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國壽200億元紓困資金入市:第一單落定重倉持股公司
陳思琦、曹馳
通威股份(600438.SH)成為紓困專項產品設立后的首個落地項目。
據公告披露,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壽資產”)11月30日通過“國壽資產-鳳凰系列專項產品”賬戶,購入通威股份7397.63萬股,共計5.71億元,約占流通股本的2.66%。
《中國經營報》記者查詢發現,早在2018年5月~6月間,“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滬”“國壽資產-滬深300指數型資產管理產品”兩個賬戶先后增持通威股份合計4467.7萬股,約占流通股本的1.60%。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滬”的持股比例達到4.32%,位列第三大股東。
與此同時,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國壽集團”)在對外投資方面也是動作頻頻。日前,國壽集團以債轉股方式增資中電投核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核”),并與中國旅游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中航投資第二大股東。
紓困“產能全球第一企業”
距離《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的發布已一月有余,銀保監會此前表示,將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為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提供長期融資支持,維護金融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
據了解,上述紓困專項產品由國壽資產發行并管理,該項產品于今年10月29日在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完成登記手續,成為保險業首只落地的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專項產品,目標規模達200億元。
根據交易方案,此次交易完成后,由國壽資產資產發行并管理的“國壽資產-鳳凰系列專項產品”賬戶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通威股份達5%,國壽資產將此次投資納入股權投資管理。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多家保險公司,尤其以壽險公司為主。截至目前,除國壽資產設立了200億元的紓困專項產品外,太平資產、人保資產、陽光資產、新華資產、泰康資產也分別宣布成立規模不超過80億元、30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80億元的專項產品,累計規模860億元。
通威股份為何成為首個落地項目?國壽資產的決策依據為何?針對這些問題,記者致函國壽資產,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對方的回復。
國壽資產此前在解釋專項產品的標的選擇偏好時曾明確表示,首先,優先篩選由于股權質押而產生一定流動性風險但基本面較好的優質上市公司,將根據標的公司的自身情況,共同探討最有效合理的投資方案,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最大程度緩解標的公司流動性風險。同時,通過嚴格篩選優質標的和設計風險共擔的投資方案來進行風險防控,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其次,在股東質押比例或資產負債率方面并沒有定量標準,而是進行定性選擇。對行業范圍也沒有限制,但要符合國家的產業轉型方向,比如會傾向于對先進制造業、醫療健康以及消費升級等行業進行投資。
公開信息顯示,通威股份于1995年成立,2004年上市。
2015年以前,通威股份以農業為主業,在發改委將多晶硅行業列入產能過剩行業,多數多晶硅生產企業倒閉的大背景下,通威股份2015年通過并購涉足多晶硅產業,經過技術改造,將光伏產業轉變為主營業務,逐步形成農業(漁業)+光伏的協同發展,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水產飼料三大業務并駕齊驅、疊加增效的經營發展態勢,截至2017年底,通威產能已躍居全球第一位。
通威股份2018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其被質押股權達到總股本的43.36%。其中,第一大股東通威集團質押15.91億股,質押比例達其持股總數的78.15%,第六大股東四川巨星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將持有的4400萬股份全部質押。
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通威股份與其子公司合并流動負債共計154.41億元,較年初的92.96億元上升較多,其中增長最快的項目為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由年初的27.8億元上漲至三季度末的57.3億元。12月7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此前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12億元閑置募集資金已全部歸還至募集資金專用賬戶。而自通威股份發布權益變動書至今,其股價在連續5天中由8.48元上升至9.38元,整體呈持續上升趨勢。
投資端動作頻頻
近期,國壽集團在投資方面也是動作連連。
12月4日,國壽集團出資80億元向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中電核進行增資,由國壽資產受托實施。國壽集團表示,此次增資用于企業償還債務,助力企業降負債去杠桿,為中電核綠色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增資也是國壽資產與國家電投繼2017年成功合作青海黃河債轉股項目后,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項目。記者了解到,2017年12月,國壽資產與國家電投共同發起設立了市場化債轉股基金,總規模超100億元,公司以增資擴股方式投資于國家電投所屬企業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用于償付金融機構借款等存量債權。
此外,就在通威股份官方收到國壽資產前述增資的當天,國壽集團還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另外兩筆投資。
其一是中航資本全資子公司中航投資,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征集投資方進行增資擴股,引進包括國壽集團在內的6家戰略投資者,合計增資擴股規模100億元。此次增資完成后,中航投資注冊資本將由88.4億元變更為121.9億元,中航資本對其持股比例將由100%下降至72.55%,國壽集團將成為中航投資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6.47%。
其二是國壽集團與中旅集團在香港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據了解,上述兩家大型國有企業長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和頻繁的業務往來。國壽集團和中旅集團在此次合作協議中均表示,將進一步加深在旅游、文化、保險、投資、產品開發、客戶資源、創新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此外,在10月31日,國壽集團還與東方航空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國壽集團發揮金融優勢,東航集團發揮產業發展優勢,推進保險、年金、銀行、差旅及旅游、客戶資源、渠道營銷、投融資等領域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據可查信息顯示,上述活動均有國壽集團新任董事長王濱的身影。王濱似乎正通過自己此前在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太平保險集團”)積累的人脈和既往思路,勾畫著國壽集團的投資版圖。
據其簡歷記載,王濱在進入國壽集團之前曾擔任太平保險集團董事長和黨委書記,任職期間共計6年半。
在這6年半的時間,太平保險集團在王濱的帶領下可謂發展迅速。就保費收入而言,2013年太平保險集團旗下太平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為518.5億元,隨后一路走高,直到2017年底,該項數據已翻倍至1139.2億元,直接踏上千億元級別。
此外,太平保險集團還通過和多家國內外著名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尋求發展。而記者對比發現,早在2013年12月,王濱初任太平保險集團董事長之際,其就與中電投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另外,2017年7月,其又與東航集團續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而這兩項合作,恰與近日國壽集團的合作方相同。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