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建行
文/田國立 中國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二十一世紀初葉,中國社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進入了歷史新方位。無論是社會治理、國家戰略、國際視野、人文進步、經濟發展、人民生活,還是社會運行生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金融體系身在其中,也產生了脫胎換骨的演進,從理論和實務上都催生出新金融的廓影。
新金融不是一個新現象的簡單歸納,而是金融邏輯和理論演繹的現實結論。新時代呼喚新金融,新金融必然產生并服務于新時代。
任何金融體系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金融體系作為經濟體中資金流動和信用活動的承載框架,它是金融工具、市場參與者和交易方式等各種金融要素構成的綜合體。
政府的管制框架、市場的運行框架也是金融體系中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放眼全球,各國金融體系各異,很難概括出一個統一或“普適”的模式。在不同的管制框架和發展路徑下,一個極端是德國,幾家大型銀行占據主導地位,金融市場并不活躍; 另一個極端是美國,金融市場作用舉足輕重。中國則是另一種情況。
一國的金融體系與其經濟發展階段的關系、服務功能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作用的程度,決定了這一體系的發展階段。在中國,新金融的產生深刻反映了這些年來中國社會的結構性變化。
一、新金融的理論邏輯
新金融是客觀現象,因為它已經是天際帆影,冉冉而來。新金融的出現與新時代的幾個變化深切相關:
從金融在國家治理結構中的功能作用來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及社會政治關切從經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尤為關注民生和弱勢群體。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財富積累的基礎上,解決社會公平問題被提上更優先的議事日程。民生環境的改善和弱勢群體生存發展及相關的社會熱點、難點、痛點問題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關注,各種社會資源逐步向這些領域聚集。金融一馬當先,扮演重要角色。
從經濟環境背景上考察,隨著經濟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以規模增長為標志的經濟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模式轉變。以投資拉動為主要動力的經濟增長模式持續長達30余年后,逐漸被消費升級帶來的需求拉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所替代。與此相適應,經濟結構調整中,以民生改善為背景的產業、產品、服務、技術運用等進入前所未有的新發展階段。金融業迎來新的機遇期。中國經濟經過30余年高速增長后,各種制度紅利、人口紅利、生態紅利、資源紅利日漸式微,亟需優化資源、提升結構,加快經濟轉型。
事實上“三駕馬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 2010 年以來逐漸發生此消彼長的變化。2014 年成為一個拐點,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 48.8%,超過了投資與貿易對經濟增長貢獻率。
圖1 2010-2018年“三駕馬車”GDP增長貢獻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各種經濟資源流向市場的供應即產品一端。金融體系作為配置經濟資源的重要中介和加速器,扮演著重要角色。以投資拉動為基礎的傳統金融在融資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從結構看,融資和信用杠桿的作用更多傾向于基礎設施和虛擬經濟,最終對產品數量和質量的推動作用有限。新金融則以民生為出發點,通過市場均衡推動,使消費的動力作用于產品端的增長和升級。這為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巨大助力。
經濟背景的變化對金融功能和運行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展示了新問題,在面對新的挑戰、迎接新的機遇中,新金融逐漸浮現。如果說傳統金融是在投資拉動經濟背景下助力擴大生產、促進市場交易支持經濟的增長,那么新金融則側重于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以增進民生福祉、推動消費升級從而夯實經濟持續增長基礎為己任。
全球經濟周期從高速擴張進入深度調整,貨幣市場從加息轉入降息通道,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促使各經濟體和全球市場更多依賴需求動力。尤其是2008年的華爾街金融危機,暴露了傳統金融體系無法扼制金融泡沫的缺陷。金融體系也逐步從擴張型向價值型轉變,在此意義上,新金融模式已呼之欲出。
還有新技術運用。新金融必然是以建立在新技術應用基礎上的新功能為鮮明特征。互聯網和大數據推動了消費結構升級,催生了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技術對金融的賦能,使得傳統金融體系無法企及的領域和人群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取到便捷安全的信貸、支付和財富管理等服務。科技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銀行作為資源整合者,整理數據的能力比其他任何一個行業都強。在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科技公司大咖們深思遠謀地力圖通過創新跨界取代金融機構的某些功能,而銀行則憑借實力筑墻防御。其實,與其對抗不如融合,形成科技賦能金融、金融賦能社會的良性市場循環。
