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朱海斌
我們預測2017年的PPI通脹將平均同比上漲約5%。由于2016年初的PPI基數較低,PPI通脹很可能會在2017年第一季度進一步上升,然后逐步回落。我們預計2017年CPI通脹將溫和上升,2017年的平均CPI通脹可能會略低于2.5%。
長達54個月的PPI通縮畫上句號,無疑是2016年最積極的一個變化。PPI通縮在2015年底達到同比下降5.9%,是本輪周期的低點。從2016年初開始, PPI開始上行,并于9月份結束了長達54個月的通縮現象。12月份發布的PPI指數同比增長5.5%,創下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PPI通脹回歸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制造業去產能、基礎設施及房地產投資推動內需增長、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和人民幣貶值。
PPI通縮的結束推動工業企業利潤的明顯復蘇,上游行業受益最大。上游行業集中了高杠桿的行業,因此這一變化對短期金融風險的影響也很明顯。通常而言,在通貨緊縮的環境中,債務負擔將會上升。而PPI通脹回歸帶動了名義銷售收入和現金流的改善,降低了高杠桿行業企業的財務壓力。由此,新增不良貸款的形成速度趨緩,短期金融風險得以緩解。
由于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及利潤與PPI走勢密切相關,近年來持續PPI通縮實際上意味著工業企業面臨的實際利率負擔局高不下,拉低了整個制造業的實際增長率。因此,PPI復蘇推動工業利潤和銷售收入不斷增長,暗示制造業在短期內將觸底或是溫和復蘇。實際上,盡管去產能對制造業投資仍然形成下行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投資增速看起來已經觸底,從2016年前10個月的同比增長3.1%上升至11月份的同比增長8.3%。
對于2017年的PPI前景,一些因素值得關注。第一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摩根大通的全球研究團隊預計全球油價在第三季度前會逐步上漲至62美元,在2017年年底時將會在55美元左右。第二,國內供給側改革中去產能很可能會繼續推進。同時,政府看起來已經意識到過度依賴行政措施去產能是導致煤炭等資源類產品價格最近猛漲的一個原因,并在最近采取了相應措施控制價格持續上漲。因此,我們認為某些上游行業的產品價格猛漲的現象在未來不會持續。
總體來看,我們預測2017年的PPI通脹將平均同比上漲約5%。由于2016年初的PPI基數較低,PPI通脹很可能會在2017年第一季度進一步上升,然后逐步回落。
我們預計2017年CPI通脹將溫和上升。由于PPI通脹的強勢反彈,市場擔憂CPI通脹在2017年有可能會出現上行風險。實際上,與近期的PPI上漲相比,CPI通脹始終保持相對穩定,從11月份的同比增長2.3%溫和下降至12月份的同比增長2.1%,2016年全年CPI同比增長2.0%。我們認為今年的CPI通脹將會溫和上升,但2017年的平均CPI通脹可能會略低于2.5%,而官方CPI通脹目標很可能仍將保持3%不變。
近期PPI上升對CPI通脹的傳遞效應并不明顯,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將會持續。PPI上升主要是由于采礦和原材料等上游行業的價格猛漲,而上游產品的通脹向下游消費品價格的傳遞效應有限。12月份PPI中的消費品指數僅同比上漲0.8%,漲幅相當溫和(整體PPI同比上漲5.5%),這與12月份CPI指數中的消費品價格僅溫和上漲1.6%是一致的。
一般來說,從需求方面來看,家庭收入是影響非食品價格走勢的一個重要因素。值得指出的是,盡管2016年PPI顯著上行,名義GDP增長率也出現反彈,但名義家庭收入增素卻逐漸下滑,名義人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同比增速)從2015年的8.2%放慢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7.2%。因此,除非我們看到工資和家庭收入增長明顯加速,零售商和服務供應商的提價空間很可能有限。
總體來看,食品價格仍然是中國CPI通脹波動的關鍵因素。食品CPI通脹在近幾個月有所下滑,在12月份同比上漲2.4%,而在2016年上半年平均上漲6.2%。特別是,作為以往食品通脹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豬肉價格上漲看起來已在2016年中期前后觸頂,此前從2015年第二季度到2016年年中一直在加速上漲,2016年上半年為平均上漲28.3%,但到12月份同比增速已回落到6.2%(季調后三月環比年化變動為下降17.1%)。展望2017年,食品和核心CPI通脹率在上半年可能仍將保持相對溫和(由于去年年初基數較高),然后將會在下半年逐步上升。
(本文作者介紹: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