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洪偌馨
除了提到需由持牌機構才能開展現金貸業務外,對于網絡小貸的業務和經營范圍也將出臺一系列新的辦法,這對于那些借道網絡小貸牌照涉及現金貸業務的平臺或將是一記重擊。
由趣店引爆有關現金貸的“全民論戰”不斷發酵,監管部門也再難坐以待斃。
繼今年初銀監會發文要“清理整頓現金貸”之后,一場由央行牽頭,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監管風暴即將開啟。除了4月下發的文件中已經提到的36%利率上限和禁止暴力催收外,此次監管可能還將從資金、牌照等多方面嚴控“現金貸”。
根據馨金融從多方獲悉的信息,過去的一周,監管部門已經在密集開會研究現金貸業務及其整頓方案,盡管最終的方案還未正式出籠。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場跨部門的監管風暴將比今年4月那次猛烈得多。
1
資金、牌照兩張“絕殺牌”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銀監會便已連發《關于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補充說明》兩份關于現金貸整頓的文件。
盡管當時的摸底排查名單涉及429個APP、72個微信公眾號、117個網站,但銀監會更多是從自己所分管的P2P以及網絡小貸入手,且聚焦點主要在高利率和暴力催收上,因此后續并未對現金貸行業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但此次,從監管部門研討的初步方案來看,嚴控現金貸的資金來源,以及現金貸的牌照資質或將成為最嚴厲的措施。
眾所周知,眼下現金貸業務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渠道并非P2P或者股東方的自有資金,而是包括銀行、信托、消費金融公司在內的持牌機構。這些資金通過“聯合貸款”、“助貸”、ABS等不同方式流入現金貸市場。
趣店CEO羅敏此前在接受某自媒體采訪時便提到,“趣店借出去的錢90%是別人的錢,其中40%是各家銀行的錢。”
而根據招股書顯示,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趣店48.1%的放貸資金來自銀行、消費金融、信托等機構,44.6%為自有資金。
招股書的另一個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底及2017年6月30日,趣店轉讓給P2P平臺的信貸額度分別為人民幣80.99億元(1.197億美元)和2.751億元人民幣(約合4060萬美元),分別在當期機構資金交易總額占比達到63.7%和1.3%,而到了2017年4月,趣店已經停止向P2P平臺轉移信貸額度。
事實上,趣店并非孤例。這些定位金融科技公司的平臺們,大多采用了自己提供風控技術,持牌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的模式。這樣一方面擺正了自己“科技公司“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利用了持牌機構的低成本資金。
但現實的尷尬之處在于,金融科技公司們的風控能力并沒有經歷一定經濟周期或者某種標準的驗證,而魚龍混雜的現金貸市場又潛藏著不少風險,“監管擔心這種合作方式會讓現金貸市場的風險傳導至金融體系。”一位接近監管的人士提到。
盡管年初已有消息傳出監管在摸底“聯合貸款”模式,并有不少持牌機構都因此收縮了對外合作的規模。但畢竟不是明令禁止,而現金貸的高額利潤也擺在眼前,所以這條路也并未完全堵死。
“但這次情況可能要嚴峻很多。”一家涉及現金貸業務的公司負責人表示,最近持牌機構對于“聯合貸款”、“助貸”等合作模式的態度愈發負面,原本上周某家信托應該要放出的一筆資金突然暫緩了。
除了重要的資金來源或將被掐斷,那些涉及現金貸業務的平臺可能不得不再次正視“牌照”的問題。
不管是在今年4月關于現金貸文件,還是后面關于“聯合貸款”的調研中,關于可以涉及現金貸業務,以及與銀行聯合貸款的“持牌機構”的界定都有一個曖昧不明之處:那就是網絡小貸公司是否在被約束之列。
而此次,從馨金融獲得的信息來看,除了提到需由持牌機構才能開展現金貸業務外,對于網絡小貸的業務和經營范圍也將出臺一系列新的辦法,這對于那些借道網絡小貸牌照涉及現金貸業務的平臺或將是一記重擊。
2
一場波及全行業的暴風雨
盡管最終的整治方案尚未落定,但如果上述兩張牌全部祭出,哪怕嚴格落實其中一項,這對于整個新金融行業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風暴。畢竟,涉及現金貸業務的平臺眾多,大到各個新金融巨頭,小到數千家創業公司。
說說這對現金貸行業的后續影響:
1. 資金供給減少、行業增勢放緩
原本“現金貸”公司的資金來源渠道很多元:P2P、信托、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等等都有涉足。而那些現金貸業務規模排名靠前的平臺,低成本機構資金占據的份額都不小,原本正處高速增長的行業突然被拉了“急剎車”。
2. 壞賬規模抬升,利潤空間收窄
這些年過速發展的“現金貸”市場不僅“羊毛黨”橫行、多頭負債的情況也十分嚴重。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借款人長期“拆東墻補西墻”,如果行業整體收緊,這種十個瓶子九個蓋的游戲還如何進行下去?
高利率被嚴控、資金供給減少,涉及現金貸業務的平臺們面臨兩頭承壓。規模增長放緩,利潤空間收窄,壞賬加速暴露,這些情況如果疊加著發生,有多少平臺能夠扛得住?
3. 上市/準上市公司或受波及
先心疼接下來要IPO的若干家新金融公司三秒鐘,因為,作為這些年最當紅的業務,基本市面上鮮有未涉及現金貸業務的新金融公司。如果監管重拳出擊,這些公司的股價多多少少受到波及。
當然,更嚴重的情況在于,那些剛剛把上市提上日程的公司是否還有機會順利邁進IPO。馨金融收到消息,這波“上市潮”也同樣引發了監管的重視,連帶這次現金貸的輿論風暴一起“被關注”了。
4. 現金貸擺脫“嗜血”標簽?
有需求必然有市場,高利貸也已歷史悠久。現但扛著普惠金融的大旗,賺著高額的息差利潤卻是眼下現金貸業務難以被公眾容忍的事實。
除了少數在流量、風控、資金成本上擁有優勢的平臺能夠在維持較低利率的情況下持續發展,大部分涉及現金貸業務的公司依然需要靠高利潤來覆蓋高風險、高成本。
從這一次的風向來看,整頓的范圍和力度顯然嚴于以往。但是,清理的另一面往往也會打開新的發展路徑。不管是規范現金貸的利率、催收,還是放貸平臺的資質,這可能都是讓該業務獲得重生的一次機會。
(本文作者介紹:洪偌馨,資深財經記者、主持人,自媒體“馨金融”創始人。)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