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yè)領袖
《世界經濟展望》2019年1月更新:全球擴張減弱
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全球擴張已經減弱。2018年全球增長率估計為3.7%,與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一致,盡管一些經濟體增長減緩,特別是在歐洲和亞洲。預計全球經濟2019年將增長3.5%,2020年將增長3.6%,分別比去年10月的預測低0.2和0.1個百分點。
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已經下調了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增長預測,部分原因是美國和中國當年早些時候實行的提高關稅措施的影響。去年10月以來的進一步下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8年下半年增長勢頭減弱產生的影響(包括德國實行新的汽車燃料排放標準,以及日本在第三季度遭受幾次自然災害),同時也反映了金融市場情緒轉弱,以及土耳其經濟收縮(目前預計比之前的預期更為嚴重)。
全球增長面臨的風險偏于下行。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可能超出增長預測已經體現的程度,這仍是經濟前景面臨的一個主要風險。金融狀況自去年秋季以來已經收緊。除了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外,其他一系列觸發(fā)因素可能引起風險情緒的進一步惡化,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考慮到公共和私人債務高企。這些潛在觸發(fā)因素包括,英國在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退出歐盟,以及中國增長減緩程度超過預期。
各國共同面對的政策重點是,以合作方式迅速化解貿易分歧及其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而不是進一步提高有害的貿易壁壘,破壞已在放緩的全球經濟。所有經濟體都必須采取措施促進潛在產出增長,加強包容性,并在債務負擔重、金融狀況收緊的環(huán)境下增強財政和金融緩沖。
增長勢頭減弱,不確定性高
全球經濟繼續(xù)擴張,但一些經濟體第三季度的增長弱于預期。一些特定的因素(德國實行新的燃料排放標準,日本發(fā)生自然災害)對一些大型經濟體的經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但這些變化是在金融市場情緒減弱、貿易政策不明朗以及對中國經濟前景存在擔憂這樣一個背景下發(fā)生的。中美雙方去年12月1日宣布就貿易爭端達成90天的暫停協議,這值得歡迎,但貿易矛盾在今年春季可能再度浮現,給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高頻數據顯示第四季度增長勢頭減弱。除美國外,其他國家的工業(yè)生產已減速,特別是資本品生產。全球貿易增長率下降到遠低于2017年平均值的水平。真正的潛在動力甚至可能弱于數據顯示的水平,因為提高關稅之前的大量進口以及新產品發(fā)布后的技術出口增加可能推升了總體數字。與這種理解相一致,采購經理人指數(特別是新訂單類)顯示未來經濟活動預期沒有那么強勁。
大宗商品和通貨膨脹。 原油價格自去年8月以來波動不定,反映了供給方面的影響,包括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政策,以及最近對全球需求疲軟的擔憂。截至今年1月初,原油價格為每桶55美元左右,市場預計價格在未來四至五年內將大體維持在這一水平。金屬和農業(yè)大宗商品的價格自去年8月以來略有下降,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國需求低迷。在發(fā)達經濟體,消費者價格通脹近幾個月普遍仍然受到抑制。但在美國,經濟增長繼續(xù)超過趨勢水平,通脹已小幅上升。在新興市場經濟體,隨石油價格下跌,通脹壓力在緩解。但在其中一些經濟體,通脹壓力的緩解在一定程度上被貨幣貶值向本國價格的傳導效應抵消。
發(fā)達經濟體的金融狀況自去年秋季以來已經收緊。在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全球增長預計放緩的環(huán)境下,對收益前景的樂觀情緒減弱,股票價格(在一些國家已經過高)隨之回落。接近年底時,對美國政府“關門”的擔憂進一步影響了金融部門的情緒。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看來也采取了更謹慎的方法。美聯儲雖然去年12月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qū)間提高到2.25%–2.50%,但其表示2019年和2020年將放慢加息步伐。與早先溝通的信息相一致,歐洲中央銀行去年12月結束了凈資產購買,但也證實貨幣政策將保持足夠寬松,至少在2019年夏季之前不提高政策利率,并在第一次加息之后較長時間內還將繼續(xù)對到期證券全額再投資。避險情緒增強,加上對增長前景的看法惡化,以及政策預期的變化,導致主權債券收益率下降,特別是美國、德國和英國的國債。在歐元區(qū)經濟體,意大利與歐盟的預算僵局得到化解,使其主權債券利差從去年10月中旬的峰值降下來,但截至今年1月7日,仍處在270個基點的高水平。其他歐元區(qū)經濟體的利差在此期間內大體保持不變。除主權證券外,美國公司債券的信用利差擴大,反映了樂觀情緒的減弱以及油價下跌引起的對石油部門的擔憂。
