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金融e觀察(微信公眾號:sinaeguancha)專欄作家 徐紅偉
許多線下財富公司已經開始有向傳銷發展的趨勢,在員工等級、團隊等級、升級要求、績效構成、員工自行購買產品、強拉外部機構和個人為公司背書等方面已經具備傳銷的特性。這類線下理財公司來帶的危害極大,員工及其他投資人將面臨資產和情感的雙重損失,社會可能面臨金融體系及區域社會穩定的負面影響。
近期,線下理財公司頻頻出事。中晉資產、易乾財富、融宜寶等線下理財公司陸續出現問題,涉及資金規模巨大,參與人員眾多。通過對線下財富公司的研究,我們發現,線下理財公司背后呈現出“傳銷化”的發展趨勢。
一、傳銷和線下理財公司的“傳銷化”
根據國務院公布的《禁止傳銷條例》,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相比傳統的產品傳銷,金融傳銷的方式更加多樣,不法團體常常打著交易虛擬貨幣、金融互助、理財、眾籌等幌子進行傳銷,例如多次被媒體點名的MMM金融互助平臺。金融傳銷通過復雜的資本運作,蒙蔽著投資者,使其傳銷的本質更不易被察覺。但是,無論傳銷的方式怎么“與時俱進”,識別傳銷的方法萬變不離其宗,即繳入門費、發展下線和通過直接或間接的發展下線獲得報酬。
通過分析線下理財公司,發現其員工招聘及拉下線的方式逐步接近傳銷模式。大部分線下理財公司的員工為了完成理財任務,拉身邊的家人、親朋好友購買理財產品入局,并且線下理財公司在招聘員工時也往往以此為導向。
二、線下理財公司“傳銷化”的特性
通過比較問題線下理財公司與傳銷的運作模式,可以發現它們在公司等級制度、員工績效構成、包裝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
1、等級制度
員工等級。在問題線下理財公司里,大部分公司的員工存在等級制度,核定等級主要從業績量和手下員工量兩方面考慮。根據易乾財富的內部資料,可以發現公司內部等級設定十分繁瑣。員工按照等級從低到高,主要包含理財經理崗、團隊長崗、理財總監、總監代機構負責人和城市總經理崗五個。每個崗位對員工的業績要求不同,對手下擁有的營銷團隊數量也所有不同,達到相應的要求,員工便可升級。
團隊等級。大部分線下理財公司中,員工的晉升通常從兩方面進行考核:一是員工個人和所在團隊的業績;二是員工所在團隊的員工數量。團隊等級建設是“傳銷化”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通常一個最基礎的團隊由一名管理者和固定數量的員工構成。在員工數量達到團隊限額以后,就會“裂變”出新的更大的團隊,每種團隊由幾個小團隊構成均有制度可依。在不同地區間,團隊的發展依然可以采取“裂變”的模式。例如大大集團就采取了集團、省公司、市(區)公司、分公司和支公司的“裂變”方式,最后在全國發展了23家省公司,4家直轄市公司,229家市公司,374家分公司,717家支公司。
2、員工績效
績效構成。大部分線下理財公司員工的工資由個人業績和團隊業績構成。個人業績中,由基本工資和崗位提成構成。在曝光的幾家問題線下財富公司中,員工的基本工資差距較大,在3000元至10000元之間。崗位提成是員工工資的主要部分,可以大致分成個人業績提成和推薦員工業績提成。根據員工所處等級和推薦員工所處層級的不同,提成將按照規定的比例進行計算。例如中晉系的員工,100萬以下為0級,100萬為1級,300萬為2級,500萬為3級,一般3級為團隊經理,上面還有4級的部門經理和5級的大老板。
值得關注的是,在團隊中,員工在入職后,除了見到自己的直接領導,很少見到跨等級其他領導。同時,為了保持團隊的穩定性,員工的績效里還包括團隊提成,這部分薪資是按照團隊整體業績進行計算的。縱觀這些線下理財機構的績效構成,這與傳銷中發展下線并按照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的模式,幾乎一模一樣。
員工購買理財產品。近期出事的幾家線下理財公司中,員工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等情況差距很大,這些公司對員工轉正的要求往往只有一個,就是達到業績要求。員工常常采取購買公司理財產品的方式轉正。緊接著,在層級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員工為了達到業績要求,便開始將親朋好友都拉進公司,成為員工或者購買理財產品。據媒體報道,各問題線下理財公司員工購買理財產品的數額在萬元到百萬之間。最后,在公司即將出現資金斷裂的時候,有的公司還有強制要求員工購買產品,否則就會立馬開除。例如,e租寶和大大集團均在公司出現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強制員工購買過理財產品,聲稱要大家一起“共度難關”。這種要求員工購買公司理財產品的模式與傳銷中繳納入門費的模式雷同。
3、包裝方式
面對可觀的收益,初次了解這些理財產品的客戶會產生疑惑,擔心項目的合規性和資金的安全問題。與傳銷相似,這類線下理財公司會對客戶“洗腦”,強行將合規性存疑、收益得不到保障的理財產品包裝成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并且,公司多采取強拉多方“背書”的方式。
