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經濟50人論壇 王一鳴 原載中國經濟時報
需要指出的是,經濟企穩的基礎仍須穩固,結構性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潛在金融風險顯性化的壓力仍然較大,部分轉型遲緩地區面臨的困難仍在增多。
在經歷了2010年以來經濟增速持續6年多的回調后,中國經濟周期性下行的因素已明顯減弱,而去年以來經濟運行出現的多方面積極變化表明,經濟增速由降轉穩、確立中高速增長平臺的條件正在逐步積累。
展望2017年,全球經濟將延續緩慢回升態勢,但經濟復蘇仍面臨美國特朗普新政,德法等大國進入大選期,難民事件和英國脫歐等事件后續發酵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利率調整的外溢效應將繼續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多年的低利率逆向調整,還可能引發大規模跨境資本流動。
從國內看,投資增速有望筑底企穩,基礎設施投資保持高位,制造業投資小幅回升和企業新一輪補庫存周期,將對沖房地產投資回調;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保持高位,但增速將受到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和消費結構升級的雙重影響,總體上保持穩定;外貿出口形勢將有好轉,受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和國際市場轉暖的影響,出口降幅將有所收窄。
總體上看,中國經濟在2017年成功觸底的概率較高,全年有條件實現6.5%左右的增長水平,“L”型增長有望進入下半程,“十三五”時期的中高速增長平臺有望基本確立。
需要指出的是,經濟企穩的基礎仍須穩固,結構性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潛在金融風險顯性化的壓力仍然較大,部分轉型遲緩地區面臨的困難仍在增多。要鞏固經濟趨穩向好的基本面,最重要的是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的基礎上,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下決心處置“僵尸企業”,化解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降低企業杠桿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補齊“軟件”短板,通過“去降補”,強化市場配置資源功能,加快推進過剩產能有效出清、資產重組和風險釋放,矯正資源錯配,有效改善市場預期,為需求釋放和可持續中高速增長打開新空間。
同時,針對糧食庫存壓力不斷增大,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不足,農民增收難度增大等問題,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生產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傳統產業盈利水平下降和資金“脫實向虛”等矛盾,要大力振興實體經濟;針對金融資源過度向房地產集中和房地產泡沫等風險,要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作為重要任務。
從中長期看,要更加突出創新在供給側改革中的核心作用,著力激發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才能,通過創新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和潛在增長率,重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政府主要是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定產業標準和商業規則,維護市場秩序,減輕企業家創新風險,為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本文作者介紹:研究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馮夢雪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