新興市場的金融狀況自去年秋季以來略有收緊,各國特定因素導致其情況存在很大差異。在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和避險情緒增強的環(huán)境下,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在這一期間遭到拋售。之前的石油價格上漲以及一些國家產出缺口閉合或貨幣貶值帶來的傳導效應都對通脹產生影響,這方面的擔憂使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智利、印度尼西亞、墨西哥、菲律賓、俄羅斯、南非、泰國)的中央銀行自去年秋季以來提高了政策利率。相反,中國和印度的中央銀行保持政策利率不變,并采取措施放松國內融資條件(分別通過下調銀行法定準備金率和向非銀行金融公司提供流動性)。截至今年1月,除了某些重要的例外情況(如墨西哥、巴基斯坦),新興市場政府本幣長期債券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去年8月至9月的水平。外幣主權信用利差在多數國家有所擴大 ,在一些前沿市場則大幅上升。
資本流動和匯率。隨著投資者普遍減少風險資產敞口,新興市場經濟體在2018年第三季度經歷了凈資本外流。截至今年1月初,美元實際有效匯率相對于去年9月大體保持不變,歐元因經濟增長放緩和對意大利的擔憂而貶值了2%,英鎊因英國退出歐盟相關不確定性增加而貶值了2%左右。相反,避險情緒的增強促使日元升值了約3%。一些新興市場的貨幣(包括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巴西雷亞爾、南非蘭特、印度盧比和印尼盾)的匯率自去年8月至9月跌至當年最低水平之后,已經回升。
預測假設
預測所依據的關稅、政策態(tài)勢和金融狀況等方面的假設與上一期《世界經濟展望》相比大體未變。
基線預測考慮了美國到2018年9月已宣布的關稅措施以及報復性措施。對于美國,這些措施包括2018年上半年宣布的對太陽能板、洗衣機、鋁和鋼加征的關稅,對來自中國價值500億美元的進口加征25%關稅,以及對來自中國的另外2000億美元的進口加征10%關稅(在當前90天“休戰(zhàn)”于2019年3月1日結束后將升到25%)。對于中國,預測包括對來自美國600億美元的進口加征從5%到10%不等的關稅。 [1]
預計2019年和2020年的平均石油價格將處于略低于每桶60美元的水平(低于上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測的每桶分別約69美元和66美元)。預計2019年金屬價格將同比下跌7.4%,(跌幅大于上一期《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2020年將大體保持不變。多數主要農業(yè)大宗商品的價格預測小幅下調。
2019 年全球增長將減緩
目前估計2018年全球增長率為3.7%,與去年秋季預測一致,但2018年下半年增長減緩跡象已導致一些經濟體預測下調。
2018年下半年的經濟疲弱將延續(xù)到今后幾個季度,預計全球增長率2019年將下降到3.5%,2020年將小幅上升到3.6%(比上一期《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分別低0.2和0.1個百分點)。全球經濟之所以呈現這種增長趨勢,是因為發(fā)達經濟體的增長率從高于趨勢的水平持續(xù)下降(下降速度快于先前的預期),并且,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2019年增長率暫時下降,反映了阿根廷和土耳其的經濟收縮以及貿易措施對中國和其他亞洲經濟體產生的影響。
具體而言,發(fā)達經濟體的增長率預計將從2018年2.3%的估計水平,下降到2019年的2.0%和2020年的1.7%。2018年增長率估計值和2019年預測值比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低0.1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歐元區(qū)增長率下調。
歐元區(qū)的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1.8%下降到2019年的1.6%(比去年秋季預計的低0.3個百分點)和2020年的1.7%。許多經濟體的增長率被下調,特別是德國(原因是私人消費疲軟,實行新的汽車排放標準后工業(yè)生產下滑,以及外部需求不振)、意大利(原因是國內需求疲弱,主權債券收益率居高不下導致借款成本上升)以及法國(原因是抗議活動和工業(yè)行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英國2019-2020年1.5%左右的基線增長預測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目前的預測與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相比沒有變化,因為英國脫歐結果持續(xù)不確定的負面影響與2019年預算宣布的財政刺激的正面影響相互抵消。這一基線預測假設2019年達成英國脫歐協議,英國逐步過渡到新的體制。然而,截至今年1月中旬,英國脫歐的最終形式依然高度不確定。
美國的增長預測也保持不變。隨著取消財政刺激、聯邦基金利率暫時超過中性利率,預計2019年增長率將下降到2.5%,2020年進一步降至1.8%。不過,美國經濟這兩年的預期擴張速度都高于估計的潛在增長率。強勁的國內需求增長將促使進口增加,導致美國經常賬戶逆差擴大。
日本經濟2019年將增長1.1%(比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預測高0.2個百分點)。預測的調整主要反映了日本今年對經濟提供的進一步財政支持,包括采取措施緩解計劃2019年10月實行的提高消費稅稅率措施的影響。實施緩解措施后,2020年增長率預計將下降到0.5%(比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預測高0.2個百分點)。
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2019年的總體增長率預計將小幅降至4.5%(2018年為4.6%),2020年將升至4.9%。目前對2019年的預測比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
