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黃志龍
英國退出歐盟的確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較大沖擊,但是長遠來看不失為中國發展與歐洲國家經貿關系的重要突破口。中國可考慮借著當前歐盟政治和經濟格局大調整的契機,以務實的態度與英國開展符合中英當前經濟結構要求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英國退出歐盟已成定局,短期內將對全球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造成激烈沖擊,人民幣也面臨較大的貶值壓力,中英經貿合作將進入調整期。然而,在當前中歐經貿關系頻頻受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特別是今年5月12日歐盟議會否決了“中國加入WTO后15年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使得中歐關系陷入了低谷。筆者認為我國政府可考慮在英國宣布退出歐盟之后,立即啟動與英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在中歐關系戰略調整中占據主動權。
當前中歐經貿關系進一步發展仍有阻力
近20年來,中歐經貿關系快速發展,歐盟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成為中國吸引外資的重要來源地(FDI)和對外投資(ODI)的重要目的地。然而,由于歐盟的決策機制效率低下,重大事項必須經過歐盟成員國全體協商、一致同意才能通過,這使得歐盟對華關系始終面臨兩股力量:
一股力量是與中國經濟結構互補性較強的英國、德國、法國和荷蘭等發達國家,這些國家是積極推動中歐關系發展的正能量。例如在亞投行籌建中,英國率先脫離美日同盟加入亞投行,德、法等國跟進,支持亞投行的創立。在歐盟討論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時,這些國家同樣是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支持者。
另一股力量則是與中國經濟競爭程度較高的國家,其中大多數國家都是歐盟東擴后的中東歐國家,這些國家的產業結構與中國相似,在歐盟市場面臨來自中國的較大競爭壓力,這些國家是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主要力量。
因此,盡管中國智庫甚至官方多次非正式倡議中歐可考慮開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但始終未能得到歐盟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回應。由此可見,在歐盟當前的決策機制和制度框架下,中國與歐盟經貿關系深入發展的阻力較大。
全面啟動中英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契機來臨
作為老牌帝國主義強國,雖然英國的綜合國力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后有所衰落,但始終處于世界政治和經濟秩序舞臺的中央。目前,英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英鎊在人民幣加入SDR之后仍然是五大籃子貨幣之一,與人民幣和日元的地位相當,這主要得益于倫敦享有全球唯一能與紐約相抗衡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全球每天一半的外匯交易在倫敦進行,英國在全球輿論、教育水平、科技和金融創新等方面的影響力僅次于美國。這些“日不落”的成就不僅得益于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獨特優勢和英美天然的伙伴關系,但更關鍵的因素還是英國政府長期實行實用主義的國家戰略。如二戰后與美國開展合作,把持聯合國、IMF、世界銀行、關貿總協定、WTO等國際規則制定的話語權。在德法戰后復興的高速發展時期,英國積極加入歐洲一體化進程,分享歐洲一體化的紅利,把自身打造成為大西洋兩岸的橋梁。
當前,在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之際,全面開展與中國的經貿和金融合作,英國政府同樣奉行實用主義的國家戰略,不僅在亞投行創立上率先脫離美日反制中國的同盟,還在歐盟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議題上以及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方面給予堅定的支持。此外,在IMF和世界銀行份額的改革、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等方面,英國政府也都支持中國的立場。
相應地,中國也投桃報李,全面支持英國大力發展倫敦離岸金融市場,這有利于鞏固倫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中英雙方在新能源、科技、教育、旅游、航天、生物制藥等高端制造業方面的合作全面發展,英國連續五年成為歐盟內第二大對華實際投資來源地和中國對外投資第一大目的國。得益于與中國的全方位合作,英國也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經濟持續增長的發達國家之一。
綜上所述,英國退出歐盟的確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較大沖擊,但是長遠來看不失為中國發展與歐洲國家經貿關系的重要突破口。中國可考慮借著當前歐盟政治和經濟格局大調整的契機,以務實的態度與英國開展符合中英當前經濟結構要求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使得中英關系成為中國與發達國家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一個樣板。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