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莫開偉
就目前而言,企業尤其民營企業準確把握當前銀行所面臨的經營困局及急于轉型的客觀現實,結合供給側改革及國有企業改革,主動調整產業布局,加快去產能步伐,優化產業結構,控制擴張規模和速度,使自己成為吸引銀行信貸服務對象,獲得金融服務支持。
10月底,21家A股上市銀行2016年三季度經營業績全部出爐:5家國有控股大型銀行除中行凈利潤增速超過2%以外,其他4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均在1%左右,而股份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也都沒超過10%。與此同時,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在攀升,資產質量拐點未現;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多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跌破或逼近150%監管紅線。
從上述披露數據可看出,當前中國銀行業經營已進入相當艱難時期;且這種不利經營局勢往后可能還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經濟決定金融,目前的經濟運行狀況尚未出現明顯有利于促進銀行業經營形勢向好轉變的積極因素;且當前銀行陷入不利經營態勢是在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營改增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尤其, 目前企業在去庫存、去產能、調結構方面仍面臨較大壓力,其負面效應也傳導給了銀行,對銀行盈利產生不利影響。
盡管銀行業當前處于不利經營局勢,但也不必過分擔憂:一方面,國有控股大型銀行凈利潤仍然較大,具有較強持續盈利的基礎和能力。如工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227.92億元,同比增長0.46%,成為我國上市銀行中賺錢最多、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中行凈利潤增速最快,達到2.48%,建行、農行、交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19%、0.52%、1.03%;且在上市銀行中,股份制銀行的盈利增速普遍好于大型銀行。如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83.85億元、406.82億元和187.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8%、9.47%和5.52%。
另一方面,在息差不斷收窄的背景下,為保持業績增長,各家上市銀行紛紛發力中間業務,非息收入成為拉動盈利增長的重要引擎。如今年前三季度,工行實現非利息收入1664.16億元,同比增長15.02%,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137.48億元,同比增長2.31%;建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923.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9%;平安銀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74.05億元,同比增幅19.43%。且從非息收入占比來看,有10家上市銀行的非息收入占比達到了三成以上,其中,占比最高的民生銀行,達到39.09%;另從非利息收入細分看,最為重要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長較快,常熟銀行、貴陽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等5家銀行增幅達到了五成以上,分別為315.51%、 86.23%、 64.26%、 61.51%和61.41%。
再一方面,銀行業信貸資產不良率在持續攀升3年之后,增速已有所放緩,不良率數據出現積極變化。如三季度報顯示過去延續10多個季度不良“雙升”態勢呈現分化走勢,數據有升有降。大型銀行只有工行不良貸款上升較多,增幅最大,農行與上年持平、中行僅上升0.01個百分點,建行下降0,02個百分點。股份制銀行只有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3個季度持平,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寧波銀行則分別下降了0.03個百分點、0.1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
而且,如果換個角度看當前銀行經營不利局勢,并非全是壞事,可促使商業銀行將不利經營局勢轉化成推動經營脫困和轉型的動力,變經營被動為經營主動,為商業銀行再次走向繁榮和輝煌奠定基礎。同時,銀行利潤下降從宏觀方面來講,是向實體企業讓利的一種表現,讓實體經濟“休養生息”,有利于減輕實體經濟負擔,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從當前看,至少可在四方面體現這種作用:
首先,催促商業銀行不再拘泥于傳統經營模式,加快經營轉型。商業銀行出現今天這種不利經營局勢,不是偶然現象,而是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一種必然趨勢;作為反作用于經濟的銀行業應不再拘泥于傳統經營模式,而應開動腦筋,積極調整經營發展戰略,包括收縮資產規模、優化信貸結構、轉變信貸支持方向,合理布局機構網點,在有效降低經營成本的基礎上擴大科技設施投入,走“扁平化”發展之路,把經營重心轉向到支持實體經濟上來,克服盲目追逐高利、高回報不良傾向,穩打穩扎,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開創一片經營新天地。
其次,催促商業銀行不再堅守原有信貸經營模式,加快信貸轉向。商業銀行陷入今天信貸資產質量不斷惡化的困局,是高度受制于中國產業經濟格局及自身經營理念的;要盡快跳出信貸資產質量持續惡化怪圈,最好的辦法就是圍繞中國產業經濟轉型和升級做文章,把信貸資產從產能過剩、僵尸企業及房地產、政府融資平臺等產業項目中“抽離”出來;并從骨子里改變“重國企輕民企”理念,做到“一碗水端平”,將更多資金向中小微實體經濟傾斜,為優化信貸資產結構、確保信貸投放質量創造條件。
同時,把經營重點轉向到中間業務上來,繼續做大做強資產托管、代客理財、代理保險、理財產品、信用卡、電子銀行等業務產品,并將產品不斷升級,推陳出新,滿足廣大客戶需求;同時,繼續加大對交易型債券、外匯掛鉤產品等產品的推廣與配置,不斷提高綜合化能力和綜合化板塊對利潤的貢獻度,為自身創造更多非利息收入、增加盈利奠定堅實基礎。
再次,催促商業銀行不再走資本高消耗經營模式,加快資產轉變。商業銀行今天的經營困局,與盲目走資本高消耗信貸擴張之路存在很大關系;商業銀行要擺脫困難、降低經營風險,應走低資本消耗的輕資產業務擴張模式。目前,除搞好中間業務之外,應把經營重點放在不良信貸資產處置工作上,有效遏制撥備覆蓋率持續下滑,止住經營上的“出血”:一要對產能過剩行業,嚴格實施名單制管理,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做到“有保有壓”;在客戶和行業選擇上,傾向于將信貸資金投向風險較低的行業,包括房產按揭貸款、債券投資等,壓縮過剩產能、限制性行業和不良貸款率高的行業的貸款規模。二要在負債業務更趨主動性和多元化,資產業務更注重結構調整和策略創新,這一切將對資產質量風險控制形成有利影響。
最后,催促實體經濟抓住銀行轉型機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就目前而言,企業尤其民營企業準確把握當前銀行所面臨的經營困局及急于轉型的客觀現實,結合供給側改革及國有企業改革,主動調整產業布局,加快去產能步伐,優化產業結構,控制擴張規模和速度,使自己成為吸引銀行信貸服務對象,獲得金融服務支持;并利用債轉股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契機,優化股權結構,減輕債務負擔,加大去杠桿力度,使自身能輕裝上陣,度過經濟艱難時期。同時,講究誠信,防范發生各類道德風險,杜絕任何逃避銀行債務行為,加強與銀行金融機構交流協作,構筑利益與命運共同體,共同打破當前經濟僵局。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財經評論人、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琛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