亞洲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6.5%降到2019年的6.3%和2020年的6.4%,與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一致。盡管中國采取了財政刺激措施,對美國關稅提高的影響產生了一定抵消作用,但在必要的金融監(jiān)管收緊措施以及與美國貿易矛盾的共同作用下,經濟增長將減緩。由于石油價格下跌,并且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因通脹壓力緩解而慢于預期,印度經濟增長在2019年將加快。
目前預計歐洲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2019年增長的減弱比先前的預期更為嚴重,增長率將降至0.7%(2018年為3.8%),盡管中東歐的增長總體具有活力。歐洲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2020年的增長率將回升到2.4%。對增長預測進行這種調整(2019年為1.3個百分點,2020年為0.4個百分點)的原因是,土耳其實施政策緊縮,并且需要對更加有限的外部融資條件作出調整,因此,預計其經濟在2019年將大幅收縮,2020年緩慢復蘇。
預計拉丁美洲的經濟增長未來兩年將復蘇,從2018年的1.1%上升到2019年的2.0%和2020年的2.5%(目前對這兩年的預測都比先前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調整增長預測的原因是,墨西哥2019-2020年的增長前景因私人消費下降而惡化,委內瑞拉的經濟收縮將比先前的預期更為嚴重。增長預測的下調僅在一定程度上被巴西2019年預測上調所抵消,預計巴西經濟將繼續(xù)從2015-2016年的衰退中逐步復蘇。在阿根廷,由于旨在減輕失衡的政策收緊措施會減緩國內需求,因此,其經濟在2019年將收縮,2020年將恢復增長。
預計中東、北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2019年經濟增長仍將處在2.4%的低迷水平,2020年將恢復到3%左右。若干因素對該地區(qū)的前景產生不利影響,包括:石油產出增長疲軟,對非石油活動預期回升產生抵消作用(沙特阿拉伯);金融狀況收緊(巴基斯坦);美國制裁(伊朗);以及一些經濟體面臨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預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增長將從2018年的2.9%加快到2019年的3.5%和2020年的3.6%。目前對這兩年增長率的預測都比去年10月的預測低0.3個百分點,因為石油價格下跌導致安哥拉和尼日利亞的增長預測被下調。該地區(qū)的總體數字掩蓋了各國經濟表現的顯著差異。三分之一以上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體2019-2020年的增長率將超過5%。
預計獨聯體國家的經濟活動在2019-2010年將擴張2.25%左右,略低于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原因是近期石油價格前景減弱給俄羅斯增長預期帶來不利影響。
前景面臨的風險
全球前景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于貿易談判的結果和今后幾個月金融狀況變化方向。如果各國能在不進一步增加扭曲性貿易壁壘的情況下化解分歧,市場情緒得以改善,那么信心的增強和金融狀況的放松會相互強化,使增長率提升到基線預測以上。然而,如去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所述,風險平衡狀況依然偏于下行。
貿易緊張局勢。去年11月30日簽署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2月1日中美雙方宣布90天內“暫停”加征關稅,中國宣布對美國汽車進口減征關稅,這些是朝著緩解貿易摩擦邁出的值得歡迎的步驟。但最終結果仍不確定,中美貿易爭端的談判過程可能困難重重,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也要經過各國內部批準。因此,政策不確定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貿易矛盾仍對全球貿易、投資和產出造成威脅。如果不能化解分歧,進而導致關稅壁壘增加,那么進口中間產品和資本品的成本將上升,消費者購買最終產品的價格將上漲。除了這些直接影響外,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以及對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和報復措施的擔憂將削弱商業(yè)投資、破壞供給鏈并減緩生產率增長。由此對企業(yè)盈利前景造成的不利影響可能損害金融市場情緒,進一步抑制經濟增長(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情景專欄1)。
金融市場情緒。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對意大利財政政策的關注,對一些新興市場的擔心,以及年底時美國政府“關門”帶來的憂慮,這些因素導致2018年下半年股票價格下跌。在債務負擔居高不下的環(huán)境下,主要系統性經濟體的一系列催化事件可能引起投資者情緒的更廣泛惡化以及資產的突然大幅重新定價。如果其中任何事件變?yōu)楝F實,引發(fā)普遍的避險行為,那么全球增長很可能弱于基線預測。
意大利的利差已經從去年10月至11月的峰值降下來,但依然很高。收益率持續(xù)高企將給意大利銀行帶來進一步壓力,對經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并導致債務動態(tài)惡化。其他可能引起更廣泛避險情緒的歐洲特定因素包括,英國脫歐出現破壞性、達不成協議的結果并產生負面跨境溢出效應的可能性增大,以及對歐元的懷疑態(tài)度增強而影響歐洲議會選舉結果。
