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雪珥
在此前的全球化進程中,美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及最重要的推動者。當然,全球化的紅利的確未能惠及所有美國人——“大鍋飯”式的雨露均沾,在任何一個現實社會中都還只是美好的夢而已。
第一焦點?經濟!
“習特會”舉行在即,中美關系再度引發全球矚目。我的確沒有想到,在當下似乎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中美關系中,經濟依然是美國智庫精英最為關注的焦點,甚至超出了朝核危機及南海問題。
作為特朗普宣誓就職后到訪美國的首個中國智庫,我隨盤古智庫代表團走訪了16家美國主流智庫,會見了數十位頂尖研究專家。這些智庫及專家,大多數是研究安全、外交等政治領域,并非經濟,但幾乎每家智庫都至少用近半的會面時間,探討經濟問題。經濟,的確是最大的政治。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16家涵蓋了左中右各色立場的智庫,雖然在政治議題、尤其對特朗普的評價上分歧很大,甚至相互對立,但經濟議題上表現出驚人的一致:
一、均十分重視經濟在中美關系中的關鍵作用;
二、均看好特朗普對美國國內經濟的推動作用;至少認為,即便特朗普未必能直接拉動經濟,但其對既有格局的“破”,利于打破僵局,利于市場力量隨后發揮作用,拉動美經濟發展。用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甘思德(Scott Kennedy)的話說:“混亂也是力量”。
三、均基本認可特朗普對中美經濟關系的看法,即美國吃虧了、甚至吃大虧了;
四、均基本贊同對中國進行某種程度的經濟反制,盡管普遍并不看好貿易戰的前景。
即便在對待朝核問題上,這些美國智庫都未表現得如此一致。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在當下的中美關系下,經濟依然是最大的關注點;在如何評價此前三十多年的中美關系、尤其經濟關系上,美國精英或許的確形成了某些共識。
全球化吃虧?偽命題!
不僅特朗普認為美國是全球化的吃虧者,我們所走訪的不少智庫也是這么認為的。
其實,這些智庫本身無一例外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一些智庫在華盛頓或者紐約擁有自己的辦公房產、甚至整幢樓。只要稍有歷史常識,就可明白:在此前的全球化進程中,美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及最重要的推動者。當然,全球化的紅利的確未能惠及所有美國人——“大鍋飯”式的雨露均沾,在任何一個現實社會中都還只是美好的夢而已。
此次出訪,我在費城晨跑走錯了路,在距離下榻的五星級酒店僅僅兩公里開外,發現了連綿的廢舊廠房,凋敝斑駁,荒草叢生,與不遠處輝煌的城市形成極大的反差,宛若兩個世界。這樣的景色,我本以為只有在所謂“鐵銹地帶”才能看到,而費城可是東部發達地區。貧富懸殊,不僅存在于每個國家,甚至存在于每個城市;不僅存在于全球化之前,更存在于全球化之后。美國如此,中國何嘗不是如此?這是兩國乃至更多國家需面對的共同問題。
其實,納入全球化體系的國家,哪些是受益者、哪些是吃虧者,這實在是個偽命題。每個國家內都有受益者與吃虧者。有實際意義的問題是:哪些人群是受益者、哪些人群是吃虧者?實現“帕累托最優”的難度,在每個國家的不同人群之間,要比在不同國家之間更為艱難。走訪的多家美國智庫都明確指出,特朗普所謂的那些全球化的吃虧者,僅僅是美國的某些產業,比如低端制造業。此類產業中的問題,尤其是就業問題,究竟是因中國競爭造成的,還是技術進步本身帶來的?在時間頗緊的交流中,美國的智庫同行們顯然回避了這個話題,而這個話題卻直接關系到當下美國對中美關系、尤其是對經貿關系的定位。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的對內動員手法,頗有“階級斗爭”的烙印,乃至于他的就職演說,也是一篇充滿了“革命激情”的檄文。他的難題在于:用斗爭思維可以奪得江山,用斗爭思維還能治理天下嗎?
美資在華受歧視?自作多情!
