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元單價 玉門房價之謎

28元單價 玉門房價之謎
2019年07月26日 00:38 秦朔朋友圈

  原標題:28元單價,玉門房價之謎

  28元單價的房子你敢買嗎?

  最低28元單價,一套房子總價不過兩三千元。當然這是極端價格。大部分房子標價在5、6萬/套,有的直接標一萬元。按照70平方米的面積計算,單價最低不過一二百元,最高五六百元。甚至有房東表示“房價怎么定,看心情”。

  這樣的魔幻現實發生在甘肅玉門。

  玉門隸屬于酒泉下的一個縣級市,和著名的玉門關距離甚遠,是依托油田開發的資源性城市。

  伴隨著油田耗盡,在2009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轉型城市。曾經的玉門,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座油田、第一座石化基地,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里,輝煌一時。還曾有人賦詩盛贊玉門:“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

  如今的玉門有兩座城區,當地政府主力發展新城區。傳聞中的房子集中在老城區。因油田枯竭、石油企業遷移,老城的常住人口從13.5萬下降到1.5萬,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和下崗失業人員。整座老城區只剩下一盞紅綠燈。網上的照片觸目驚心:到處是殘破的大樓,曾經的百貨商場、新華書店也關閉了,公共基礎服務幾乎不再。據說這里最紅火的兩個職業,一是收廢品,二是替人看管空房間。老城區房屋以每套20到50元“廉租”給留守居民。這些房屋產權不明晰,很多歸屬于已經搬走的石油管理局,當地居民和政府僅有使用權。這也是房屋“賤賣”的很大原因。

  一座千年古城,劃分新舊兩大城區。一面是現代化的發展成果,一面是計劃經濟遺留的結果。這樣的城市語境,顯示了我們當今時代的印跡與隔閡。

  “資源的詛咒”

  從鶴崗到玉門,正是目前中國“收縮型城市”的一個縮影。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提到了“收縮型城市”的說法。媒體總結了“收縮型城市”的四大共性:結構危機、大城市周邊衛星城、欠發達城市、邊境偏遠。

  盡管目前只有80個城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但同樣在中國,還有26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這二者存在數據的重疊。可以說,大部分資源枯竭型城市正面臨“收縮”的尷尬。這符合經濟學上說的“資源的詛咒”,也叫“荷蘭病”。

  關于礦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雖然也帶來“新興都市”效應,但更多引發了與礦業資源相關的經濟社會問題,這就叫做“資源的詛咒”。

  荷蘭上世紀50年代因發現海岸線盛藏巨量天然氣,迅速成為以出口天然氣為主的國家,其他工業逐步萎縮。資源帶來的財富使荷蘭國內創新動力萎縮,其他產業失去競爭力。以至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荷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這就是“荷蘭病”。

  城市資源枯竭、經濟蕭條、人口流失這些現象在歐美也很常見。在美國,有一個 “鐵銹地帶”的統稱,特指美國五大湖傳統工業衰退的地區,那里最出名的城市,就是當年的汽車之城,也是“美國最大的破產城市”——底特律。

  目前,底特律的轉型仍在艱難蹣跚。而我國對資源枯竭城市的轉型也在探索之中。我們的城市化在發生著什么?一邊是大城市的擴張,一邊是小城鎮的萎縮。二者彼此相關,互為因果。這些資源枯竭、人口流失的小城鎮,還有沒有機會? 

