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提“三角支撐框架” 對股市意味著什么?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四季度例會于12月2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首提“推動穩健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之間形成三角良性循環,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等內容。
文|財聯社
央行例會又有新提法。
財聯社12月27日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四季度例會于12月2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首提“推動穩健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之間形成三角良性循環,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等內容。
“三角支撐框架”為何利好股市?
從財聯社總結的三角形框架中可以看到,近期央行通過定向降準、TMLF、再貼現再貸款等政策支持了民營企業。
2018年10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于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這部分MLF當日不再續做。除去對沖上述MLF資金以外,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12月19日,央行決定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定向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放貸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表示,這一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向大型銀行提供長期穩定資金,定向支持大型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能夠將央行流動性投放和金融機構的信貸緊密聯系起來,有效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央行流動性之水實現了精準灌溉實體經濟的目的。
民企在解除了流動性危機后,提高了上市公司質量,解決了高懸在股市頭上的質押風險。此外,金融委、一行兩會頻頻在盤中發表聲明,也表現了管理層對資本市場的呵護。
而在12月25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表示,這意味著以永續債為突破口,啟動了新一輪的銀行資本補充,這對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提振我國的資本市場都有重要意義。銀行抗風險能力增強、信貸擴張能力恢復,也有助于提振資本市場信心,尤其是對銀行股的信心。
貫徹落實金穩會精神:三角框架良性循環
對于三角框架,此次央行意在落實早前劉鶴主持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彼時會議首次提出“在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好資本市場功能三者之間,形成三角形支撐框架”。此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四季度會議則重提此點,意在落實三角框架的良性循環。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黃益平表示,三角形支撐框架的提出圍繞著穩增長和去風險這一政策目標,核心還是要避免新的大水漫灌,控制金融風險。與此同時,改善貨幣政策傳導,在同樣金融資源的基礎上提高支持增長的效率,促進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認為“三角形支撐框架”表述了中央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將要達成的“鐵三角”支撐的政策架構,它分別從宏觀的貨幣政策、中觀的資本市場,以及微觀的國企和民企三個層面共同發力,穩定經濟、穩定市場、穩定金融、穩定預期、穩定信心。
四季度會議新意:匯率穩定 不提去杠桿
在對比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三季度例會,財聯社發現其中措辭有了諸多的變化。四季度例會刪去了三季度例會中“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以及“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桿的力度和節奏”等內容。對于“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鞏固”改為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強”、“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為了“保持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改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這一變化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最新定調保持一致。
呼應明年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的中央要求,央行年底例會明確表示“增強憂患意識,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而上次例會的措辭為“高度重視逆周期調節”。
責任編輯:謝海平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