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第二個來源是,中國經濟減緩幅度比預期更大,對貿易伙伴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造成不利影響。中國2018年經濟減緩的主要原因是為控制影子銀行活動和預算外地方政府投資而收緊了金融監(jiān)管,另外也是因為與美國的貿易爭端擴大,年底時加劇了經濟減緩。預計2019年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減速。當局采取的應對措施包括,控制金融監(jiān)管收緊幅度,通過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注入流動性,以及通過恢復公共投資實施財政刺激。然而,經濟活動可能弱于預期,特別是如果貿易矛盾未能得到緩解。如2015-2016年情況所示,對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擔憂可能引發(fā)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急劇而普遍的拋售行為,給貿易伙伴、大宗商品出口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帶來壓力。
除了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升級、金融市場情緒可能出現更廣泛的轉變外,加劇全球投資和增長下行風險的其他因素包括,各國新政府政策議程的不確定性,美國聯邦政府長時間“關門”,以及中東和東亞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作用較為緩慢的一些風險包括,氣候變化的廣泛影響,以及目前對現有機構和政黨的信任度下降。
政策重點
隨著增長勢頭回落,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偏于下行,許多國家的政策空間有限,因此,多邊和國內政策迫切需要側重于防止增長進一步減緩和提高經濟韌性。共同的優(yōu)先任務是提高中期增長前景,同時加強經濟包容性。
多邊合作。在上述近期有利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政策制定者應開展合作,解決對基于規(guī)則的貿易體系產生不滿的根源問題,降低貿易成本,并在不提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情況下化解分歧。如果不能有效采取這些行動,已在減緩的全球經濟將受到進一步破壞。除貿易外,促進在一系列問題上開展合作有助于擴大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成果,其中包括:金融監(jiān)管改革;國際征稅和盡量減少跨境避稅渠道;減少腐敗;以及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降低各國通過自我保險防范外部沖擊的需求。全球社會面臨的首要挑戰(zhàn)是緩解并適應氣候變化,以降低高溫、降水和干旱等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災難性人道主義和經濟影響(2017年《世界經濟展望》第三章)。 [2] 在面臨新的更大風險、不斷發(fā)展且日益復雜的世界經濟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充足資源將繼續(xù)在全球資本市場發(fā)揮重要的穩(wěn)定作用。
國內政策。發(fā)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的政策重點與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所述內容相比基本保持不變。
在發(fā)達經濟體,高于趨勢的增長率將下降到較低的潛在水平(在一些國家,這種情況將比先前預期更早發(fā)生)。所有國家都應重點采取措施提高生產率,加強勞動力參與(特別是提高女性參與程度,在一些國家還包括提高年輕人參與程度),并保證充分的社會保險(包括針對那些容易受到結構性轉型影響的群體)。貨幣政策應確保通脹預期繼續(xù)得到有效錨定,同時,財政政策應在必要時建立緩沖,以補充應對衰退的有限政策空間。
過去幾個月,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經受了艱難的外部環(huán)境的考驗,包括貿易緊張局勢、美國利率上升、美元升值、資本外流和石油價格波動不定。一些經濟體為了解決私人債務負擔沉重以及資產負債表貨幣和期限錯配等問題,需要加強宏觀審慎框架。匯率靈活性有助于緩沖外部沖擊,從而對上述政策起到補充作用。在通脹預期得到良好錨定的經濟體,貨幣政策可在必要時為國內經濟活動提供支持(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第三章)。財政政策應確保債務比率在更為困難的外部金融環(huán)境下仍可持續(xù)。提高補貼針對性,實現經常性支出的合理化,這些措施有助于維護必要的資本開支,以提高潛在增長,并增加社會支出,從而增強包容性。對于低收入發(fā)展中國家,在這些領域采取的協同行動還有助于實現生產結構的多元化(對依賴大宗商品的經濟體而言是當務之急),并有助于向實現聯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取得進展。
[1] 2018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情景專欄1估計了貿易壁壘進一步增加的可能影響,包括通過削弱商業(yè)信心和市場情緒帶來的影響。
[2]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去年10月報告,按當前升溫速度,平均地表溫度在2030-2052年可能達到比工業(yè)化前時期高出1.5°C的水平。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