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正式啟動】近年來,銀行卡盜刷、信用卡糾紛、暴力催債、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層出不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黑貓投訴】
來源:新浪金融研究院(ID:sinajinrong)
文 | 徐巧
全國近60家地方AMC有望迎來首份行業規范化文件,統一監管成大勢所趨。
在中國經濟調速換擋之際,AMC逆周期生長。
近日,銀保監會就《關于加強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向地方金融監管局和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發送征求意見函。一家位于東部地區的AMC高管向新浪財經確認,早在2018年四季度監管層就向該公司征求意見。
此次意見稿,不僅明確了地方AMC的9項業務范圍,還列出負面清單。這意味著,全國近60家地方AMC有望迎來首份行業規范化文件,統一監管成大勢所趨。
解決身份尷尬問題
頗引人注意的是,此次征求意見稿中首次出現“地方AMC是地方金融機構”的提法,打破了昔日地方AMC沒有官方認可的尷尬處境。
“以前地方AMC地位非常尷尬,實際上是類金融機構。從2013年全國第一批地方AMC成立,行業一直沒有明確指導,相當于變成了’灰色地帶’。”一家東部地區的AMC高管直言,雖然原銀監會負責審批發放牌照,但并未配套統一的監管細則。
2012年,財政部和原銀監會聯合下發的6號文允許各省可成立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而在此前,AMC行業以四大AMC公司為主,即中國東方、中國信達、中國華融、中國長城。2016年,銀監會在1738號文中允許各省增設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此外民營AMC、未持牌資產管理公司也在快速發展中。受益于政策鼓勵地方AMC發展,行業迎來“4+2+N”新格局。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目前全國共有近60家地方AMC。
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研究員莫開偉認為,“中央監管與地方監管存在’兩張皮’問題,產生較大矛盾。”本來銀保監會對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擁有審批權和監管權,但屬地監管原則又使得地方政府局限于地方利益,對資產公司的一些違規經營行為睜只眼閉只眼,不利于資產管理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業內呼吁放開地域限制
此次征求意見稿,不僅明確了地方AMC的業務范圍,還列出負面清單。
從經營范圍來看,地方AMC的經營范圍包括:收購、管理、經營和處置本地區金融企業、非金融企業不良資產;基于不良資產業務開展的追加投資;債務重組、債權轉股權,并對企業持股或追加投資;資產管理業務;托管與救助困境企業;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等咨詢、顧問以及其他綜合金融服務;有關部門批準擔任破產管理人;法律法規不禁止的其他業務。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列出了多項負面清單,包括地方AMC不得以任何形式幫助金融企業虛假出表掩蓋不良、不得未經批準向社會公眾發行債務性融資工具、不得暴力或非法手段清收等。
“我們該做哪些?不能做哪些?以前沒有統一監管,地方AMC很難搞清楚自己的主業。于是變成了大家摸著石頭過河,各自探索。”前述東部地區地方AMC高管認為,監管缺失導致了很多地方AMC開始做股權投資、產業基金等本不應該屬于主營范圍的業務,該征求意見稿則讓行業有了明確方向。
而在諸多規范中,業內人士呼聲最高的則是放開地方AMC的地域限制。根據征求意見稿,地方AMC開展債權轉股權業務涉及收購金融企業不良資產,不受區域限制;各銀行總行處置不良資產,也不受區域限制。據前述東部地區一位AMC高管介紹,目前他們省內業務主要占比70%,剩下30%則分布在山東、江蘇、湖北等外省市地區。
經濟轉型陣痛下AMC逆周期生長
對AMC行業而言,不良資產多少有些“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的意味。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金融業與非金融業的不良資產呈上升態勢,這對銀行來說或是壞帳,但在AMC眼里卻是利潤來源。整體來看,AMC不良業務主要有三種經營模式:收購轉讓、收購重組和債轉股。
“目前實體企業經濟不景氣,不良資產大幅上升,而銀行處于逆周期階段,不良信貸資產也大幅增加。”莫開偉分析指出,規范地方AMC將對它們提供巨大空間大顯身手。
去年以來,在去杠桿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不少民企尤其中小企業舉步維艱。監管層呼吁銀行加大對民企支持力度,但這也意味著不良率或將抬頭。1月中旬,銀保監會通信部負責人介紹表示,截至2018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略升至1.89%。值得注意的是,在資管新規出臺以后,銀行表外仍有幾萬億的資金尚待釋放風險。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地方AMC對地方經濟更熟悉,跟當地政府也聯系更緊密,在處理地方不良資產和防范化解風險方面更具有優勢。“光依靠四大AMC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發揮地方AMC的力量。”
責任編輯:趙子牛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