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今年全國兩會 房地產界代表委員這樣建言
全國政協常委、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
借“雙循環”東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僑商聯合會會長、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積極建言,共提交了6份提案,其中有兩份和房地產領域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這6份提案內容涉及后疫情時代助力華僑華人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繁榮;加強香港和內地交流互通,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優勢,提升民間力量助力文物回流能動性,大力傳承中華文化;擁抱科技創新,挖掘線上線下消費潛力;促進智慧治理在城市發展中的應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應對中國人口發展新形勢,優化人口結構等國計民生相關議題。
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要素集聚,國際化水平領先,更是傳統對外開放的窗口,具備打造“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樣板的良好條件和巨大優勢。
在《關于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許榮茂提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做好基礎設施“硬聯通”。積極打造內聯外通的流通體系,構筑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實現城市通勤、物流運輸便捷高效。大力發展智慧交通,依托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粵港澳智慧城市建設。
其次,打通制度和機制“堵點”。完善外商投資法配套法規,更好地保障港澳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對港澳投資放寬市場準入,擴大金融、專業服務、高端制造等領域的開放。完善商貿流通體系,強化支付結算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壁壘。
第三,推進一體化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區域戰略統籌,優化大灣區內部區域分工,深化區域合作。推動各城市之間的功能互補、產業錯位布局與特色化發展,強化各城市間專業化分工協作聯系。
第四,加強金融有機銜接。建議深化金融業開放合作,發展跨境金融業務,加快發展金融科技,加強金融監管協調。
最后,擴大人文與文化對接。推出更多便利內地與港澳人員交流往來的政策措施。推動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業赴內地發展,在大灣區為其提供更多創業、就業、實習和志愿工作的機會。不斷豐富港澳青年赴內地交流活動,增加港澳居民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
推進智慧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一直以來,智慧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系統性工程和創新平臺,集成數據、分析數據僅僅是智慧城市的基礎和前提,最終是要實現社會治理的智能化,讓數據“為我所用”,讓城市運行“智慧”起來。
不過,從智慧城市建設實踐來看,還存在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尚不明確,個別城市還停留在數據匯總、數據展示層面;二是缺乏頂層設計。城市和部門存在“各自為戰”的現象,發達城市和欠發達地區智慧城市發展水平不均衡,不利于更大區域間數據聯動;三是體制性壁壘依舊存在;四是平臺化的效應尚未發揮,政企合作效率不高。
為此,許榮茂在《關于推進智慧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的提案》中提出以下建議:首先,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將智慧治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必須在地方政府層面形成“智慧治理”思維,鼓勵通過信息技術改造方便百姓辦事、節約行政成本。要加強對科學化城市治理的培訓,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其次,堅持智慧城市“全國一盤棋”,有規劃、有步驟實施地方智慧城市建設。一是在國家層面不斷完善智慧城市標準、規范和規劃布局;二是有層次地實施智慧城市建設,確保地方智慧城市建設“總體平衡、錯位發展、創新有序”;三是及時建立國家級智慧城市“中樞系統”,在統一標準下,鼓勵地方政府自主創新,鼓勵企業技術融合。
第三,突出產業帶動效應,推動智慧城市產業生態體系建設。要鼓勵地方政府向硅谷、波士頓等世界領先的基礎創新城市看齊,積極培養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產業,智慧性產業和新興科技相配合,加快構建現代化新興科技產業體系。
最后,加強智慧城市建設人才的培養。要及時建立國家智慧城市人才培養總體規劃,在學科設計、技能培養等方面培養專業性復合型人才。
責任編輯:張亞楠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