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北京保險研究院 李曉林
新技術推動經濟社會進入高維時代,新的維度信息成為爭奪點,高維信息成為主導生產鏈的控制工具新技術發展導致風險變異,科技服務異化急需機制進行約束,而構建新的風險管理邏輯,成為新技術時代社會治理的首要邏輯。
以信息技術變革為中心的新技術的發展引發了人們對科技未來無限的暢想,尤其在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冠軍后,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引領的科技產業似乎正以不可逆轉的姿態改變甚至顛覆經濟社會傳統產業。信息技術正悄然改變著世界,隨之相伴的是風險在變異中演進。作為風險管理行業,保險業與新科技的融合、更新走在了時代的前端。作為與信息、數據有著天然聯系的保險業,技術的發展顛覆了風險的諸多規律,給保險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中至關重要的是經濟社會諸要素的高維化與風險變異。
一、新技術推動經濟社會進入高維時代,高維信息成為新工具
對于高維概念的理解,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并不陌生,20世紀90年代霍金提出高維空間理論,又稱M理論,指出宇宙是十一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看來,宇宙只是四維的(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七維空間我們看不見。而在處理高維數據時,由于算力、成本等原因,通常會對數據進行降維處理,抽取主要研究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除了對三維坐標、時間維度有直觀認識外,很少會想象維度的范圍,使用維度的概念,而小說《三體》給了普通人關于維度非常具象的表達,使得“降維打擊”一詞紅極一時。在“叢林法則”下,維度成為競爭群體間的打擊工具。
新技術發展正使社會進入風險高維化時代。以物聯網技術作為說明,物聯網是作為依托互聯網技術而興起的新型互聯網模式,物聯網表現為萬物互聯,其解構了主體之間的關聯節點,使得反應鏈條上可捕獲的信息增多,并以此形成有效反饋,影響風險的進程。物聯網在發展中產生了大數據,大數據分析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龐大的信息數據資源,進一步推動了物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這一進程中,物聯網提供的更加充分的信息,極大地增加了變量的聯系邏輯路徑,增加了相關世界的維度。以往分析中被忽略的維度信息,在新工具的作用下,被凸顯出來。例如,以車險為例,過去的從車數據分析往往以空間維度、時間維度為主,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溫度維度、聲音維度,甚至顏色維度、氣味維度等信息都可能被收集并加以利用,從而使信息被刻畫為生產鏈條上的控制工具。
事實上,新技術的發展,更會在安全性、舒適性、感受性、管理性等多維度帶來約束和主張的機會。也就是說,技術突破到一定階段,一項技術的變革,會在多個維度強化甚至締造諸多因果關系鏈條上約束和主張的干預邏輯通道。而在當今新技術時代或者稱為數據時代、信息時代的今天,這一規律的影響正處于逐步突出的階段。
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使得當今世界可供決策的維度急速提升,因而也帶來了風險的高維化,經濟社會由此將真正進入高維時代。
隨之而來,一方面,新技術的發展影響了風險的不確定性、隨機性。信息管理維度增加,并對風險進程進行干預,使得風險的隨機性隨之改變,可能為保險公司帶來相關保障成本的巨變。另一方面,大數據帶來風險的細分和風險規律的再認識,使得保險業定價基礎——大數法則的運用變得比過去困難。風險管理的反應鏈由過去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處理決策延長為,以智能約束和主張指令、智能干預并反饋為中心的反應鏈;干預事物發展規律,改變風險進程,升級為風險管理的核心。
二、新技術發展導致科技服務異化凸顯,風險發生重大變異,急需機制進行約束;而風險管理邏輯,成為新技術時代社會治理的首要邏輯。
變異是生物學用語,指同種生物后代與前代、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體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別。新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處于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大數據分析使得認識規律更加清晰,區塊鏈重構信任機制,物聯網使得萬物互聯,人工智能干預事物發展規律,改變風險進程。
新技術對世界的顛覆,導致了風險變異。道路交通風險由馬車時代的牲畜風險變異為工業時代的機械故障風險,進而變異為信息時代的信息處理風險。風險變異凸顯出科學服務異化,“異化”表示將自己擁有的東西轉化成同自己對立的東西。在沒有機制約束下,科技的發展可能演變到其初衷的對立面。
科技服務異化,是技術發展進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在風險處理過程中,就知情權利地位和工具方面,新技術降低了信息不對稱;但是就技術服務的利益主體以及技術工具掌握的次第方面,新技術又增加了信息不對稱,顯著加重了個體對信息工具掌握方面的依賴性。換言之,技術變革的初衷是降低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但技術黑箱又將絕大部分使用者拒之技術控制門外。掌握信息維度的高低,演化為競爭的焦點。
因此,在高維時代,信息維度的爭奪成為新的制高點,高維信息的獲得者在社會分工鏈條中占據了主導權,科技服務出現異化,背離初衷。在面對技術發展的不可控,如何使得技術控制者的利益與社會普遍價值相一致,使科技發展為提高社會福利服務,而不是淪為少數人控制社會、奴役社會大眾的工具,使社會墮落為科技“叢林法則”主宰的世界,技術的選擇機制與技術道德從未顯得像今天這樣重要。在科技顛覆傳統世界運轉規律之時,構建新的風險管理邏輯,成為新技術時代社會治理的首要邏輯。
李曉林簡介
李曉林,經濟學博士,教授,保險學、精算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北京保險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英國精算師協會榮譽精算師;中國保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精算師協會理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車險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保險保障基金保險行業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多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多個省、市政府的社會保障首席專家;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研究院的創建者,曾擔任第一任院長、第一任基地主任。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保險研究院是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打造的支持保險業改革和發展的高端智庫。)
責任編輯:李唯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