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實現5.5%增長分配和需求側必須要深化的一些重大體制改革

周天勇:實現5.5%增長分配和需求側必須要深化的一些重大體制改革
2024年05月29日 04:51 市場資訊

  周天勇:實現5.5%經濟增長供給側必須要深化的幾項重大體制改革

  來源:天勇談經濟

  周天勇

  一些學者提出,供給側通過大數據、智能制造和無人工作,提高技術產業創新全要素生產率,就可實現經濟的加速增長;還有一些學者認為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需要改革,但更多的是供給側的改革。然而,在實際的國民經濟循環中,經濟增長受到需求可能性邊界的約束。東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工程實驗室,運用自己開發的符合中國體制和國情的國民經濟運算系統,對未來經濟增長目標與需求側改革之間的關聯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所需的對分配環節和需求側改革的建議。

  一、巨大的需求潛能和寶貴的戰略機遇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尚未結束。2022年與中國發展水平相當的主要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標準值為80.10%,而中國城鎮常住流動人口的數值為65.22%,其中擁有戶籍的城鎮人口只有48.00%。到2035年城市化追求的目標應是將人口城市化水平推進到82%,并將在城鎮中的部分常住農村戶籍流動人口部分徹底市民化。

  中國農業經濟的工業化進程也還未結束。從勞動力就業結構的非農業化來看,2022年前發展中國家非農業就業比率的標準值為90.28%,而中國非農業就業比率為75.92%,勞動力就業工業化進程落后了14.36個百分點。2035年非農業就業比率的目標應當是提高到92%左右,除去自然到齡去世等退出的,城鎮工商服務業需要吸納10757萬人轉移就業。

  在耐用消費品居民擁有量的工業化方面,農村人口還處于中期,城鄉居民整體只進入汽車社會發展階段的前期。在擁有耐用消費品方面,農村居民、城鎮常住流動人口2035年需要達到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水平,向富裕社會的水平邁進,城鄉家庭汽車擁有量向成熟汽車社會靠近,即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160輛。

  從建筑業方面來看,總體上農村、鄉鎮、城郊居民的住房條件仍然處于工業化的前中期,城鎮流動人口分享城市和建筑工業化成果的水平很低,而城鎮住宅樓宇可能會提早進入需要更新的階段。居住將從超高層向平面化調整,宅院和樓室內居住功能將趨于完善,裝修、器具和鋪飾等將優美舒適化,建筑的抗震、防火、保溫隔熱和電梯運行等方面的質量將得到提高,將對老舊居住社區和樓宇進行大規模的更新改造。

  未來15年左右的時間,是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期,這一階段對于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極為寶貴,機會不可錯失。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改革開放后,20世紀80年代迎來了1949年后的第三次人口增長期,但此后20年勞動力的積累量將在2035年后開始衰減,在此之前還可以充分利用這一人口優勢為生產提供勞動力和市場需求,在出現嚴峻的老齡化問題前完成富裕社會的轉型。二是這一時期,我國勞動力成本還具有一定的優勢,規模化經濟還能減輕資本收益率遞減的壓力,養老金成本在嚴重老齡化之前還相對較低,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還相對較強。三是如果在這一時期未能釋放出充分的生產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未能達到理想程度,積累的財富不夠豐厚,這兩個階段性的比較優勢就會減退或消失,從而很可能使我們喪失從小康社會向富裕社會轉型的機會。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二、分配和需求側的改革任務

  收入分配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來源。分配體制方面的改革目標是:逐步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從2023年的43.86%,提高到2035年的65%;將政府可支配收入從目前的33%左右降低到30%以下。收入分配扭曲的最大問題是城鄉差距,對此改革的任務應是:將勞動力從就業機會少、勞動收入低的農村農業,向就業機會多和收入高的城鎮城市、工商服務業轉移;給予農民自主土地的發展權,鼓勵農村鄉鎮城郊居民以土地為本,勞動要素與土地要素相組合,創業就業,增加收入;允許農民以住房宅院、承包農地和農村其他建設用地進行交易和投資入股,從而獲得財產性收入。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從投資需求方面來看,由于居民消費需求占總需求比率較低,在出口需求占總需求比例降低時,投資需求主要依靠國有企業、房地產和政府公共基礎設施三項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根據對投資流量循環到生產流量的觀察,GDP產出的構成主要是裝備、能源原材料、房屋樓宇、公共建筑和道路港口樞紐等,但居民收入水平的降低造成消費品需求不足,房地產業較長時期的高利潤也對制造業形成了擠出效應。

