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監管治理“一拖多”亂象 基金公司響應暗降上限
公募基金行業因為以老帶新、掛名、人才短缺等問題,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非常普遍,也因此,尤其是在市場低迷,基金業績不振的情況下,該現象經常飽受投資者詬病。
這種局面或將改觀。
21世紀經濟報記者日前從行業人士處了解到,監管層正預期就基金經理同時管理多只產品進一步規范,對“一拖多”數量設定頂格上限。
至于上限多少,目前獲知到的版本不一,有的說考慮到市場和行業實際情況,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最多可以同時管理10只產品,被動型基金經理可同時管理的數量稍微放寬一些,可達到15只。
按照基金人士多方反饋的信息,目前上述數量限制還是過多,監管層后續應該會持續進行調整,而對新發基金,會要求更嚴格,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在注冊新產品時已自動設限最多“一拖三”。
監管規范關注投資者體驗
“今年大家都有一個較為深切的感受,監管層對公募基金行業的規范監管,出發點更注重改善投資者體驗,著力解決投資者詬病的問題”,日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日前,中國基金業協會在制定2019年下半年工作計劃時就提到“正視行業問題,再塑資管行業輝煌”。
基金經理“一拖多”雖然在前四五年開始就已經出現,并越來越多,但近年來,隨著基金產品數量不斷增長,迷你基金大批出現,“一拖多”甚至只是“掛名”的情況著實凸顯出一些矛盾來,譬如同一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即使設定的風格不同但仍同質化嚴重;基金經理“厚此薄彼”引發投資者關于利益輸送的質疑等。早前就有一位資深基民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反映過她對基金經理過分“一拖多”的詬病,“基金經理很難根據不同的風格配置不同的基金,如果他管理的基金最后同質化,那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外,管理一只100億的基金和同時管理10只10億的基金工作強度是不一樣的,基金經理忙不過來,必然顧此失彼,導致基金業績不行”,她說。
今年7月,監管部門曾就基金經理“掛名”問題出臺政策,要求基金公司擬任基金經理與督察長承諾不存在“掛名”的行為。同時,就已經進入申報環節的產品,也需補充這一材料。當時,有不少行業分析人士都表示,這是對公募基金行業健康發展和投資者權益保護大有裨益的舉措。
而對于上述提到的“一拖多”將設定上限的監管措施,這些行業分析人士看來,是對之前舉措的進一步明確,旨在有效解決基金經理“一拖多”帶來的投資者體驗負向問題。
事實上,近段時間,一些基金公司已在悄然調整基金經理過分“一拖多”。9月11日,中融基金發布公告稱,李倩因工作安排,于2019年9月9日離任中融日日盈A/B、中融融安混合二號、中融鑫起點混合A/C三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職務。雖然公司方面表示,李倩的這次變動系正常的工作安排,但從其履歷上看,不難發現,她也是一位“一拖多”的基金經理。此次,即便她放手三只基金,但仍同時管理其他6只固收產品。
而從其放手的3只基金看,一只交易型貨幣基金,兩只偏股混合基金,目的上分析,應該是為了更專注于固收主動類投資,但并不排除也是響應監管層規范基金經理“一拖多”的趨勢。
悄然縮減“一拖多”
中融案例并非個案。無獨有偶,今年9月5日,永贏基金旗下6只產品也發布公告,稱喬嘉麒于前一日因公司內部工作安排離任了永贏豐利債券、永贏瑞益債券、永贏永益債券、永贏恒益債券、永贏潤益債券、永贏貨幣的基金經理。在此之前,喬嘉麒同時管理著22只固收類基金,此番卸任后,還管理著16只。
來自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23日,全市場正式運作的公募基金有5587只(主代碼口徑),在任基金經理2022人,即人均管理基金數量為2.76只。
而在2022位基金經理中,管理3只基金的基金經理有232人,占比11.47%,管理4只的有218人,占比10.78%,管理5只及其以上的基金經理各自占比均不到10%,合并統計管理基金數量在10只以上的基金經理有335人,合計占比16.57%。有13個基金經理名下管理的基金數量在20只以上。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得出結論,總體來看,基金經理管理多只基金的情況較為普遍,管理3只及以上基金的基金經理占比高達7成,管理5只及以上基金的基金經理占比近5成,管理10只以上基金經理數量高達335人。
其中包括指數基金、量化基金等非主動操作管理基金批量管理的情況,同時也有混合基金股、債等不同資產分別配置基金經理管理的情況,也有掛名管理情況。不過,有多位基金公司高管亦向記者表示,基金爆發式增長、投資人才捉襟見肘,是基金經理“一拖多”的主要原因,目前市況下完全規避“一拖多”并不現實。
同時,也不能武斷地說,基金經理“一拖多”就一定不靠譜,投資者不能只是從表面上看這位基金經理同時管理多少只基金,而是應該看他能不能同時管得過來,也就是工作量是否超過其能力上限。
日前,華南一家基金公司給出了客觀看待“一拖多”基金經理的策略,包括首先看其管理基金的規模,同時管理5只5億元的基金和只管理 1只50億元規模的基金,難度對個人來講并不確定,同時,有一些基金經理喜歡集中持倉,這種“一拖多”相當于只管1只基金,因此屬于降低難度。其次是看基金類型,同樣管理5只基金,管理被動指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肯定比管理主動型基金的基金經理輕松,所以,“一拖多”管理的都是被動指數型基金,基金經理精力也不會被過分分散。
責任編輯:張寧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