  蘇聯模式 PK 美國模式

  著有《城市的精神》一書的貝淡寧教授,曾這樣說過:“中國的城市1949年后的前30年采用蘇聯式的現代化,后30年采用美國式的現代化。”

  這句話也可以從“空間”上去理解——在中國沿海發達地區二線大城市,目前走著美國的現代化道路;而廣大的西部內陸三四線小城市,仍保留著“蘇聯模式”。二者的折疊程度,不亞于在平行宇宙里。

  “美國模式”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沿海一二線繁華大城市的樣子:摩天大樓林立、百貨公司云集、數不清的咖啡館和數不清的科創公司,星巴克里不是談PC就是談VC,有中產階級社區,人們文明有禮。

  國內大部分城市都殘存著“蘇聯模式”規劃上的共性,如:

  • 強調利于汽車駕駛的大馬路,而不是步行街道的縱橫;

  • 實行分區制把居住區和工業區、商業區分開;

  • 在人口暴增時采用“攤大餅”的方式向外擴張。……

  舉個例子: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各大城市興起的“工人新村”,就是“蘇聯模式”的產物。從選址到社區規劃、再到戶型設計,工人新村集中體現了當年生產生活的風貌,以及濃厚的集體意識。這些新村有自給自足的菜場、商店、學校等,同一個新村住的也多是同事、熟人,類似一個“熟人社會”。

  比“新村”更極端的是“國企大廠”。當年一些以鋼鐵煤炭為主的大型國企廠區自辦托兒所、小學,甚至還有廠區書店、醫院、影院等等,一座廠區就是一個社會,一座小城市。很多70、80后的童年,都是一段有關“大廠”的集體意識。

  “蘇聯模式”的優點,是對“集體”的強調與歸屬。這份濃厚的歸屬感,恰恰是現代大都市所缺失的,現在也顯得異常珍貴。這也就可以理解,當媒體對這些資源城市一片唱衰時,為什么還會有一些當地油田、礦業工人在網上發帖,捍衛廠區,要與它榮辱與共。

  這份“集體意識”正伴隨我們的“大城市化”“生人社會”日漸消解。

  “美國模式”、“蘇聯模式”都有其合理之處。各有利弊,理應互相尊重。就像大城市與小城市,但能否獨立存在,各自安好?

  大城越大,小城越小

  獨立存在,好像很難。

  與玉門小城人口收縮截然相反的,是西北大城市的擴張。

  在“地廣人稀”的西北,五省人口約一億左右,與一個河南省相當。五省之間的人口流動,是一場此起彼伏的“零和游戲”。哪座城市最強大,人就會往哪里去。于是省會之間,搶人大戰愈演愈烈。

  2019年4月蘭州落戶發布了新規定:凡中專以上學歷或相應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可到蘭州任一派出所辦理落戶。中專落戶,幾乎等同于全面放開戶口了。蘭州,作為甘肅的省會,為什么設立如此低的門檻?因為蘭州人口實在太少——375萬,不及長三角一個地級市。

  這和西北的“超級明星城市”相比,數字有點難看了。2019年3月,西安市統計局發表公報顯示:西安市常住人口正式突破千萬。雖然前不久杭州也有破千萬的官宣,但西安的意義更大——目前整個陜西省常住人口總量3864.4萬(2018年),不足4000萬,西安一座城市就占了全省的1/4,西北五省的1/10。

  西安不僅面向省內,虹吸效應還會體現在對周邊省份的人口吸附。就像杭州、南京具有對安徽、江西、山東等周邊外省有強大的城市吸附力一樣。周邊即使是省會,也容易“人口失血”。因此,西安獲批國家中心城市,是其在西北五省間的地位確定的。今后難免“一家獨大”。

  “小城越小,大城越大”,是一個全球現象。美國有學者提出“贏者通吃”的超級城市化現象:超級城市就像那些收入超高的明星一樣,輕松凌駕于普通城市之上。它們擁有最強的創新實力,控制著全球最大份額的資本和投資,并聚集了業界頂尖的金融、媒體、娛樂等創新驅動的高附加值產業。([美] 理查德·佛羅里達《新城市危機》)

  就像公司之間兼并重組,很多無聞的地級市、縣級市之間也正在進行“并購”撤市的歷程,這些“小城”何去何從?

