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投破產,“國企信仰”破滅?
來源:評級的藝術
一、債券市場哪還有什么“國企信仰”?害怕民企,所以擁抱國企,跟“信仰”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二、不是所有政府出資的企業,就一定“很重要”,一定會獲得政府支持。財政部開個“中華食堂”,也享受主權信用?“城投信仰”也好,“國企信仰”也罷,基礎邏輯都是在我國特定的“中央-地方”、“政府-市場”博弈下,企業承擔的“政府職能”及由此帶來的已有和潛在的“政府支持”(具體可參見《信用評級中的“政府支持”如何分析?》)。
三、青投重要嗎?政府支持力度大嗎?破產影響青海省政府信用及其他相關國企的信用嗎?摘錄一段《從資產負債表看誰是政府的“親兒子”?》里的表述:
從資產負債表中可以看出,青海國投是備受矚目的嫡子、青海投資是飽受非議的庶子、青海交投是層層呵護的獨女、西寧城投則是深受器重的長孫。
先來說作為國有資產運營管理主體的倆兒子。國資運營管理主體在財務報表上的表現是,投資性資產(其他應收款和長期股權投資)母公司報表遠大于合并報表,青海投資這兩項占比超過90%,青海國投僅后者占比就超過80%;而經營性資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合并報表遠大于母公司,二者這幾項在合并報表中占比超過70%,但在母公司報表中占比不足1%。可見青海投資和青海國投都是替家族在管理和經營資產。
但很明顯,青海投資并沒有掌握家族核心資產;區域內優質的資產基本都分給了青海國投。具體可參考《產投財務報表怎么看?》。而負債端相關主體的態度也充分體現出了二者地位的差異。雖付息債務占比均超過70%,但青海國投的對手方主要是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和公開債券投資人;而青海投資的對手卻更為多元化,金融機構、債券投資人、融資租賃公司等。即使都是銀行,青海國投的長期借款占比也明顯高于青海投資。
作為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獨女,青海交投就做一件事:修路收費。資產端中占比最大的是高速類的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占比超過80%);修路的錢從哪來?看看人家:有祖母的疼愛,40%左右的項目建設資金來自中央劃撥;有親戚的青睞,有息負債中銀行長期借款占比超過60%,應付債券占比近30%;有家人的呵護,非付息債務中,主要是交通廳專項長期借款、建管局應付款。可以說,青海交投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來往無白丁”。
最后,作為深受器重的長孫,西寧城投主要在替家里做基礎設施建設。其資產中比最大的是非經營性的其他應收款(區域內其他國企的保障房建設款,占比超過30%)、以區域內基礎設施為主的在建工程(占比超16%)和政府劃撥的公益、準公益資產(占比超過30%)。
再看看人家這“關系網”:60%左右是非付息或低息負債,其中占比最高的“其他應付款”(非付息負債中占比超過65%)對手方是西寧市財政局、市土儲中心、西寧城鄉規劃局等政府機構或相關企業;長期應付款(非付息負債中占比33%)對手方是國家開發基金有限公司、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中央撥款資金。金融性負債主要是金融機構的長期借款(占比超過80%)。
所以,誰重要,誰獲得了支持?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資產負債表中體現的“關系”,代表了企業與政府的遠近親疏。這背后不是信仰,而是實實在在的運行軌跡。分析里,分化、結構思維遠比標簽化、總量思維重要。
投資關乎未來。而未來是一組概率的分布,沒有什么事一定會發生。如此,又何來的“信仰“?
責任編輯:張緣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