,對企業資金壓力較大。同時,客戶留存與實現盈利也是互聯網飲品行業正在面臨最大難題。

  5. 風險提示

  食品安全問題,消費習慣培養不及預期,人均收入水平增長不及預期。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王涵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09 銳新科技 300828 --
  • 04-09 錦和商業 603682 --
  • 04-09 滬硅產業 688126 --
  • 04-08 朝陽科技 002981 17.32
  • 04-08 安寧股份 002978 27.4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