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支撐六大行日賺29億 四家凈利增幅“破5”

息差支撐六大行日賺29億 四家凈利增幅“破5”
2019年04月01日 02:45 第一財經

  息差支撐,六大行日賺29億 四家凈利增幅“破5”

  陳洪杰 杜川

  [“展望2019年,受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凈息差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一是美歐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放緩,對外幣凈息差帶來一定影響。二是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加快了資金形態的轉化,加劇了銀行間的存款競爭,會對銀行的存款成本控制帶來一定的壓力。對此,將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控制負債成本,盡可能降低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吳富林稱。]

  [從整體上來看,六大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都不算高,不到20%。與國外整體水平相比,仍有10個百分點上下的差距。]

  截至目前,多家上市銀行2018年報披露完畢,六家國有大行的盈利狀況尤其備受關注。年報顯示,2018年六大行凈利潤共為1.06萬億元,比2017年多賺了495億元。

  在這1.06萬億的凈利潤中,利息凈收入貢獻了絕大部分。不過,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差不斷縮小,2019年各大行在凈息差方面將面臨一定的壓力。此外,六大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都不到20%,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凈賺1.06萬億

  2018年六大國有銀行凈利潤增速持續增加,盈利情況均有改善,6大行凈盈利1.06萬億,與2017年相比增長4.9%。

  具體來看,工商銀行2018年凈利潤2977億元,同比增長4.09%;建設銀行2018年凈利潤2547億元,同比增長5.11%;農業銀行2018年凈利潤2026億元,同比增長4.9%;中國銀行2018年凈利潤1801億元,同比增長4.45%;交通銀行2018年凈利潤736.3億元,同比增長4.85%;郵儲銀行2018年凈利潤523.84億元,同比增長9.8%。

  換算成日賺,工商銀行日均凈盈利8.16億元,建設銀行日均凈盈利近7億元,農業銀行日均凈盈利為5.6億元,中國銀行日均凈盈利近5億元,交通銀行日均凈盈利2億元,郵儲銀行日均凈盈利1.43億元,六大行日均凈盈利超過29億元。

  不過,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被股份行中的“零售之王”招商銀行所超。數據顯示,2018年招商銀行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805.60億元,同比增長14.84%;資產總額67457.2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12%。

  在銀行業的利潤來源中,利息凈收入占據絕對重要地位。而凈息差(NIM)又是利息凈收入高低的關鍵指標,2018年六大行盈利能力的增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凈息差的進一步增長。工商銀行的凈息差為2.3%,比上年增長了8個基點;建設銀行的凈息差為2.31%,同比增長10個基點;郵儲銀行凈息差為2.64%,同比增長27個基點。

  中國銀行副行長吳富林表示,2018年中國銀行各個季度的凈息差逐季增長,勢態較好。息差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狠抓貨幣政策傳導,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實現了經營效率的不斷提升。

  “展望2019年,受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凈息差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一是美歐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放緩,對外幣凈息差帶來一定影響。二是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加快了資金形態的轉化,加劇了銀行間的存款競爭,會對銀行的存款成本控制帶來一定的壓力。對此,將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控制負債成本,盡可能降低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吳富林稱。

  建設銀行財務會計部總經理方秋月表示,凈息差其實不是一個盈利的指標,而是一個分析的指標,實際上應該看一些其他的相關因素,以建設銀行為例,資產結構上持有國債、地方債額度增加的,因而對于利息收入可能有一些影響,會影響息差。

  “另外,還應該關注銀行所得稅支出,國債和地方債是免稅的,這對利潤影響不大。不過,去年四季度付息率有所微升,貸款的利息收入有所微降,這與當時對小微企業貸款、國家的政策要求是相關的。對于未來,我們有壓力,但是總體判斷,2019年的凈息差應該是基本保持平穩或者微幅下降。”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表示,目前銀行遇到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凈息差的維持問題。市場化程度越高,利差越小,這是市場化過程中歷史的必然現象。

  中收占比不足20%

  銀行中間業務是指不形成表內資產或負債、創造非利息收入的業務,展示的是銀行收入結構,可再細分為銀行卡、代理、理財、結算清算、托管、投行咨詢、擔保承諾等子業務。一般而言,中間業務占比高意味著收入和業務的多元化程度高。

  2018年工商銀行年報顯示,2018年中間業務收入為1453億元,比上年增加了57億元,增長4.1%。其中,銀行卡業務收入增加50.27億元;結算、清算及現金管理業務收入增加49.65億元;擔保及承諾業務收入增加20.43億元;不過受資產管理類產品于2018年開始繳納增值稅等因素影響,個人理財和對公理財等業務收入有所下降,其中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業務下滑52.5億元,降幅為16%,對公業理財下滑44億元,下降幅度為23%。

  建設銀行年報顯示,2018年,中間業務收入1230.35億元,較上年提升4.45%,占營業收入比率為18.67%。其中銀行卡手續費收入461.92億元,增幅9.35%。電子銀行業務收入185.85億元,大幅增長98.96%。不過,理財產品業務收入111.13億元,較上年下降44.55%。

  中國銀行是2018年六大行中,中間收入唯一下降的一家。中國銀行實現中間業務收入872.08億元,同比減少14.83億元,下降1.67%,主要是內地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和代理保險業務相關收入同比下降。

  交通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為412.37億元,同比增加6.86億元,增幅1.69%。銀行卡類業務是中間業務的主要增長點,銀行卡手續費收入為201.14億元,同比增加38.47億元,增幅23.65%,主要得益于發卡量增長以及卡消費業務的發展。不過,管理類手續費收入為125.24億元,同比減少24.24億元,降幅16.22%。

  中間業務收入上升較快的是郵儲銀行和農業銀行,較上年分別上升了13.32%和7.2%。但郵儲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較低,僅為5.4%;農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為13%。

  其實從整體上來看,六大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都不算高,工商銀行占比18.7%,建設銀行占比18.67%,中國銀行占比17.30%,交通銀行占比19%。

  研究報告顯示,2003年中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為4%,2017年這一數據上升到21%,不過與國外整體水平相比,仍有10個百分點上下的差距。對于未來,考慮到國內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提升,及家庭財富保值增值需求的增加,銀行在對公業務中的投行類業務和零售業務中的財富管理業務,比重將會持續提升,傳統的結算和代理業務占比將下降。

  發力零售業務

  與此同時,各大行開始加碼零售業務,不斷提高零售業務的比重。

  工商銀行年報顯示,2018年零售營業貢獻和市場競爭力實現“雙提升”。全年新增個人客戶4000萬戶,個人存款增加8675億元。理財產品規模穩居市場首位。

  交通銀行稱,已將全年新增貸款的2/3以上投向零售領域,新發生個人金融資產業務平均利率較上年提升93個基點。

  農業銀行截至2018年年末的個人存款余額達9.7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9%。個人貸款余額達4.67萬億,較上年末增長16.6%,占全部貸款比重為39.1%;信用卡發卡量突破1億張,私人銀行管理資產管理規模突破1萬億元。

  “投資對銀行規模的拉動效果會出現邊際下降,但是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將緩解銀行負債端成本壓力。在貸款額度偏緊的情況下,銀行凈息差的擴張將抵消資產降速的影響,繼續形成對盈利的支撐。另外,零售消費貸款增長是銀行在基建投資以外生息資產增長的關鍵。”華泰證券認為。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17 中創物流 603967 15.32
  • 04-03 天味食品 603317 --
  • 04-02 迪普科技 300768 --
  • 04-02 博通集成 603068 --
  • 03-21 三美股份 603379 32.4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