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心不安因而底線筑堤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6:24 《商界評論》雜志
在西方,老板和員工之間,完全是契約行為,一切按合同辦理,無所謂人情。而在中國,老板則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估計測試以求證自己在員工,特別是在干部心目中,究竟有什么樣的位置,以確定合適的底線,防患于未然。 -文/曾仕強 作者簡介:曾仕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 同樣是當老板,中外是不相同的。中國老板的潛在心理底線,說出來洋人未必了解。主要原因,在于中華文化是人本位,而西洋文化則是神本位。 人本位的首要條件,在于活在大家的心中,得人心者昌。老板不得部屬的人心,再怎么看也不像老板。諸葛孔明七擒七縱孟獲,終于得到孟獲的真心。他即使不是孟獲的老板,孟獲有生之年也必然把他當作老板。劉備年過半百,仍然不成氣候,但是曹操一直把他當作對手看待,甚至于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樣的話來。便是認為劉備具有識人、用人、容人與救人的大事,讓曹操不得不刮目相看。 神本位的重點,則放在上帝那邊,大家相信“信我者得永生”,這樣的話,彼此都是上帝的子女,只要通過上帝那一關卡,不必在乎別人的心中,有什么樣的感覺,誰能夠讓員工賺更多的錢,誰就是好老板。孔明如果是西洋人,擒到孟獲不斬,至少也要判他的刑,把占領的地方當作殖民地,嚴加治理。不可能七擒七縱,好像玩把戲一樣。老板和員工之間,完全是契約行為,一切按規定辦理,沒有什么關心關懷的關系。 底線就是防人之心 組織的成員為人,而人的意識最不安定,經常處于不滿足的狀態,很容易引發多種意想不到的破壞行為。所以中國老板,大多重視抓心、帶心和關心,以期員工能夠自愿交心,而用心又費心地做好工作。 尚書是我國古代的公文,從堯舜開始收集。皋陶記載了一首歌,大意是“元首若是專管瑣務忽略大事,大臣們就懈怠,一切事業都荒廢了。”孔子和老子,也都主張無為而治。因為老板管太多,干部就算有能力,也難以指揮,處處訂立章程,怎么能夠放手去做?現代干部更時常抱怨,老板最大的功能,似乎是如何想盡辦法,要證明干部都是白癡。可見老板不放手,最吃虧的還是老板自己。要放手,就需要關心,意思是把干部的心關起來,使他們跑不掉,也不敢亂來。 儒家的十二心傳:“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意思是組織的成員為人,而人的意識最不安定。人的心思,早晚不相同,經常處于不滿足的狀態,很容易引發多種意想不到的破壞行為。大家都要求公平合理,固然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是道心惟微,宇宙的真理十分微妙,往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一方面肯定良心的重要,卻又常常懷疑它的力量有多大?由于人心十分險惡,所以防人之心不可無;良心又似乎相當微弱,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在這有與無之間,最好的辦法,只有不斷細心觀察,加上精密的研究,把結果歸納統一起來,做出正確的判斷。西洋人所認識的心,講求道心和人心的區別。耶教圣經說:“以上帝的心來愛父母和兄弟。”人的心只能與上帝相通,而不能與旁人相通。我們稱一般的心為人心,而把彼此哀樂相通,痛癢相切的心稱之為道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