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業品價格全面塌陷 一噸電解鋁虧損近2000元
來源:證券時報
剛剛過去的3月,美股四度熔斷、原油腰斬暴跌、銀價跌出10年新低……全倉白銀期貨的一北京地區投資者一夜虧掉數十萬元,“老婆本都沒有了”。
在這輪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中,相對股票和期貨市場對投資者的沖擊,大宗商品價格滑坡對實體經濟影響或波及范圍更廣。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日多方采訪了解到,受全球鋁價暴跌影響,當前國內鋁企已陷入全面虧損,而由原油價格“打對折”產生的一系列化工商品價格下滑,對行業影響仍在持續。庫存高企、急需減產等問題,成為擺在眾多企業面前的一樁樁嚴峻考題。
鋁企陷全面虧損
3月中下旬,河南地區疫情防控形勢剛剛有所緩解,鞏義一中型預焙陽極生產企業負責人胡軍(化名)就開始四處急著對接墊資。
“國際鋁價大跌,現在電解鋁企業全面虧損。作為上游,預焙陽極生產雖然還不至于賠錢,但資金壓力已經開始凸顯。”胡軍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坦言,當前鋁行業上下游的生產經營情況很不樂觀。3月份滬鋁主力合約價格從月初最高13450元/噸跌至月末最低11275元/噸,創下2016年4月以來新低,河南地區電解鋁企業每生產一噸產品的虧損逼近2000元。雖然目前還沒有因為鋁價暴跌導致預焙陽極價格出現大幅下滑,但行業龍頭山東魏橋也已經將4月份最新報價下調220元/噸。
“陽極的原材料是石油焦和瀝青,都需要現金買貨,所以對企業現金流要求極高。即使在2015年電解鋁價格低至每噸9000多元的時候,陽極依然是盈利的,否則就沒人做了。產品生產盈利,但電解鋁企業的回款快慢是不一定的。鋁業虧損回款肯定會變慢,這會拖死一批陽極企業。”
到底做還是不做,這是胡軍所經營企業目前面臨的抉擇。如果繼續生產,很少有電解鋁廠家會完全按照合同賬期執行,企業會面臨比以前資金壓力更大的情況。但如果停止生產的話,工人兩三個月沒有工資,可能就去其他地方找工作,下游客戶也會流失。“現在就看誰能頂住,頂不住可能這輪就被淘汰掉了。”
對于當前國內鋁行業的產銷局面,A股一上市鋁企人士王偉(化名)看法更加悲觀。“雖然2015年末每噸萬元以下的價格是歷史底部,但現在的情況比那時更慘。”
他表示,全行業在鋁價13000元/噸左右差不多實現盈虧平衡。雖然新疆地區生產成本相對比較有優勢,總體成本不到11000元/噸,但加上稅以后,成本也達到12500元左右,所以目前是全行業虧損。
“2015年電解鋁價格雖然跌到每噸9000多元,但原料氧化鋁價格也從2350元跌到1630元左右。而現在氧化鋁價格還在每噸2300多元,所以對鋁企而言,現在鋁價11000多元的水平和那時的9000多元基本是一樣的。”王偉分析稱,現在氧化鋁價格比2015年鋁價低點時高近1000元,而生產1噸電解鋁需要1.92噸氧化鋁,相比之下,當前企業產品賣不上價,但成本仍然高企。目前原材料氧化鋁、預焙陽極的價格也存下降趨勢,但氧化鋁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開工率不足,相對鋁企是滿產的情況,抗跌因素更加明顯。
更讓王偉擔憂的是,由于電解槽一旦停止再開啟,成本要數十萬元,所以今年春節及疫情期間電解鋁企業生產都在正常持續,但目前下游復產情況不佳,行業庫存問題突出。據悉,目前國內電解鋁庫存已經達到170萬噸,而在前兩年市場情況好的時候,這一庫存數值已降至100萬噸以下。
“2015年鋁價低點時,國家緊接著做了供給側改革,鋁價隨之上揚。但目前國內包括神火、中孚、魏橋在內的很多大型鋁企都還在投資新產能。近期行業內有一些企業因虧損停產,但都是一些小生產線或者成本比較高的企業,整體停產規模也就三四十萬噸。如果疫情影響持續時間不長,大家都還想盡量抗過去。目前國外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鋁材出口受限,加之國內下游開工不足,庫存累積是個問題。”王偉說。
有色行業迎大考
采訪中,不少鋁行業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反映,下游鋁加工企業近期也存在大幅虧損的情況。一不具名人士稱,A股一家鋁加工上市公司每個月鋁錠的消耗量是1000噸。公司年前高價買的鋁錠,現在跌到11000元/噸左右,產品又面臨銷售瓶頸,平均一個月要虧損2000萬元以上。
在虧損狀態下,迫于現金流的壓力,目前很多鋁企開始囤貨以減少損失,或以產品抵押貸款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同時已有包括貴州、云南等地的電解鋁企業開始通過大修槽、減產的方式止損。
在全球有色大宗商品價格承壓當下,鋁行業的困局不是個例。