  但是,從供給與三大需求的流轉看,房地產、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供給已經相對飽和,而居民消費品則是還有很大的需求,但因居民收入水平過低,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不足,造成了結構性過剩;同時,消費品和出口品制造,是國內外市場競爭性強的產業,主要由民營企業投資,但因制造業生產能力過剩無法投入生產,甚至發生了現有民營企業資產的向外轉移和國內投資的收縮。

  因此,需求側體制改革和擴大開放的目標是:到2035年,將居民消費支出占GDP的比例從2023年的30%逐步提高到55%政府本身消費支出從20%左右逐步降低到10%。國有經濟(國有非金融企業加政府公共和基礎設施)投資占總投資比例的從56%降低到25%,非國有經濟投資從44%提高到75%。在經濟外循環方面,將出口占GDP的比例逐步從18%提升到25%。改革“分配-支出-生產”循環的目標是:未來10年,將制造業生產增加值平均占GDP的比例從目前的27%再提高到32%左右。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求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是:

  在消費體制方面,改革人口遷移制度,將低消費水平的農村人口逐步向高消費水平的城市和省區轉移;取消限制各種居民消費支出的限購、限行和限停規定;對供水電氣暖、教育和醫療藥品等行業價格及收費的壟斷,進行社會聽證、輿論監督和反壟斷等約束,避免高價格和亂收費擠出居民消費;改革財政體制,將民生支出從7.7%提高到20%;提供廉租房和低價房,促進城鎮常住流動人口市民化。

  在投資方面,由于國有企業和政府投資的主要領域是生產的上游產品、準公共服務類產品和公共建筑類產品,對這些產品的投資規模需要收縮;而非國有制造企業主要提供競爭性的國內消費品、出口消費和裝備制成品,因此要鼓勵民營經濟投資,擴大投資規模。為此,需要加大對民營、港澳臺外資等企業產權的保護,清理各種法律法規評批報備,優化營商環境,直接間接融資向非國企傾斜,土地要素平等供給,降低制造業土地能源運輸成本,進一步降稅清費,為重振制造業創造放松、放開、放活和開放的發展條件。

  需要指出的是,要深化城鄉土地房屋的資產化改革。一是在現有城鎮住宅和其他樓宇資產可能總縮水50%的情況下,通過這一改革注入新的資產,以加重貨幣幣值之錨和補充債務的資產信用,使金融體系不發生嚴重的斷裂危機。二是通過無價值的城鄉房屋土地資產化,使基層政府財政斷崖式收縮的土地出讓金收入,逐步為可持續和穩定的房地產稅所取代,使其占財政收入的比例達到60%的國際標準,保證基層政權處理公共事務和提供公共服務的資金需要。只有繼續推進資產化改革,才能使GDP穩定增長有一個金融、政治和社會安全的環境。

  在改革發展開放等方面需要協同制定和實施一些重大的戰略:將注重投資、建設和生產發展模式轉向注重消費、民生和生活的發展模式;實施居民收入倍增和富裕社會建設措施;促進內源式和回歸平面式發展;擴大居民消費并振興制造業;三農現代化以效率為導向;在實行工程調水的同時開發可利用土地;確保國家利益為重的外向經濟循環。

  三、經濟的需求側改革也可實現5.5%的增長速度

  從增長在生產—收入—需求的循環看,供給側要與需求側要相平衡,因此在供給側改革的同時需要進行與之相匹配的需求側改革。開放發展的動力分布為:提高居民收入、增強其消費支出需求可拉動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政府民生支出轉移至居民消費部分可拉動經濟增長約0.7個百分點;消費市場景氣可以促進民營企業擴大對消費品制造業和消費服務業領域的投資,也會在需求方面形成0.8個百分點左右的增長拉動力;若出口占GDP的比例上升到25%,可拉動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工程調水和開發土地的投資需求,可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考慮到出口比率提升的不確定性和自然經濟增長率有低中高1.5%、2%和2.5%的三種可能,最保守估算,改革未來可帶來經濟5.5%的中位增長水平。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31 達夢數據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匯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萬達軸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驅 301596 25.9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