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薛洪言
應接受強監管的現狀,在接受的前提下,再尋求轉型和發展的方向,一味拖延貽誤時機,便只能如紅嶺創投一般,退出行業另選出路。
近日,互金監管再現升級信號,除了7月份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延續了“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措辭外,8月4日晚間央行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7)》,在《促進互聯網金融在創新中規范發展》的專題中,首次提出“探索將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征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對其進行宏觀審慎評估,防范系統性風險?!?/p>
一個月前,交易所合作產品被陸續下架,之后發生了陸金所“債轉”風波和紅嶺創投清盤事件。那么,這次監管升級信號,又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需要對系統重要性和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兩個詞做初步了解。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一詞出現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主要指那些“業務規模較大、業務復雜程度較高、一旦發生風險事件將給地區或全球金融體系帶來沖擊的金融機構”。
對金融機構而言,入選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既是一種榮譽,表明其實力雄厚,影響大;也是一種責任,需要承擔更為嚴格的監管指標,以降低其風險外溢效應。截止目前,國內共有五家金融機構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分別是中農工建四大行和中國平安集團。
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簡稱MPA)則是商業銀行的評估機制,由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整合而來,重點考慮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大方面。
其次,我們再回到互金領域,將互金機構納入系統重要性機構進入監管,意味著什么呢?
在我看來,這個提法意味著監管機構開始從關注互聯網金融行業亂象等迫在眉睫的具體風險,上升到更為中長期的潛在風險管控層面,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已經整體可控。
2015年下半年-2017年上半年,重心是專項整治,以具體風險隱患為著眼點,以行業內中小平臺為主要對象,畢竟平臺越小,發生具體性風險的概率越大。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監管,則以行業內龍頭為主要對象,平臺越大,所具有的宏觀影響和風險外溢效應越大。
監管思路的轉向意味著,迫在眉睫的風險已整體可控,所以才有更多的精力用于中長期潛在風險的防控。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艘船航行在海上,這艘船整體抗風暴能力一般,風平浪靜還好,一旦出現極端惡劣天氣,便有傾覆的風險。同時,這艘船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側面有幾個裂縫,不及時修補便有漏水的風險。這種情況下,作為船主,肯定是優先把裂縫補上,然后再考慮如何躲避風暴的問題。原因無他,裂縫問題迫在眉睫,若不解決,不必等到風暴來臨,船有可能自行沉海。
對應到互聯網金融行業來看,遭遇大風暴便是中長期潛在風險,也是任何一種金融業態都面臨的潛在風險,也可以叫系統性風險。
金融行業就是經營風險的行業,既然是經營風險便要承擔風險,極端情況下,風險驟然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系統性問題。而船周的幾個裂縫則更像是行業面臨的迫在眉睫的風險,包括網貸平臺的卷款跑路風險、第三方支付的二清風險等等,這些風險問題不解決,亂象叢生,行業就沒有明天,談何防范系統性風險呢。
再次,哪類互金產品可以稱得上具有系統重要性呢?
參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判定標準來看,主要有兩個標準,一是業務規模大,二是復雜程度高。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業態以理財、融資和支付交易為主,整體較為簡單,尚談不上復雜程度有多高。
因此,判定標準應該主要集中于業務規模大這一項,支付、理財和融資等業態中均存在一些規模足夠大的產品,具體就不點名了。
最后,對行業而言意味著什么?
有人講,強監管來了,這個行業不好玩了。其實,強監管才是金融行業的常態,2015年對互聯網金融的包容和寬松更多地只是鼓勵創新而已。一旦行業做大做強,具有了系統重要性和風險外溢性,監管必須及時跟上,否則便容易出大問題。歷史上歷次金融危機的爆發,無不證明了一點,一旦放縱金融機構的創新,系統性風險總會到來。
所以,應接受強監管的現狀,在接受的前提下,再尋求轉型和發展的方向,一味拖延貽誤時機,便只能如紅嶺創投一般,退出行業另選出路。
對一些巨頭而言,被納入系統重要性監管也未嘗不是件好事,起碼說明,奮斗了這么多年,起碼在風險外溢性上,終于可以和傳統大銀行平起平坐了呢。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