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2021年經濟穩定復蘇面臨六方面挑戰,要做好應對

王一鳴:2021年經濟穩定復蘇面臨六方面挑戰,要做好應對
2021年02月05日 09: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年對中國是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中國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2020年的成績單,可以用“一個好于預期”和“兩個標志性事件”概括。“一個好于預期”,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包括經濟增長、就業、通脹、國際收支都好于預期。

“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經濟總量邁上百萬億大臺階。“十三五”收官邁上這一大臺階具有標志性意義,也為“十四五”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對人類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2021年經濟穩定復蘇面臨六方面挑戰

展望2021年,我認為,內外環境將繼續深刻復雜變化。新冠疫情仍面臨新的變數,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顯現,經濟恢復基礎還不牢固,保持經濟穩定復蘇仍面臨諸多挑戰。

第一,新冠疫情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嚴峻,歐美發達國家疫情出現反彈,新興市場國家確診病例突破新高。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創新高,累計確診病例破億,累計死亡病例突破200萬。國內出現多點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外防輸入和內防反彈壓力增大。受疫情的不利影響,去年12月我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

第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發達經濟體去年三季度經濟強勁回升,但四季度重新陷入收縮。全球產出缺口短期內難以填補,經濟復蘇可能更加漫長曲折。如果疫苗不能有效覆蓋,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仍可能籠罩在疫情陰影之下。多國疫情防控隔離措施收緊,產業鏈供應鏈斷鏈風險上升。主要經濟體為應對疫情沖擊,推出空前的財政貨幣政策,債務水平突破歷史高位,潛在風險不容小覷。

第三,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顯現。消費恢復仍然滯后。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9%,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6.8個百分點。疫情沖擊下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傾向明顯下降,這也導致最終消費下拉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從投資看,制造業投資比上年下降2.2%;民間投資增長1%,低于全部投資1.9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中70%以上為民間投資,制造業投資低迷反映民間投資尚未完全恢復。

第四,中小微企業發展仍面臨困難。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疫情沖擊更為嚴重,受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和應收賬款增加、原材料成本較高、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虧損面仍然較高。從行業看,餐飲、旅游、交通、娛樂等服務行業仍沒有完全恢復,給就業恢復帶來挑戰。今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就業壓力明顯增大。

第五,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仍面臨壓力。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增大,企業債券違約事件屢有發生。受疫情影響,中小企業貸款延長到今年3月底還本付息,信貸違約風險有可能積累,商業銀行不良率有可能反彈。

第六,外部短期資本流入壓力增大。西方發達國家采取的超寬松、近零利率、非常規紓困政策將持續一段時間,并繼續與我國保持較大的利差水平,短期資本流入和匯率升值壓力仍然存在。如果外部短期資本持續流入,可能增大我國資產泡沫化風險。

除了面臨多重風險和挑戰,今年經濟走勢也將呈現新的特征。由于去年基數較低,預計今年經濟將強勁回升,全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甚至更高,并呈現前高后低的特征,經濟運行也可能出現宏觀指標大幅轉好,而微觀主體仍面臨較大困難的局面。

應對挑戰的政策建議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開啟之年,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尤為重要。考慮到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不平衡,一些風險會逐步暴露,要把握好政策調整的節奏和力度,穩定市場主體預期。在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這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財政政策方面,中央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和增強可持續性,同時又要保持適度的支出強度。從這個基調來看,政策調整具有漸進性。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要進一步完善,而應對疫情的階段性稅費“減免緩”政策要分類調整。考慮到“十四五”開局之年建設項目資金需求較大,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建議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保持適當規模。

在貨幣政策方面,中央明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既要保證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大體匹配,又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在促進經濟恢復和防范風險之間做好跨周期平衡。對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可適度接續,延期還本付息等紓困政策應有過渡性安排,適當延長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實施期限,逐步提高信用貸款比重。

積極有效擴大國內需求。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應加大相關政策措施力度。在經歷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我們在調控投資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但在引導消費方面政策工具相對有限。近年來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貢獻率穩定在60%左右,宏觀調控需要更加注重引導和擴大消費。短期政策上,要穩定大宗消費,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隨著90后、00后逐步成為消費主力軍,要鼓勵發展新型消費,促進新型消費擴容提質。還要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監管,降低高房價和居民高杠桿對消費的擠出效應。從中長期看,要推進制度性安排,完善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制度,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形成消費穩定增長的內生機制。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性。從供給端來,全球供應鏈調整趨勢進一步強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性可控性尤為重要。針對“卡脖子”問題,要下決心推進技術攻關,推動國產替代,依托龍頭企業帶動供應鏈本土化。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四基”技術和重要產品技術攻關與工程化,并為自主創新產品市場化應用創造良好環境。此外,要利用我國產業規模優勢和配套優勢,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十三五”是消費互聯網發展的高潮,“十四五”時期可能形成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浪潮。要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帶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制造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發揮好改革的引領和先導作用。越是面對挑戰風險,越要深化改革開放。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激發民營企業的投資熱情。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深化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化改革開放,不僅可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也將改善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的預期。

(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疫情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23 昀冢科技 688260 --
  • 03-23 富信科技 688662 --
  • 03-23 芯碁微裝 688630 --
  • 03-22 盛劍環境 603324 19.87
  • 03-22 元琛科技 688659 6.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