事實上金融科技運用已經讓社會廣泛受益。根據安永《2019 年全球金融科技采納率指數》報告,中國的消費者金融科技采納率為 87%,與印度并列世界第一。95%的受訪者表示已經使用至少一種金融科技服務進行移動端貨幣轉賬和支付。中國的中小企業金融科技采納率世界最高,達到 61%,美國次之(23%)。根據畢馬威《金融科技脈搏》報告,2019 年上半年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包括風險投資、私募基金及并購交易)的融資總額為 25 億美元,同時在亞太區十大金融科技交易排名中占據四個席位,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從功能上看,金融作為當前最有效最有針對性的“溫柔的手術刀”,社會賦予了其新的責任。金融承擔著社會治理中最重要的資源配置功能,是諸多社會難點與痛點問題的直接面對者。做得不好,便顯冷酷;做得到位,便顯溫柔。因此,新金融的社會屬性使然,要求金融機構主動用好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去破解經濟社會的痛點。尤其是長期被“冷落”的“三農”、小微等金融服務問題,更應該是新金融關注的焦點,這些實際上也是新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這些變化驅動了金融機構功能完善與配置、商業模式創新、產品結構和市場取向劃分、客戶演化和結構演替,也在重塑完全新型的金融生態。因此,冠之以“新金融”恰逢其時。
二、傳統金融的難點與痛點
金融體系作為國家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的價值取決于與所處經濟環境的契合度,以及能否為某一區域的個人、企業及各類機構提供充分的服務。如果服務不充分、需求不滿足,則說明這個體系存在缺陷。
服務功能上,傳統金融體系在觀念和實務兩方面都存在諸多缺陷。在價值取向上過于強調對資本負責,以資本回報為中心、以經濟效益為導向,由此也形成金融資源過于向城市、向大中型企業、向發達地區、向財富群體聚集的格局。當金融機構資本回報率高于制造業、其他服務業,更遑論農業等第一產業,經濟結構的偏頗是必然發生的,金融風險也成為大概率事件。比較顯見的例子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大眾投資渠道豐富度不夠、房價泡沫高企、百姓住房剛需難以滿足,等等。更為突出的問題是“三農”金融服務嚴重缺位。中國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滿足度還不足 50%,主要是“三農”領域和農村人口金融服務的缺乏造成的。這是因為長期以來金融體系是建立在投資拉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基礎上的,金融資源自然優先流向城市。新時代啟始,上述基礎正在發生變化。
這些缺陷造成了社會經濟生活中一些歷久彌艱的難點和痛點。直面和解決傳統金融體系無法解決的難點、痛點和服務障礙正是新金融崛起的出發點。新金融是曲徑通幽之后的光明,是邁入新時代的階梯,也是補苴傳統金融缺陷的基礎。
首先,長期以來對“三農”的金融支持服務往往浮于政策和道義,農村、農業、農民的金融服務獲得感不明顯。雖然全國主要金融機構都在踐行普惠金融,但從宏觀上來看,涉農貸款余額占比逐年下降。
圖2 涉農貸款余額占比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三農”問題的根源在于城鄉二元結構,而金融服務的缺位是二元結構長期難以打破的重要原因。建立全新的“三農”現代金融體系,完善“三農”金融市場,為振興鄉村伸出金融之援手、發出金融之助力,是新金融發展的市場動力和理論源泉。
其次,近年來在 P2P、理財、投資、股市、保險、小額信貸等方面,金融欺詐現象多發。據統計,2018 年各類金融欺詐新收案件 8,400 余件,非法集資詐騙犯罪風險防控壓力增大,貸款詐騙、金融憑證詐騙發案量有所抬頭。這些現象的產生背景與金融機構對大眾服務不到位具有內在關聯。一是金融理財產品不足,群眾對財產性收入的渴望無法滿足,客觀上給金融欺詐留下空間。二是普惠金融尚不完善,有些金融機構把普惠金融與公益活動混為一談,忽略了針對薄弱領域和弱勢群體的金融產品開發和服務下沉。三是金融信息透明度不足,除了部分上市金融機構,仍有大量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表外業務、產品風險的披露和提示還比較模糊,不法之徒利用信息不對稱空間牟利,甚至盜用金融機構信用。新金融正是直指群眾的切身利益訴求,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現代風控技術,發力拓展普惠金融,祛除大眾金融生態環境的污垢。
第三,傳統金融體系長期以來深受三大觀念的影響。一是過于追求績效,尤其是當期和短期績效。由于激勵機制設計偏差,大多金融機構存在過度激勵問題,導致經營中短期行為和忽視普惠的現象。二是過于強調對資本負責,片面迎合股東對投資回報的要求,從而弱化了對社會大眾、小微企業等“低收益”客戶訴求的響應。三是過于追求規模,在業務上向往熱點、向往城市,追逐泡沫、追逐虛擬經濟領域和資本市場中的高收益,賺快錢。正因如此,農民、學生、城市貧民這些弱勢群體和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的中小企業、創業者客觀上受到了傳統金融體系的冷落。新金融就是要通過改善民生領域金融服務,重構信用體系,降低準入門檻,來紓解這些人群和企業的焦慮。
第四,風險控制與監管、市場之間的失衡。傳統金融風險控制體系源于各個版本的《巴塞爾協議》,并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引入了國際先進標準和技術規范,這是非常正確的進程。但是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收益與風險、資本的均衡,簡而言之收益大于風險的業務就是可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也不是越高越好。長期以來,金融體系的風控與監管博弈,陷入了既追求低風險又要求高收益、高資本回報的怪圈。也正是在這樣壓力下,不少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的企業和項目很難獲得金融資源,“三農”領域和創新創業者更是難乎其難。新金融就是要通過大數據、AI、區塊鏈等新技術搭建更有效更合理的風控體系。