3月份以來,滬鎳主力合約最大跌幅超過13%,滬鉛主力合約曾連續3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近12%,滬錫主力合約更是從3月12日的135480元/噸直線跳水至3月20日的104450元/噸,多種有色商品價格均創出近年新低。
“目前國內電解銅價格是近年低位。滬銅3月末時曾報到35300元/噸,上一次出現這一價格是在2016年。”卓創銅分析師王依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電解銅企業生產用的是去年四季度采購的銅精礦,當時銅精礦金屬噸采購均價達到近40000元,這就導致目前電解銅企業即使不計算人工、折舊等成本,也普遍處于虧損狀態。
她表示,雖然現在銅精礦價格已降至每金屬噸30000元,但后期銅企生存空間仍較為狹窄。我國銅精礦對外依存度在70%以上,目前國外疫情持續的情況下,海外一些大型礦山被迫停工,銅企也面臨銅精礦進口運輸受限的問題。所以2020年銅精礦產量肯定會下滑,因此價格會持續堅挺,但銅金融屬性太強,受負面消息影響反應迅速。市場本來很看好2020年的行情,但受疫情影響,目前對未來不樂觀。
與電解鋁一樣,電解銅企業也面臨停工成本高企的問題。今年春節及疫情期間,上游維持生產、下游復產情況不佳的狀況,導致目前國內電解銅庫存也處于高位。
“銅很容易被氧化發黑,所以平時一個中型企業正常庫存不到500噸,但前段時間這一庫存量已經高到1000噸。大型企業庫存可以交割給上期所,截至3月23日,上期所庫存達到了24萬噸,創下近年高位。”王依稱。
化工品多創新低
除有色商品外,3月份國際原油價格遭腰斬的暴跌走勢,已傳導到整個化工產業鏈,成本塌陷效應明顯。
“我國資源稟賦是富煤貧油少氣。乙二醇國際上都是以石油法為主,只有中國近幾年煤制乙二醇發展比較快。現在石油價格下滑,國際石油法制造乙二醇成本很低,而國內煤炭的價格僅小幅下滑,所以企業劣勢越來越明顯。”談及近期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化工行業的影響,山東地區一化工龍頭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高強(化名)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原油暴跌對多種化工產品價格都產生了明顯沖擊。公司產品比較多,每個產品受沖擊程度也不一樣,其中直接受沖擊最大的是乙二醇。
3月份以來,國內期貨市場上乙二醇主力合約價格從4389元/噸跌至當前最低2926元/噸,創下近10年新低。而據高強介紹,國內煤制乙二醇基本成本都在5000元/噸左右,成本控制好的也要4000多元,所以在當前價格下,國內煤制乙二醇企業產品價格基本都在成本線以下,生產虧損情況十分明顯。
除受成本因素影響外,乙二醇下游需求不振,也是刺激價格持續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聯創分析師賈玲玲表示,全球疫情擴散情況影響下,聚酯下游的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受限,化纖產業鏈需求壓力一步步向上傳導,在市場人士的悲觀預期下,市場買氣不足,乙二醇現貨價格不斷走跌。目前聚酯工廠庫存高企,且下游需求恢復困難重重,聚酯工廠庫存難以順利轉移至下游,預計4月份聚酯綜合開工率或存一定下行空間,而截至3月26日,華東乙二醇庫存已達100.6萬噸。
“現在疫情沖擊才剛開始,還沒有出現產能大量退出的情況。不過從去年開始乙二醇價格已經向下回落,有的企業生產此前就在成本線以下。因為投資成本相對較大,有一定技術含量,國內煤制乙二醇還是以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為主,供給端縮減并不容易,后期產能變化還要看市場情況。”高強表示,如果乙二醇等產品價格再繼續走低,現金流都保不住的話,產得越多虧得越多,企業就會考慮需要適當調節一下生產進度。目前受疫情影響,國外化工產品訂單不好拿,也存在已簽訂單取消的情況。與此同時,國內下游復產延遲,終端消費難有起色,從而對上游原料逐步傳導,行業整體庫存都在高位。“現在庫存增加也有困難。如果是固體產品可以增加庫存,但化工產品多是液體,對儲存容器和場地的要求更高,成本也難以負擔。”
甲醇制乙烯、丙烯的MTO工藝和甲醇制丙烯的MTP工藝是目前重要的化工技術。采訪中高強談到,“因為石油價格下跌,國內煤制烯烴這個行業基本就沒辦法開了,經濟性很差,很多煤制烯烴項目要停產或者轉產。現在公司甲醇基本是自產自用為主,產品盈利很薄,不如做成其他附加值高的。”
3月份以來,國內期貨市場上甲醇價格步步走跌,目前已逼近2015年末以來新低。然而由于供給增加、需求減弱的問題,當前國內甲醇市場呈現出了供大于求的狀況,價格難以堅挺。
