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產品預期收益率達17% 買理財莫被誤導銷售鉆空子
■本報記者 徐天曉
眼下,理財正成為春節期間親友聊天中的熱門話題。而在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豐富了人們選擇的同時,也要注意“亂花漸欲迷人眼”,尤其是在碰到高收益產品時多留個心眼。
私募產品預期收益率高達17%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一些高收益的私募產品會面向中老年人發售,但是或許并未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和評估。
春節期間,本報記者的某位長輩(年齡60歲左右)相中了一款預期年化收益率近17%的理財產品,僅從收益上判斷,記者認為這樣的項目可能有很大風險,于是與長輩一起對項目進行了簡單的調研。該產品投資起點為百萬元,需要占去親屬個人積蓄中的很大一部分。
據《證券日報》記者看到的該理財產品的合同顯示,該理財產品為有限合伙企業股權轉讓類產品:企業A將持有的某有限合伙企業的財產份額,按照每0.5%份額100萬元的對價進行轉讓,投資人受讓份額后,資金將用于投資某商業地產項目,投資100萬元的預期年化收益率近17%。
本報記者了解到,之所以這位長輩相中了這一項目,主要因為:預期收益相對誘人;介紹該項目的經理已與其熟識多年,此前介紹的項目均按期兌付了本息;據項目經理表示,該項目名額非常有限僅50份,因為親戚是“老客戶”才私下優先介紹。但是據介紹,該項目在投資前,并無需填寫風險評估調查問卷。記者也未在產品推介資料中看到類似于銀行理財產品風險評級的風險提示內容。
在春節期間,《證券日報》記者與長輩簡單調研了該項目:該商業地產對接商貿物流產業,在現場記者發現,商鋪的出租率較高,初步統計超過80%,但受春節返鄉影響,絕大多數商鋪都關門。據長輩描述,平日里這里“人氣很旺”。從網上查到該商業地產項目為當地政府的重點扶持項目。由于中基協網站服務器維護,記者未查到相關方是否為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僅憑以上的簡單調研,記者也無法判斷項目的風險水平。但如果按照風險收益相匹配的原則來看的話,該項目預期風險可能比大多數銀行理財要高。目前,在正規金融機構購買理財產品時,須填寫風險評估問卷,金融機構根據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推薦相應的產品,作為對投資人的保護措施之一。但從上述項目看來,在一些非金融機構推介的項目中,這些措施并不完善。
理財產品銷售應“了解產品和客戶”
《證券日報》記者詢問了多位身邊長輩,他們普遍認為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普遍不到5%的收益較低,對于收益較高的產品,若他們感覺“靠譜”的話,會愿意進行投資。如購買高于銀行理財收益率的產品、P2P等。相對于年輕人,這些工作幾十年的長輩儲蓄相對豐厚,如果遭遇誤導銷售的話,出現風險后受到的影響也普遍較大。
為了防止銀行理財產品銷售亂象,央行等去年發布的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發行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堅持“了解產品”和“了解客戶”的經營理念,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向投資者銷售與其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相適應的資產管理產品。禁止欺詐或者誤導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擔能力不匹配的資產管理產品。
責任編輯:張文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