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穩增長發力: 撬動萬億基建 激發民間投資
祝嫣然
2020年,穩投資依然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托底效應將不斷增強,新興產業對經濟發展貢獻的提高將進一步助力穩增長。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9日在發改委月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將聚焦產業升級、脫貧攻堅、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推進落實補短板、穩投資各項重點任務。
發改委具體部署了五方面的重點工作,包括著力抓好儲備項目,著力推進項目實施,著力用好專項債券,著力深化相關改革,著力激發民間投資。
投資關鍵性作用進一步顯現
去年以來,隨著穩投資的各項改善措施落地,固定資產投資運行總體平穩。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彭永濤撰文分析,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新動能投資快速壯大,短板領域投資持續發力,制造業投資低位回升,房地產開發投資較快增長,投資的關鍵性作用進一步顯現。
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1.2%。盡管增速較上年有所降低,投資仍發揮著穩定增長的關鍵性作用。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2019年各月投資增速基本在5%~6.5%的區間,保持平穩態勢。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表示,保證固定資產投資存量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手段,穩投資作為“六穩”的核心部分,是實現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手段。隨著專項債額度的增加,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托底效應將不斷增強,高技術制造業與服務業投資同比的迅速增長,新產業對經濟發展貢獻的提高將進一步助力穩增長。
在傳統基建項目之外,國家大力推行的新基建也是未來基建投資增長的一個方向。新基建和高端制造業既能穩投資、穩增長,也在朝著促創新的方向不斷努力, 為未來我國科技的更新換代打下堅實基礎,也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動能。
章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短期來看,在新領域和高端制造業的投資,可以避免傳統刺激所帶來的產能過剩,從而從提高投資效率的角度提振投資水平。長期來看,我國正邁向量質齊升的經濟發展新時期,但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因素,使得產業調整和升級勢在必行。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將從傳統和新興的雙角度對經濟形成支撐,增速大概率維持在4%~5%的水平。
著力推進項目實施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著眼國家長遠發展,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建設,加快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實施,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
孟瑋表示,著力抓好儲備項目。重點是儲備實施一批補短板重大項目,督促地方加大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發揮投資關鍵作用。
過去的2019年全年,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57個,總投資13292億元。其中審批116個、核準41個,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能源、高技術和水利等領域。其中,交通運輸項目37個、能源項目34個、高技術項目22個、水利項目15個。
孟瑋強調,著力推進項目實施。進一步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帶動作用,集中力量加大對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的投入力度,比如說,加大對重點城市群、都市圈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高等級公路規劃建設,加大對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城鎮老舊小區和配套基礎設施改造等建設。
交通運輸部此前明確,2020年鐵路投資將達8000億元。近期,國家發改委批復了三個高鐵項目的可研報告,分別是新建集寧至大同至原平鐵路、新建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和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新建沈陽至白河高速鐵路。三個高鐵項目均位于中西部和東北,總投資高達1608.5億元。
2020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基礎設施補短板,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是各地穩投資的重點。比如,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江蘇省委、省政府1月2日在蘇州舉行全省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議,江蘇省、市、縣三級總投資逾萬億元的1400多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
加快發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項目確定了之后,錢從哪里來?投資資金除了依賴稅收和非稅收入外,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下稱“地方債”)籌資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去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再次超過4萬億元,達到4.36萬億元。今年地方債發行規模突破5萬億元幾無懸念,發行速度也越來越快,去年改變了往年債券發行集中在下半年的窘狀,今年地方1月(計劃)發行新增債券規模逼近7000億元,創歷史新高。而且發債投向更加精準,更多資金投向重大民生補短板領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四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了一季度工作。他強調,加快發行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推動在建工程建設和具備條件項目及早開工,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專項債資金用于項目資本金的規模對于基建的撬動作用不容忽視,按照規定,專項債作資本金的規模可占每個省專項債規模的20%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專項債用于資本金的規模高達2000億至3000億元,那么按照15%~20%的資本金比例計算,可撬動約1萬億至2萬億元規模的基建項目。
孟瑋表示,著力用好專項債券。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加快發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落實好項目為重點做好項目準備,督促項目加快開工建設。
章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只有地方政府妥善處理隱性債務問題,做好隱性債務平滑工作,才能為基建投資爭取更大的發力空間。針對專項債的政策預調微調也是在為未來專項債的發行做鋪墊,提前解決發行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并通過調降利率的形式為專項債的發行提供更好的流動性環境,以保證在項目額度下達后,能更快更好地發揮專項債資金穩增長、補短板效應。
深化改革激發民間投資
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設市場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是拉動有效投資尤其是激發民間投資的重要一環。孟瑋表示,《政府投資條例》已經正式實施,要以此為契機,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強化項目決策與用地規劃落實協同,推行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一網通辦”。
今年1月1日起,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同步施行,“一法一條例”將為我國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
孟瑋表示,下一步,將以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為契機,結合投資領域“堵點”梳理,充分考慮外資項目特點,繼續完善相關機制,提高行政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對項目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在著力激發民間投資方面,孟瑋強調,推動落實鼓勵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進一步完善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規范推廣PPP模式,加強投融資合作,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近日分批召開了三次投資“堵點”問題線索交辦座談會,并對下一步深入推進疏解治理投資“堵點”提出了具體工作安排和要求。
去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這份支持民營企業的28條意見,亮點頻現,例如提出“在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推進產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中小民營企業風險補償基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對第一財經表示,此次推出的《意見》力度大、政策細,對于允許民營企業進入的基礎設施等領域,有了改革的整體辦法、路線圖和時間表。這也為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完善融資支持制度、健全執法司法平等保護機制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障。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