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上市公司退市常態化 考驗股民的長線投資能力
文/畢舸
5月25日,上交所對*ST鵬起(維權)、*ST富控(維權)、*ST信威作出終止上市決定。*ST鵬起、*ST富控將于6月2日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為30個交易日。*ST信威根據公司股東大會決議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預計將于6月1日前完成摘牌。同日,*ST歐浦(維權)也發布公告稱,深交所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自2021年6月2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
幾乎在一夜之間,4家上市公司進入退市流程,而受此波及的投資者數量多達24萬。值得注意的是,剔除上述4只股票,2021年以來A股已有10家公司退市。上交所表示,今年是退市新規首個執行年度,上交所將繼續堅決承擔退市監管主體責任,明確市場各方“應退盡退”的預期,推動形成“常態化退市”的市場生態。
隨著科創板推出、注冊制及退市新規落地,中國股市一方面對更多具有成長性的科技類等新興企業敞開大門,降低其準入門檻,實現股市供應側改革。另一方面,監管層對上市公司質量改善的強監管時代來臨,對于信息披露造假、偽市值管理等各類違規現象打擊力度不斷加強,而把已經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淘汰出市場,更是促進股市優勝劣汰、生態凈化的“基礎配套”。
退市制度是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退、市場良性循環的“助推器”。一般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走不動、跟不上”或有重大違法行為的公司。然而,由于退市制度在我國尚處于發展階段,部分投資者仍然陷于“抄底”的跟風投機思維,或對ST股業務重組起死回生之類的小道消息過度迷信,從而冒險一博,最終其投資也就隨著該企業退市而灰飛煙滅。
正如不少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隨著監管層對于上市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日趨完善,上市公司退市走向常態化,這將考驗股民的長線投資能力。如果仍然停留于滿世界打聽內幕消息、緊盯短線炒作的舊思維,股民或將面臨更大的損失。
尤其需要看到,近年來面值退市漸成趨勢,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如果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該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也給出了相關規定。
2019年我國A股市場退市公司數量達到19家,其中面值退市公司達到6家,約占退市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可以預料的是,未來或會有更多上市企業因該項關鍵標準不達標而被強制退市。
對于股民而言,這就要對逼近這一臨界點的股票進行更專業的分析,該股票估值如此之低,其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屬于短期影響,不會對企業長期發展造成根本性影響?哪些因素關系到公司的基本面,屬于不可逆后果?股民要么需要具備更強的專業分析能力,能搜集分析更多、更全面的相關信息,從而以此為基礎,摸清該股票及企業背后的“脈象”;要么就要對此類高風險股票敬而遠之,切莫抱著博一把的想法跟進。
同時,對于以往某些上市公司的概念操作,股民也需擦亮眼睛。以此次即將退市的信威股份為例,被人戲稱為A股可以對標樂視的“故事大王”,而且其業務更加具有“國際視野”。在曾經披露的海外業務中,信威股份曾經涉足開挖人造運河、發射人造衛星、建設海港、收購境外上市公司等諸多超級業務。
在諸多業務的堆疊下,市場資金也對信威股份熱情追捧,2015年牛市期間,公司最高股價達到67元/股,市值一度達到2000億元。現如今,公司股價1元/股出頭,市值也僅40億元,并最終被取消上市資格。
由此可見,對于某些上市公司動輒發布的重大利好消息,如進軍某個新興產業領域,前景被描繪得天花亂墜,股民切莫心急而動,需要對其自身資源、實力與新興領域的適配度詳加分析考察,否則就可能踏入套牢陷阱,甚至眼看著企業退市。
從經濟發展規律而言,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而經濟發展的效果顯現往往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股民對于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不能僅僅停留于二級市場的消息面獲取,更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放置在更長的時間段予以考量,通過對該企業業績、既有業務發展空間以及身處行業整體前景的深入研究,才能給出投資與否的決定。
當然,股民自身要不斷提升長線投資能力的同時,我們也期待監管層在上市公司質量改善上有更多動作,這包括了進一步壓實上市公司在信披等方面的底線責任,加大其違法成本,壓縮其違規操作空間,不讓垃圾股被肆意包裝成白馬股,同時堅持對已經喪失上市資格的企業零容忍,確保退市機制的剛性,實現市場出清,從而讓股民可以在更優質的上市公司供應池中獲得投資收益。
只有建立一個鼓勵上市企業做好基本功、以長期發展成績換取投資的股市,股民們才有耐心和底氣轉型為價值投資者,實現個人投資回報與上市公司發展的雙贏。
責任編輯:王婷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