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個月雙雙斬獲16連板站上百億市值 期貨股因何兇猛
陳姍
連續斬獲十六個漲停板,市值超過百億。這是南華期貨(603093.SH)、瑞達期貨(002961.SZ)兩家公司在A股上市一月有余取得的成績。
8月30日和9月5日,南華期貨和瑞達期貨先后掛牌交易,將處于資本市場邊緣地帶的期貨市場帶向資本的風口。巧合的是,兩只股票同樣走出連續的十六個漲停板,公司市值水漲船高,相繼站上百億量級。
作為“期貨第一股”的南華期貨總市值在9月26日曾高達191億元,瑞達期貨總市值也曾達到了135億。
期貨股上市表現亮眼,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認為,一方面,期貨公司作為A股市場稀缺的期貨概念股,顯示出市場對這一細分領域的發展前景的信心;另一方面,南華期貨和瑞達期貨又是期貨業內率先實現上市的公司,難免受到資金追捧。
但上述兩家公司上市后市值很快超過百億,超出了不少業界人士的預期。雖然近年來期貨行業在品種體系建設、市場深度以及國際化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也推動了期貨公司的轉型升級,但就目前期貨行業整體的發展情況以及期貨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否支持這么高的市值和市盈率,業界不乏質疑的聲音。
站上百億市值
據Wind數據顯示,以5.8億股的總股本計算,9月26日南華期貨收報32.96元,較發行價4.84元溢價581%,總市值高達191億元。以4.45億股的總股本計算,瑞達期貨上市以來市值曾觸及135億元。
截至10月11日收盤,南華期貨報28.60元,市值166億,市盈率134倍;瑞達期貨報32.31元,市值144億,市盈率125倍。
對比同屬非銀行金融行業的券商上市公司市值,截至10月10日收盤,36家上市券商市值在150億元至2509億元,其中市值在200億元以下的公司有兩家,為東北證券和中原證券,市值分別為193億元和150億元。此外,券商概念股中,華鑫股份(華鑫證券)、哈投股份(江海證券)、錦龍股份(中山證券、東莞證券)三只股票市值均低于150億元,錦龍股份市值僅110億元,低于南華期貨及瑞達期貨當前市值。
期貨股為何如此受歡迎?國金期貨原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上市的兩個“期貨股”屬于行業龍頭,無論是經營管理能力、業績、市場占有率及市場影響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業內的肯定,市場給予較高評價是正常行為。其次,相對已上市券商股而言,目前上市期貨股還屬于稀缺資源,市場給予一定的追捧也在意料之中。“如何評價或者說應該給予期貨股多少倍的市盈率目前還沒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標準,在上市之初,‘高估’的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江明德補充說。
在方正中期期貨有限公司總裁許丹良看來,期貨股受追捧,還表明投資者對中國期貨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比較看好。
他對記者坦言,中國期貨市場經過30年的發展,業務規模并沒有發展到足夠大。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未來一旦政策放開,期貨市場將大有可為。
除了兩家期貨公司自身質地優良以及期貨市場發展前景被看好之外,二級市場的投機因素也被認為是期貨股市值高企的重要推手。
格林大華期貨金融研究中心經理趙曉霞認為,由于A股期貨概念股具有稀缺性,瑞達期貨跟南華期貨作為首批在A股上市的期貨公司,市場可能存有炒作的氛圍。“投資者可能覺得它們最先上市,是期貨公司里質地最好的,另外還有炒新的因素。”趙曉霞說。
頭部優勢
一直以來,期貨公司在A股上市飽受爭議。期貨行業雖然一直是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期貨公司由于長期是以單一經紀業務為主導的商業模式,對于融資的需求也一直很難得到認可。期貨公司也常常因業績表現不盡人意,而被金融市場戲稱為“窮兄弟”。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期貨公司業務模式多元化,期貨公司在廣泛拓展期貨現貨業務、場外業務以及資產管理業務等過程中迸發了對資金的需求。同時,創新業務也日益成為期貨公司業績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期貨公司整體實力提升,尤其是南華期貨和瑞達期貨,在行業內都是具有自身發展特色的頭部公司,兩家公司作為“排頭兵”打開了期貨公司A股上市的通道。
南華期貨在國際化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截至目前,南華期貨已在中國香港、美國芝加哥、新加坡及英國倫敦四個重要國際金融中心設置分支機構,形成了多市場、多牌照業務的全球化戰略布局。
此外,南華期貨也很早踏足風險管理、公募基金等業務。瑞達期貨目前主營業務為金融期貨經紀、商品期貨經紀、期貨投資咨詢和資產管理,并通過全資子公司瑞達新控開展風險管理業務,并通過全資子公司瑞達國際開展境外期貨經紀業務。
江明德認為,在做大做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大背景下,已上市“期貨股”作為頭部企業有其獨特的發展優勢,主要表現在應對市場發展的空間、市場發展的潛力、市場發展的質量等方面時會有更強的能力。同時期貨市場特有的大宗商品“話語權”、“定價權”以及“風險管理”屬性,使得這個市場會受到越來越多企業、機構和投資者的關注與參與。
此外,江明德還認為,配合已上市“期貨股”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競爭力的不斷優化,期貨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可期。
高處不勝寒
市場普遍認為,期貨行業具有較大發展前景,期貨公司融資后自身實力有望進一步增強。但是,面對超過百億的市值以及一百多倍的市盈率,業內人士表示“高處不勝寒”。
“持續融資能力是建立在好的持續盈利能力之上的。”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兩家期貨公司股價走勢還取決于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期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券商相比其實差很多。長期以來,期貨公司一直以經紀業務作為核心業務,目前也依賴于此。胡俞越認為,期貨公司做大做強,不僅需要拓展業務能力還需要提高盈利能力,促進營業模式的多樣化。
事實上,目前整個期貨行業正處于整體轉型過程中,手續費收入下滑,傳統經紀業務處于萎縮狀態。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149家期貨公司的合計營業收入為126.98億元,凈利潤(扣除大額減值)為33.51億元。在交易額、交易量分別同比增長了33%和22%的情況下,期貨公司凈利潤卻出現了18%的下滑。
就南華期貨和瑞達期貨的經營業績來看,2016年至2019年(1-6月),瑞達期貨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12億元、1.59億元、1.15億元、0.69億元,歸母凈利潤連降三年。同期,南華期貨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53億元、1.77億元、1.24億元、0.52億元,2018年出現下滑。
華鑫證券分析師曹愻川對經濟觀察報指出,兩家公司質地較為優良,就目前兩家期貨公司的估值水平而言,市盈率均超過100倍,市凈率超過6倍,從金融行業整體估值看存在一定高估,對比證券行業體量接近的公司,估值也相對較高。但其也表示,2019年上半年兩家公司的營收表現良好,如果估值回歸合理,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許丹良則并不那么樂觀。在他看來,中國期貨市場經過30年的發展,并沒有發生質變,而一直處于量變的積累。作為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期貨公司發展一直囿于政策限制,尤其是牌照限制。
他認為,期貨公司要想在上市公司中維持較好的價值,首先應該在自身業務上做一些改革,從頂層設計上去打開思路,放開范圍,如果僅憑現有的業務牌照,那么并不能支持這么大的市盈率,未來期貨行業整體的發展空間也很有限。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