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一輪金融開放上路,外資布局思路解密
作者:周艾琳
2007年,外資行法人化改制在中國推進,當時市場一片擔心“狼來了”。然而,鑒于全球金融危機、本土化經營挑戰、經營范圍受限等,外資行的發展并不如預期。12年后,金融開放再一次實質性加速。
一面是政策接連推出,一面是外資行馬不停蹄地采取行動。今年9月,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獲批可開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A類主承銷業務;10月,證監會將原定于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越來越多的海外全能型銀行謀求在中國境內設立獨資券商。未來外資如何在保薦、自營、財富管理等方面權衡成本并脫穎而出,又會否控股或增持國內銀行和銀行系理財子公司,這些也備受關注。
過去的十多年,跨境業務是外資行的“利基”所在。未來,面對不斷開放的境內市場,外資行究竟如何前行?它們目前又在布一盤什么局?未來中外“競合”的格局又將如何?
主承銷商資格任重道遠
對外資行而言,今年獲得的最重要的資質無疑是外資A類主承銷商,這也是中國債市開放進程中的關鍵一環。
由于“吸儲”難、信用卡等零售業務開展受阻,外資行始終無法大幅擴表,而固定收益業務則是必不可缺的增量。近日,法巴中國CEO兼行長賴長庚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此前獲得B類主承銷業務資格的外資行,可獲批開展‘境外企業熊貓債’主承銷業務。同時,也可作為銀團中的一家銀行來參與中國境內信用債市場。此次對外資行開放A類主承銷牌照,將使外資行能作為主承銷商資質參與中國信用債市場。”
目前,境外投資者在中國國債方面的比重已近10%,這部分歸功于外資行對全球機構投資人的推介,但外資在信用債的占比微乎其微。如今,當外資行能夠主承銷中國信用債時,賴長庚也稱,“我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我們承銷的債券做更多的推介,同時也將加深對中國信用債市場的研究。”
雖然資質到位了,究竟如何利用這一資質則是關鍵挑戰。
據記者了解,最大的挑戰在于,中資行目前將發債額度作為貸款的某種替代,即將某一企業的發債和貸款額度等都歸在企業的整體授信額之中,同時中資行也往往負責包銷一大部分的企業債券。然而,外資行在承銷債券時的普遍做法則是,將債券盡可能多地出售給機構,并將自營的敞口降到最低,而這些敞口也主要用于做市。這一差異所導致的問題在于,外資行是否能找到足夠多的買家?如果不能,企業又會否愿意讓外資行來承銷?
“因此,外資展開主承銷業務之初,仍會聚焦較為熟悉的優質企業客戶。對中國債市而言,最重大的變革則是銀行要把自營敞口降到最低,使得債券承銷不再是貸款的替代,令債市真正發揮直接融資的功能。”賴長庚告訴記者。
設立證券公司成本不小
除了業務資質,計劃在中國設立證券公司分支的外資行也不在少數。例如摩根大通、德銀、法巴、法興、花旗、匯豐等外資行,在海外都屬于全能銀行(universal bank),同時擁有投行業務和商業銀行業務。但由于中國采取分業經營的銀行業監管制度,因此外資行若要在中國開展投行業務,則需要成立證券公司。
此前,花旗表示正計劃在中國設立一家全資證券公司,法興也提及正在研究此事。更早前摩根大通已被批準新設合資控股券商,而高盛集團也已提交了在中國設立控股券商的申請。
法興方面近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階段正在研究在中國設立證券公司的條件,這主要鑒于中國方面最新公布外資可以從2020年12月后開始全資控股在華證券公司。法興方面也表示致力于進入中國證券市場。這實則也順應了全球投資者的需求和中國股、債市場納入國際指數的大趨勢。
不可忽視的是,設想雖美,但外資在華設立合資控股或獨資券商面臨的是激烈的本土競爭和高昂的成本。券商業務包括IPO、自營、經紀業務、理財等,“證券公司的牌照含括的業務范圍很廣,利潤最豐厚的業務之一則是在IPO業務中的保薦、承銷,外資面臨的成本在于人力成本等,同時也面臨著與中資券商的競爭,不過外資在衍生品交易方面更具優勢,包括未來可能推出的利率期權等等。”賴長庚告訴記者。
因此也有觀點認為,除了部分機構,更多外資可能并不希望“全面開花”,而是專注自營、投顧、理財等其各自擅長的方面。
控股中資行仍需權衡成本收益
今年初,北京銀行擬與ING Bank N.V.設立合資銀行(ING持股51%),因此后續外資控股中資銀行的可能性也受到關注。
北京銀行此前在公告中表示,將借鑒 ING Bank N.V 直銷銀行成功發展經驗,借助金融科技打造全新數字化銀行品牌,力爭成為積極響應并踐行中國金融開放相關重大舉措的標桿,符合該行發展戰略。所謂“直銷銀行”,是指不以實體網點和物理柜臺為基礎,通過互聯網、電話等遠程通信服務渠道為客戶提供銀行產品和服務,目前國內直銷銀行多數為銀行下屬二級部門。
不過,多位資深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需要考量的是控股中資行對外資的成本收益比,ING的直銷銀行戰略仍只能被看作一個獨特的案例。
早年,外資行進入中國之初,有些希望“通吃”公司和零售業務,然而零售業務停滯不前;也有銀行希望在中國復制在亞洲的信用卡業務優勢,但至今并無太大進展。因此,也有觀點認為,對于本土偏好較重的業務,外資行控股或許并非理想的路徑。
“如果外資行抱著開拓中國零售消費市場的目的,控股中資行其實并非必經之路,進入消費金融或許是更可行的選擇。”賴長庚告訴記者。
回顧早年的合資案例,2005年~2010年中資銀行股改期間,監管引導中資銀行加強“引資、引制、引智、引技”,到2008年底,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4家實施股改的大型商業銀行先后引進9家境外機構投資者,24家中小商業銀行引進33家境外機構投資者,3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引進3家境外機構投資者,共引進資本327.8億美元。
目前,匯豐仍持有交行股權比例達到19.9%。14年前,中國銀行業被西方金融家評價為“技術上破產”、外資此前相繼撤出幾家大行,此時的匯豐拿出144.61億元換取和其他中資行一樣壞賬高企的交行19.9%股權,曾經“壓力山大”。
盡管控股國有大行并不切實際,但交行董事會秘書顧生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于外資投資交行,只要符合有關政策和條件,我們始終表示歡迎。關于匯豐增持交行,主要取決于匯豐的考量和決策。”他也提及,交行是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親身參與者和直接受益者,當年交行在國有五大行中第一家成功引進外資。匯豐迄今為止從未減持交行股份,還多次參與交行上市后歷次股權再融資計劃。
責任編輯:張緣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