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長效機制呼之欲出
來源:北京商報
韓哲
念茲在茲的房地產長效機制,呼之欲出。
日前,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在應對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時,特別提出“要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方案”。
這一表述的不同尋常之處,在于“穩妥”、“實施”和“方案”這三個關鍵詞所透露出的信息,即長效機制不再是“只聞樓梯響”,而是有了目標和行動。另一方面,長效機制不能以影響破壞穩定增長為代價。對照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表述,這其中的變化,一目了然。
對于長效機制,市場猜測了兩年時間,從限貸、限購、限價、限售的長期化和常態化,到租售并舉、租售同權和共有產權房,都有點像,又都沒個權威說法。但一個共識是,如果土地制度不改革,長效機制將缺少最重要的一塊。
過去十數年,房價之所以堅挺向上,就在于土地成為中國經濟舊增長模式的一個核心環節,這不僅僅是土地財政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土地資本化與城市化、工業化息息相關,房子不可避免地成為整個交易的最終買單者。房地產市場消化了過剩產能和超發貨幣,支柱產業的說法其來有自。所以,要想真正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土地政策即使做不到改弦更張,也需要有所調整。
房住不炒、一城一策、長效機制、穩房價,基本上將未來樓市的輪廓勾勒出來。房住不炒,是長期政策基調。國家不會希望房價暴漲重來,對于居民杠桿和企業債務已經很高的中國經濟而言,弊遠遠大于利。不到萬不得已,樓市調控不會折返跑。另一方面,房住不炒并不意味著房價“跌跌不休”,購房者畢竟不是少數。
除非有黑天鵝和灰犀牛,政府不會以放開調控的代價來刺激經濟增長。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具體制度還有待觀察,不過在穩字當頭的今年,維持現狀是大概率事件。
經過兩年史無前例、疾風驟雨的樓市調控,預期洗牌,房價“入籠”,給了長效機制足夠的窗口和鋪墊。“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這是新時代住房制度的腳本,房地產必須要回到這個框架里,有所裨益,而不是拖后腿和生事端。盡管長效機制尚未揭開面紗,但我們分明知道它的硬核,那就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