據金聯創分析師張曉艷介紹,上周西北個別企業甲醇報價在1430元/噸,部分小廠更低,已基本觸及2016年以來的低點。伴隨著當前全球甲醇價格新低頻現,上游生產企業面臨著來自于成本端問題日益凸顯,企業完全成本被擊破后,部分地區生產企業邊際效益亦被觸及到,甚至已經跌破。
近期價格擊穿近年新低的化工產品不在少數。
3月中下旬,華東地區二甲苯商談價一度跌至3600元/噸附近,跌破2008年10月28日4025元/噸的低點位,直擊2003年4月22日3380元/噸的歷史低點。
而隨著上周純苯外盤持續大跌,中石化純苯掛牌價下調至2900元/噸,純苯市場跌幅擴大,拖累粗苯市場跟跌,粗苯價格創10年以來的新低。
截至4月1日,國內期貨市場上PTA主力合約2009價格最低跌至3248元/噸,已遠低于2008年創下的4586元/噸低點。現貨市場上,據生意社價格監測,截至3月27日PTA市場均價在3326元/噸,同比下跌達49.71%。
黑色系商品面臨補跌
相比有色、化工產品受國際大宗市場震蕩影響顯著的特征,黑色系商品由于供需多集中于國內市場,似乎得以安享當前我國疫情形勢明顯好轉的局面。
“國內疫情剛發生的時候公司生產銷售有短暫的暫停或延遲,但現在都已經恢復正常了,下游企業訂單也都在有序發貨,今年下游需求無論從量和價格上表現都尚可。”談及疫情以來國內鋼鐵市場的供需情況,西北地區一家大型特鋼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與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溝通時談到,一季度國內鋼材價格有一定程度下挫,但近期隨著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復產,整體供需面都有緩解。
春節以來,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上黑色系總體走勢平穩。以鐵礦石為例,春節過后鐵礦石主力合約一度最低跌至569.5元/噸,但隨后震蕩走高,3月中旬觸及692元/噸的階段高點。而焦煤主力合約今年春節過后整體也呈現上行走勢,從1158元/噸震蕩上行至3月中旬逼近1300元/噸。
據中鋼協統計,2020年3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為2140.87萬噸,比上一旬增加92.39萬噸,增幅4.51%;比年初增加1187.62萬噸,增幅124.59%。
“最近國際形勢惡化太快,二季度鋼材市場沒有什么機會,鐵礦石和焦炭等原材料的下行風險很大。”對于黑色系產品的走勢,歐冶云商分析師曾節勝并不看好,他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相對于全球大宗商品的走勢,黑色系產品價格的確蠻堅挺。這主要是緣于國內鋼鐵減產力度不夠,而原材料供給和運輸又受到制約,此外近期市場都對基建穩增長預期很高,貿易商和終端補充了庫存。應該說國際形勢的轉變對國內需求及出口的影響還沒有體現,但預計后續負面效應會逐步凸顯。
他表示,最近海外疫情對礦石開采和發運已產生一些影響,對巴西的影響比較大,短期內導致市場對鐵礦石價格看漲預期增強。而海外對鐵礦石的需求很快就會下降,供大于求的狀況將出現。
卓創鐵礦石分析師于明靜表示,二、三季度礦價下行風險較大。首先,巴西發貨雖尚在低位水平,但澳洲發貨已回升至高位,預計二季度澳洲發貨量有沖量增加。其次,海外疫情導致歐洲、日韓鋼企停減產情況較多,同時汽車產業減產等也導致終端需求斷崖式下滑,因此對鐵礦需求影響較大。預計海外難以在二季度將疫情完全控制,對鐵礦需求的影響可能持續到三季度末。再次,二、三季度海外鐵礦需求量大概率下降,富余的鐵礦資源將更多的向國內流入,全球鐵礦將由緊缺轉為過剩格局。
對此,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黑色系商品目前價格相對堅挺主要因為國內基建的預期支撐,但是黑色系后面還會有一個補跌的過程。因為目前包括汽車零部件、家電材料等出口受限問題剛剛啟幕,一些滯后性的沖擊還沒有顯現。
近期包括奔馳、寶馬、大眾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車企已相繼宣布在歐洲及部分美國工廠停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對媒體表示,海外疫情對國內汽車相關進出口業務近期影響還較小,若疫情仍持續蔓延,更多汽車品牌工廠停產,或將影響國內后幾個月的汽車相關進出口業務。
在此背景下,近日花旗在報告中稱,在未來幾周看跌鐵礦石價格至每噸70美元。報告顯示,盡管全球為防控疫情而進行了各種停工,但到目前為止,鐵礦石供應看起來仍未受影響。由于供應增加和鋼鐵終端用途需求疲軟,第二季度市場將供應過剩1200萬噸。
責任編輯:霍琦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