項目合規性。線下理財公司主要是為客戶提供理財咨詢服務,代銷其他機構的產品。分析近期出事的幾家線下財富公司可以發現,在理財產品的類型上,線下理財機構代銷的產品大多為債權轉讓產品和私募產品。在債權轉讓產品中,擔保方和項目方往往是關聯方,無法做到轉移風險。在私募產品中,購買這些產品的投資者中,絕大多數不符合證監會對私募基金“合格投資人”的要求,私募產品涉嫌私募拆分,并且大多私募產品也并未登記備案,項目的合規性得不到保障。在資金的投向方面,大多數產品將資金投向了線下理財公司所屬集團的關聯公司,項目真實性存疑。
外部 “背書”。大部分線下理財公司偏愛繁華地段,通過買下或者租下整層甚至整棟樓作為公司的辦公場所,并配上豪華裝修,以此顯示公司資金實力雄厚。同時,公司會采取邀請明星和金融界著名人士為公司站臺、贊助電視節目、購買飛機、瘋狂鋪廣告等方式增加公司知名度,營造一種不差錢的假象。有的線下理財公司所屬集團,十分熱衷于資本運作,用參股和控股上市公司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知名度。例如,e租寶及中晉分別所屬的鈺誠國際和國太控股就采取了投資香港“仙股”企業的方式來顯示公司所謂的“實力雄厚”。
三、線下理財公司“傳銷化”發展存在的危害性
線下理財公司發展的“傳銷化”對公司員工、其他投資人及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身心俱疲,人財兩失。
傳銷對員工的心理傷害和財產傷害極大。“傳銷化”的線下理財公司通過門店聚集員工,一改傳統傳銷機構松散的局面,變得更有紀律,組織性更強。員工在“傳銷化”線下理財公司工作的過程中,被利益綁架,通過不斷的洗腦,滿腦子的發財致富夢,可以說是“走火入魔”。在高額工資的誘惑下,不少員工不僅搭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還去拉動家人、親朋好友的流動資金、房產首付款和棺材本等投入到這些所謂的線下理財公司,甚至有員工在別的機構借款投資公司理財產品,賺取差價。
當“傳銷化”的線下理財公司倒閉后,員工不僅要面對金錢的損失,還要面對財產損失后帶來的家庭矛盾,離婚和斷絕關系的情況時時發生。同時,將他人的金錢陷進“傳銷化”理財產品中,員工的親情和友情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原本關系很好的親朋好友可能變得形同陌路,部分員工還將面對親人和朋友的指責和討債。
第二,涉及面廣,多方受累。
出事的“傳銷化”線下理財機構,通常涉及資金規模大,參與人數多。如表1所示,近期出現問題的幾家線下理財公司中,涉及資金少則幾十億,多則上百億。由于公司設定的“裂變”規則需要大量人員的不斷加入,問題線下理財公司涉及的人數大多在萬人以上,并且在某些區域有大量的線下門店。這些線下理財公司的倒閉,不僅使大量投資者遭受大額損失,還會對金融體系及區域社會穩定,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此外,這些問題線下理財公司的倒閉,給理財和借貸市場帶來了極大的負面效應。一些正常運營的平臺因為這類理財公司的倒閉,無端受牽累。其中,P2P網貸平臺成為“最慘背鍋俠”。部分媒體和個人錯誤地把線下理財公司歸為P2P網貸平臺并大肆報道,導致P2P網貸名聲受損,部分人談P2P網貸色變。
第三,維權艱難,耗時耗力。
當“傳銷化”線下理財機構倒閉后,維權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爆雷后,部分情緒激動的投資者,會采取圍堵公司、毆打員工等過激行為。其實,投資者最有效的維權方式是保留好相關證據并且報案,讓公安機關介入和調查,幫助投資人追回損失。但是,由于此類線下理財公司案情涉及的金額大、人數多,即使公安機關工作迅速,也可能會耗時多年,受害投資人也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去收集證據、報案以及等待不可知的償付結果。
總結
誠然,上述出現問題的線下理財公司目前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傳銷,但許多線下財富公司已經開始有向傳銷發展的趨勢,在員工等級、團隊等級、升級要求、績效構成、員工自行購買產品、強拉外部機構和個人為公司背書等方面已經具備傳銷的特性。這類線下理財公司來帶的危害極大,員工及其他投資人將面臨資產和情感的雙重損失,社會可能面臨金融體系及區域社會穩定的負面影響。因此,這種發展趨勢不得不引起多方的重視。投資者應當理性面對產品的收益,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而不考慮產品風險和合規問題;政府機構也應當加強監管,將線下理財公司“傳銷化”的趨勢扼殺在搖籃中。
(本文作者介紹:徐紅偉(網貸之家創始人),在國內首次提出網貸指數、時間加權成交量等網貸專業名詞,2012年初設立網貸研究院,主編國內第一本網貸投資手冊。)
責任編輯:孔瑞敏 SF167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