美國的智庫同行們普遍關注的,是美資企業在華受到歧視。
各種現象歸結起來,“歧視”大約集中于:一、中國政策環境對美資企業變得更為“惡劣”;二、中國的一些行業、比如金融服務行業,依然沒有對美資開放。
中國的政策環境的確發生了變化,而美國智庫同行普遍忽略了:不少案例,究竟是“受歧視”,還是僅僅從之前的“超國民待遇”回歸到了“國民待遇”。畢竟,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給予外資讓利優惠的“超國民待遇”相當普遍,如今回歸“國民待遇”,不僅是市場和法制經濟的應有之意,也是中國進步的表現。當然,對于一些享受慣了特權的外資企業,的確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也有一個對投入產出比進行重新計算權衡的過程。
至于美資無法進入某些行業,既有中國尚需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繼續努力的客觀原因,也有中國基于經濟安全的主觀顧慮,后者即便在美國也并不罕見。
其實,在美國朋友們的抱怨中,有一個不自覺的誤讀:以為這些都是刻意針對美資的。在中國當下的“經濟新常態”(甚至是“L型”)及其伴生的“政治新生態”下,無論產業結構、還是產權結構,都在經歷幅度頗大的波動與調整。而美資當下在華所遭遇的幾乎所有困擾,并非美資“獨享”,而為所有非公企業“共享”,中國本土民營企業遠比美資更為艱難。將一個普遍的、共性的問題,看成是專門針對自己的特定行為,這實在是美國人過度“自我”,導致過度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美國智庫指出,美國大企業、尤其跨國企業曾經一直是對華友好的主流,但如今因受到“歧視”也開始加入了對華強硬的行列。資本逐利,本是天性,所謂友好本是應有的手段,而非目的。從中國的角度,在如今的轉型期,自然無需刻意迎合跨國企業,但對于跨國企業在中美關系中的作用,確實值得兩國智庫進一步做實證研究。
美國智庫精英們對中國現狀基本面的狹隘認知,恰恰反映了美國當下進行自身改革的迫切性——美國還有不少人尚未看到自身的問題,相比之下,中國的共識及難點,早已不在是否要改革,而是如何改革。不過,美國的怨氣,對中國來說未必是壞事,大可大度待之,或可發揮“鯰魚效應”,倒逼中國改革。對此,中美教育基金會的張之香、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兩位女士,不約而同,都有卓見,令人感佩。
中國多元性?不可忽視!
將中國在“新常態”下出現的普遍問題,當作中國歧視美資的特殊問題,這種認知誤差不僅基于傲慢導致的自作多情,也基于偏見導致的盲點:忽略、漠視了中國自身的多元性。
在探討特朗普的政策時,不少美國智庫的同行甚至毫不掩飾地將特朗普描繪為“狂人”,并認真地提醒中國不要對“狂人”的言行“過度反應”。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Thomas J. Christensen)也鄭重建議,不必過分關注或過度回應特朗普的推特。
這些提醒,出發點固然是理性而善意的。但問題在于:面對一個慣于虛張聲勢、慣于使用假動作的“狂人”,什么才是“過度反應”?特朗普的假動作含有很多試探性,可算“心戰”,如果一概置之不理,是否反而會造成其誤判,在錯誤的方向愈行愈遠?
走訪中的各種細節顯示,美國智庫的不少人都容易忽略中國內部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在他們眼中,從外交部的發言人、到《環球時報》,再到社交媒體,似乎都是中國政府的代言人。不僅美國智庫,美媒乃至其它西方國家的主流媒體,也很容易將中國的一切人、一切事,乃至包括海外華人,都當作中國政府、中國軟實力的代表,甚至當作中國的“影響力特工”。
于是,在對話中我們只好不斷提醒美國朋友:
一、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其中當然也有特朗普式的“狂人”。美國既然有“狂人”樂于毫不收斂地刺激中國,兩國“狂人”之間自然會相互試探、相互刺激、相互激勵、相互驗證,在各自國家擠壓理性者的回旋空間。
二、多元言論在美國固然有足夠的表達空間與渠道,在如今的中國也有相當充分的表達空間與渠道。中國媒體、尤其社交媒體上,所謂“左派”、“右派”之爭、所謂“鷹派”、“鴿派”之爭,近年從未斷絕過,甚至令網絡成為輿論場的“上甘嶺”。
三、美國的媒體言論未必代表政府,但有時也未必就不“姓黨”;中國的媒體、甚至包括《環球時報》的言論同樣也未必時時代表政府,不必過度解讀。
有意思的是,每當我們點破這一基本常識,美國同行往往作恍然大悟狀。其實,常識就在身邊,很好理解,也很易忽略。
特朗普與他的前任們有很多區別,據說其中一個很大的區別是,他不喜歡大多數的所謂“智庫”,不大可能聽取他們的建議。這未必是件壞事。
倘或這是一個實干出身、對經驗主義頗為依賴的企業家總統,通過生活閱歷中所形成的觀感,那的確也從某個程度證明了偏見如何遮蔽了美國智庫的視線,以至于閹割了自己在新總統面前的利用價值。
盡力以專業主義消除偏見,不僅有助于美國智庫更好地找回自己在美國的定位,也有助于中美兩國更為清晰地對望。
(本文作者介紹:作家,專攻中國改革史,著有《國運1909》《辛亥計劃外革命》《天子腳下》等。)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