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以新發展格局引領疫后經濟復蘇

蔡昉:以新發展格局引領疫后經濟復蘇
2020年12月01日 17:22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來源:中國宏觀經濟論壇 CMF

  作者蔡昉,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以下觀點整理自蔡昉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2021)上的發言

  所謂新發展格局,不是放棄以往的發展格局,去追求另外一種不同的發展格局,而是強調協調和兼顧,更加強調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這就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這一前提下,我國追求的是均衡和相互促進,包括內需和外需、投資和消費、供給側和需求側、經濟的短期復蘇和長期的可持續發展。雙循環是“十四五”和開拓新的發展格局的主要思路,也是我國疫后經濟復蘇的指導思想。

  一、作為外部環境的世界經濟和全球化趨勢

  長期看來,世界經濟即使在明年開始復蘇,也不會回到原來的水平上。自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處在長期停滯狀態。這種狀態表現為低人口增長率、低通貨膨脹率、低長期利率、低經濟增長率,這四個“低”構成了過去的基本趨勢。世界經濟整體是下行的,人口增長率也是長期下行的。具體到一些特定的國家,這一趨勢表現得更為明顯。除此之外,作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經濟全球化在過去的10年、20年里也處于走低態勢。特別是金融危機以后,全球化更出現逆流。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國家更加意識到供應鏈不能過分依賴他國,需要考慮自身發展的安全,因此也出現了內顧發展的傾向。全球范圍內,某些國家打壓、遏制其他國家發展的趨勢愈演愈烈,脫鉤傾向更加明顯。逆全球化疊加新冠疫情,使得我國不再具備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長期停滯、逆全球化的趨勢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有所體現,而在我國提出雙循環戰略之前,中國已經客觀上形成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格局。應該有意識地去構建這個格局,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補齊短板部分。

  二、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變化和挑戰

  中國的人口變化趨勢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世界人口問題的主要矛盾是老齡化,中國存在同樣的問題,并且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是勻速、均衡的發展,那么分析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在中國特有的發展特征就存在一定難度。因此,要抓住其中具備戲劇性變化的因素。在老齡化的趨勢中,存在兩大轉折點:一是勞動年齡人口到達峰值,從正增長轉向負增長。我國的這一轉折點出現在2010年,這意味著勞動年齡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從人口角度這意味著勞動力的短缺,從增長的角度,這同時意味著人力資本的短缺、資本報酬遞減或投資回報率的下降,還會帶來全要素生產率改善的速度放慢等一系列影響,而這些最終導致了潛在增長率的下降。第二個轉折點現在還未出現。預計在2025年至2030年之間,中國人口可能會達到峰值,之后出現人口負增長。而根據相關的預測和研究,這一轉折點更有可能在2025年出現。如果說第一個人口轉折帶來的是供給側的沖擊、潛在增長率的下降,那么第二個轉折點所帶來的就是需求側沖擊,這會造成投資需求、消費需求不足,從而出現儲蓄率過高等問題,這些都是類似長期停滯的一些表現。所以要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就要實現我們需求的合理增長,提升自身的潛在增長率。

  我國經濟在2011、2012年之后減速,潛在增長率和實際增長率同步下行。這也說明我國過去并沒有遇到需求側的沖擊,但是未來可能會遇到這一沖擊。相比之下,日本在這方面的問題更加突出。在人口紅利消失以后,老齡化程度提高使潛在增長率下降。伴隨著需求不足,又導致下降的潛在增長率達不到形成增長缺口的水平。日本的潛在增長率在過去這些年大概維持在1%左右,而它的實際增長率還未達到潛力。這說明日本經濟受到了兩大沖擊:一是受到供給側的沖擊,人口紅利消失,潛在增長率下降;二是受到了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的沖擊,未能實現潛在增長率。這是我國未來需要應對的問題。

  三、疫情后復蘇的特點和關鍵抓手

  疫情之后面臨的諸多短期問題中,就業是需要我們關注的一大重要問題。從目前城鎮調查失業率的情況來看,我們形成了一個比較完美的倒V字型曲線,這也映射出我國經濟實現V字型復蘇,這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是一項十分亮眼的表現。

  同時,我國也避免了很多國家出現的K字型復蘇,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美國。在各種刺激條件下,出現一些數字經濟發展的機會。今年以來,在美國整體經濟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一些大型的科技企業財富都大幅度增長,而大量的一線工人陷入到了失業、疾病等困難之中。所以國內出現一部分呈現V字型復蘇(K字形的上半部分),而另一部分出現倒V字型的下降(K字形的下半部分),而對這種K字型的復蘇我們也成功避免。但是在避免了這種現象的同時,我國的復蘇也存在著一些不太平衡的部分。簡單地說就是供給側的復蘇快于需求側的復蘇、二產的復蘇快于三產的復蘇、復工復產比復商復市更好一些。

  根據統計局分季度、分月的數據,可以得出一個觀察結論,那就是由于服務業更需要社交距離,然而目前我國還處于疫情防范階段,所以社交距離要求更多的一些行業的復蘇效果差一些。而有些服務行業恢復較慢的另一個是因為第二產業產品生產出來以后,可以轉化為庫存或者出口。但是第三產業產品和服務都是即時消費的,因此如果前期的收入受到了影響的話,那么對消費會有后續的影響。生產和消費的復蘇差距,從價格指數的變化中也可以看到:消費品價格的基本變化趨勢較為疲軟,說明消費需求不夠強勁。另外從消費和城鎮收入的關系中也可以看到,消費的制約既有來自社交距離要求產生的制約,也有來自前期經濟下滑和收入增長緩慢帶來的滯后效應。

  最后回到失業率問題上,根據數據可以觀察到中國目前發展階段的自然失業率在5%左右。自然失業率就是指結構性因素、摩擦性因素、與周期無關的因素導致的失業。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即使目前我國失業率明顯下降并達到5.5%的水平,仍然高于自然失業率,存在周期性失業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還需要解決兩項任務:一方面應對周期的任務尚未完成,相關政策還需要落實到位。政策的重點可以有所變化,盡量避免大水漫灌。普降甘露式的政策可以收縮一些,其中對于企業的政策也可以適當收縮,更直接地轉向救助家庭和個人,這對于解決周期性問題十分重要。收入的恢復對于帶動消費、推動經濟復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針對就業問題,自然失業也是可以改變的。需要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就業服務,更好的培訓、職介服務。這些方面的努力不僅可以降低自然失業率,更有利于民生,進而恢復收入和消費。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尹悅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23 昀??萍?/span> 688260 --
  • 03-23 富信科技 688662 --
  • 03-23 芯碁微裝 688630 --
  • 03-22 盛劍環境 603324 19.87
  • 03-22 元琛科技 688659 6.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