  小城故事 “小而美”

  幾家歡樂幾家愁。

  和玉門同屬酒泉縣級市的敦煌,儼然成為了旅游界的“超級明星”。2018年,敦煌市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077.3萬人次,同比增長19.64%;實現旅游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25.92%,旅游綜合效益又創新高。而且敦煌文創也聲名遠播。僅 2017年,敦煌研究院全年文創產品銷售額達1708.3萬元。這也是繼“故宮文創”之后又一網紅文創平臺。

  敦煌與玉門,同屬河西走廊的重要節點,如今命運殊途。其實,玉門也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城市,只是名氣比不上敦煌、張掖。又因一度油田的光環太大太久,掩蓋了歷史底蘊:始于漢代的玉門縣,與敦煌相距200多公里(在西北不算遠)、擁有雅丹地貌魔鬼城、大型油田礦井、工業遺存……玉門本身資源條件并不差。未來如何整合資源打好這張牌?

  對于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國際上有一些先進經驗,比如德國魯爾、美國匹茲堡、法國洛林等案例,通過環境整治,工業遺存轉變為公園,發展旅游業、農業、文旅等等。

  有一個畢爾巴鄂的城市復興案例,被建筑界贊為“一座博物館,挽救一座城”:該市坐落西班牙西北部,曾是一座冶金和化工業城市,進入20世紀中葉以后,伴隨礦產資源日漸枯竭,畢爾巴鄂的發展陷入困境。經濟蕭條,流經市區的內維隆河被嚴重污染,陷入深重的危機。該市利用原來河濱廢棄的工業用地,開發了古根海姆博物館,利用城市門戶的地段——舊城區邊緣,和內維隆河南岸,與鄰近的美術館、德烏斯托大學及阿里亞加歌劇院共同組成了畢爾巴鄂城的文化中心。它的誕生,改變了一座城市的命運,開創了“以文化帶動城市發展”的成功典范。

  筆者的意思,不是想讓剛摘了貧困縣帽子的縣級市,去興建藝術館、博物館,照搬照抄沒有意義。只是在思考,大城市走科創,小城市走文旅,這條路可行嗎?至少玉門有這個機會。

  筆者認為玉門的轉型至少可以走以下幾步:

  • 主動納入“大敦煌”文旅系統,為敦煌做好文旅配套,利用玉門的昌馬石窟和莫高窟產生景點聯動;

  • 承接“大敦煌”下屬大型節日會展分會場等,做好配套服務;

  • 利用特殊地貌風景,開發影視基地,打造影視產業;

  • 利用老城區的工業區、生活區遺存,以低租甚至免租方式邀請新銳藝術家進行工作室、策展改造進駐,打造類似日本“越后妻有”鄉村的大型藝術節,和敦煌會展遙相呼應,彼此幫襯。

  總之,小城市轉型越來越難“單打獨斗”,越來越要“抱團取暖”,優勢互補,差異共存,合作大于競爭,才有好的出路。

  善待弱勢的城市之美

  城市之美,不僅在乎自然,更在意人文。城市轉型,前提是要有優良的治安、生活、人文環境。政府班子不能只盯經濟,更要有人文關懷。

  我想玉門當地政府邁出的第一步,可以是重新給予老城區留守人員一份新型、安全的歸屬感。比如:

  • 對弱勢群體重新進行居住、就業安置;

  • 對盜竊犯罪等加大治安治理;

  • 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

  • 鼓勵個人脫貧創業;

  • 給予相關的保障支持等等。

  不是讓人們遷出老城,而是復興老城,復興個人。讓城市用賦能的態度,創建良善、積極的精神氛圍。

  讓“老市民”用“新態度”,去擁抱城市這座“大集體”,而不是讓貧窮隔離隱遁在某個區,某條街,某個灰敗的角落里。因為城市之美,首先是善待弱勢,再是榜樣強者。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31 微芯生物 688321 --
  • 07-31 海星股份 603115 --
  • 07-30 青鳥消防 002960 --
  • 07-29 晶晨股份 688099 38.5
  • 07-29 柏楚電子 688188 68.5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