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賈康
近日,關于延遲退休的話題成為輿論場上熱點之一。這很合乎情理:因為這是關系所有預期將會面臨退休問題的勞動者及其家庭的一件大事。
有朋友問我:延遲退休對農民有啥影響?這一問,還真讓我腦子里猛轉了幾圈,試求答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可歸為如下四點:
一、延遲退休直觀地看,在我國與務農的勞動者(少量有退休安排的國營農場從業人員除外)沒有關系。但稍作聯想,即可知與“農村人”一定會發生間接的關聯與影響。這符合某一經濟體中多個“經濟參數”間必然發生某種相互影響作用的一般分析框架。
二、延遲退休會影響全社會的就業結構,使我國有退休制度的領域內,新入職的就業人員(年輕人為主)的就業機會相對減少,使這些人中有更多人不得不考慮“靈活就業”和“自由職業”的謀生機會,甚至有人會考慮去務農的可能。這些人在務農和“靈活就業”領域的加入競爭,就會與農民和“農民工”的靈活就業機會、以及作為農戶家庭新生代成員收入來源的“就業機會(有或大或小的部分會發生于二、三代的年輕人)”所面對的競爭,形成交集。這對他們便會有形成一定“生活壓力”的可能性。
三、延遲退休總體上有利于緩解我國已十分顯著的“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支持追求現代化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正面效應,是綜合作用于全體社會成員(包括農民)和有利于更好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但是這種“好處”,主要是潛移默化地融合于社會生活中??傮w而言,對這種正面效應,不但不可否定,而且值得重視和追求。
四、具體到某一農民(農戶成員),他或他的第二、三代人,頗有可能隨新型城鎮化過程或快或慢變為有“市民”身份的勞動者而面臨退休問題。如當事人那時的個人偏好,是接受較晚退休,他會有“愉悅感”、“獲得感”;如當事人那時的偏好,是不接受較晚退休,他便會有“受損感”(至少是“不愉快感”)。從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大趨勢和人均預期壽命提高的確定性前景看,這里所說的前一種情況,應當歸屬于較多的人。
(本文作者介紹: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