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董希淼
面對科技進步和客戶需求變遷,銀行很努力,干得很辛苦。然而,銀行對“90后”一代年輕人的吸引力,似乎正在逐漸下降。
隨著金融科技全方位、深層次的“破門而入”,商業銀行已經站在向數字銀行轉型的十字路口,業務模式和經營業態正在全面重塑。但以“90后”為代表的年輕一代,似乎正在遠離銀行業。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銀行該如何與“90后”愉快地玩耍呢?
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的重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業務模式深刻轉變。物理網點是商業銀行賴以發在的核心,承擔著獲客、結算、借貸、理財等基本功能,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金融產品和服務不斷移動化、場景化,與客戶的生活聯系得更為緊密。商業銀行也加大了電子渠道的建設,積極實施線上線下資源的整合,打造集產品、交易、購物、互動于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網點不再是一個點,而成為一張網。
二是風控能力大幅提升。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商業銀行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不斷提高,對于核心客戶的數據進行挖掘與分析,能夠及時監控到客戶信息的變化,盡早發現隱患,進一步解決與客戶間的信息不對稱。此外,生物識別技術在商業銀行中逐漸普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將應用于電子銀行的開戶和身份驗證等流程中,有助于增強賬戶安全性。
三是科技系統不斷優化。近年來,隨著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深度應用,商業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得以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同時,商業銀行積極布局云平臺建設,通過在“云”上建立與客戶和合作伙伴互聯互通的生態網絡,與消費者保持7*24的實時在線,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簡化了流程,提升了效率。由于裝上了科技的翅膀,面向未來銀行的步履變得更輕盈靈巧。
從目前來看,金融科技在商業銀行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將在理財、支付、風控以及產品創新和平臺建設等領域繼續為商業銀行“賦能”。
應該說,面對科技進步和客戶需求變遷,銀行很努力,干得很辛苦。然而,銀行對“90后”一代年輕人的吸引力,似乎正在逐漸下降。從全球情況看,年輕客戶也是銀行與其溝通最少的客戶群。年輕人與銀行的距離被進一步拉大,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這都是令銀行業頭疼的一個問題。
蓋洛普咨詢公司2016年發布的《中國零售銀行研究報告》顯示, “90后”對銀行渠道和產品的滿意度偏低,僅19%的“90后”客戶為“高投入度客戶”,22%的“90后”客戶為“極不投入客戶”。報告同時顯示,22.5%的中國“90后”在過去的6個月中使用了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這兩項數字銀行渠道,遙遙領先其他國家,接近美國的兩倍,未來數字化渠道會是中國“90后”最依賴的方式。
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迭代更新手機銀行、快捷支付等,推出一些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服務,增加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如不少銀行推出簡單易用的直銷銀行,開發全流程網上辦理的網絡貸款。最近,浦發銀行和唯品會等互聯網企業結成VIPlus聯盟,推出國內首張跨界聯盟的白金信用卡——VIPlus聯盟信用卡。而中國農業銀行則聯合萬事達卡、攜手國內領先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全新推出面向年輕客戶的My Way信用卡。這些產品和服務,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正在增強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
未來已來,無處不在。下一步,商業銀行還應提高認識,并采取更多的措施,增加對“90后”的吸引力,更好滿足年輕一代客戶群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讓年輕客戶“黑轉路人,路人轉粉”。
第一,在認識上要看到重要性。以“90后”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客戶,具有重大的發展潛力,他們將逐漸成為創業創造的開拓者,逐漸成為婚姻家庭的組織者,逐漸成為社會消費的主導者,逐漸成為家庭教育的支撐者,逐漸成為家庭責任的承擔者,逐漸成為社會財富的主宰者。“得年輕者得未來”,這必須引起我國商業銀行的足夠重視。
第二,在形象上要打造子品牌。銀行形象穩重有余、活潑不足,難以獲得認同。可嘗試推出專門面向年輕客戶的“子品牌”。如百年老店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Bank),2011年5月推出子品牌“Frank by OCBC”,目標客戶是年齡介于18到28歲的學生及年輕上班族。通過將FRANK品牌和年輕一代的熱情和愛表達的特性聯系起來,并量身定做了一整套銀行服務和產品。
第三,在體驗上要提升趣味性。在專業性很強的金融服務中,融入年輕人的風格,是銀行獲取客戶認同的有效手段。如部分銀行推出的黃金產品,趣味性十足,0.1克起購的低門檻意味著客戶二十多元就可以投資黃金,原本給人遙不可及之感的黃金買賣成為人人都能玩的簡單服務。此外,簽約就送0.1克黃金,在年底可獲得2%分紅,客戶體驗良好。
第四,在互動上要做到社交化。社交網絡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重要紐帶,聯結虛擬與現實、打通工作與休閑、融合消費與創造。而金融作為承載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另一個維度,與社交網絡有著眾多的接口。可豐富應用場景,創造互動條件,吸引年輕客戶去社區網點或其他渠道,在購物、體驗、交易、閑聊等互動中讓客戶變成粉絲。
第五,在營銷上要實現精準化。具體而言,對“90后”等年輕客戶的營銷,要抓住“兩個關鍵時期”、“三個重點渠道 ”,有的放矢,精準營銷。“兩個關鍵時期”,是指高中或者大學生入學階段;初始進入企業代發工資階段;“三個重點渠道”是指,社交類渠道營銷;培訓機構、學校班主任等關鍵渠道拓展營銷;本行現有優質客戶家庭營銷。
(本文部分觀點引自胡婕女士的《留住年輕客戶》,此文發表于2015年第16期的《中國金融》),特此致謝。)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近著《有趣的金融》。)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