第五、傳統金融體系的主體對社會邊緣群體的支付結算等基礎服務支持不完整。應該說這些年興起的第三方支付和互聯網金融,正是克服傳統金融體系缺陷的產物。隨著支付方式的進步和網絡金融的發展,現金減少了,賬戶使用更方便了,技術提升必然倒逼傳統金融體系走向新金融。從建設銀行實踐看,邁出的步伐不可逆轉。
三、新金融的表現
現代金融兼具深刻的貨幣屬性、信用屬性和社會功能屬性。在傳統金融體系中,以存貸匯和資產托管為基本功能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與企業、大眾之間存在一條巨大的信用鴻溝,不符合既定準入條件的客戶難以獲得金融服務。從金融的社會功能看,大批成長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無法獲得金融資源,顯然這是不公平的。新金融正在跨越這道鴻溝。
新金融作為新發展理念催生了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相適應的、服務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金融形態,其特質性表現的確令人耳目一新。
其一,普惠金融的發展。普惠金融的本質主要體現在社會成員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及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客群結構。傳統金融體系受經濟背景的影響,主要滿足了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國企、大中型企業、重大項目、財富群體 (“二八定律”中 20%部分)的金融需求;相對而言,中小企業、中產大眾和弱勢群體的金融服務并沒有得到滿足。尤其是農村農業農民,更是猶隔濃霧,望而不及。新金融的鮮明特征,就是在普惠金融的旗幟下破解上述難題。新金融行動正是從這樣的理論角度和實務立場出發的新舉措。
其二,價值觀的調整。新金融一改傳統金融體系下經營貨幣的特殊角色和法定利率的優勢空間所養成的“居高臨下”的市場地位,轉向與民生共進、與大眾共享,放棄規模觀念,追求價值成長,以服務換取收益,不與民爭利、不與企業爭利。致力于依靠技術賦能建立新型服務體系,并延伸賦能社會,促進經濟社會更加有效全面平衡發展。
其三,金融資源的共享。傳統金融發展中積累的豐富金融資源只有在開放共享中才能獲得新的邊際效用和價值發現。
金融資源不僅僅是資本,最重要還在于人才。全國金融業的從業人員超過800萬人,眾所周知,這是個集聚大量優秀人才的行業。由于行業特點,金融人才專業知識背景廣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這筆巨大資源屬于全社會。在新時代大背景下,傳統封閉的銀行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將會被行業內整合和跨行業融合的人力資源平臺所替代,更多的金融從業者在新金融全新的服務方式下與社會各領域深度合作,將在推動整體社會進步和具體行業發展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全國金融機構的網點分布沒有任何商業機構可以比肩。據統計,當前銀行業網點達22萬余個,各類金融機構網點總數約百萬以上,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應該說這些網點都是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替代率漸高的今天,跳出競爭的思維,推動資源的分享,發揮出這些網點資源的邊際效用,使之更有效更廣泛地服務社會,是新金融的重要表現。除此以外,物理網點在方便公眾飲水、如廁、躲雨、停歇等方面也能發揮獨特的社會服務功能。
其四,金融科技的發展。現代科技運用和數據采集與分析能力提升,既消解資源壁壘,打造數字化生產要素跨界流動和共享平臺,使社會各界在共享中實現共贏,同時也使以前無法覆蓋和滿足的服務能夠通過網絡、移動通信、自助設備、智能終端等新金融功能和生態得以實現,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分享到金融資源、獲取到金融服務。這是新金融的另一個標識。例如,銀行在長期經營中積累了海量數據,在制定確切穩妥的數據范圍和脫敏策略、依法依規充分保護客戶隱私的前提下,可以為客戶提供充分的研究數據源和開放的使用環境。銀行的網點也將成為政府政務服務場所的延伸,充分體現出新金融的包容共享。這些都打破了傳統金融的神秘與養尊處優的氛圍,使金融的現代性與普惠性得到充分發揮。
其五,服務模式的創新。新金融著力提升對小企業和普通大眾的新型金融服務能力。金融機構尤其商業銀行有能力也有責任在小企業、消費者、創業者與高校、投資機構、互聯網企業之間架起一座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橋梁,不斷提升產學研對接服務水平和協同創新能力。打造“金融 +科技+產業+教育”綜合孵化生態,提供客戶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和信貸、支付、匯兌、風控、理財等立體化金融服務。
其六,發展現代“三農”金融。傳統金融在經濟發展和市場價值取向的推動下,客觀上存在金融資源向城市聚集而“冷落”“三農”的現象。新金融發力的重要領域就是現代“三農”金融。這需要打破傳統金融體系市場分工的落后觀念,鼓勵金融機構面向“三農”問題,走進農村、親近農民、支持農業,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扎穩“三農”根基。在網絡技術、數據技術、支付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金融機構走向農村,為鄉村振興出力、為精準扶貧提供平臺,已具備現實條件。
其七,金融機構及功能服務的平臺化。傳統金融體系通過競爭,劃分和細化市場,強調了產品對社會經濟的引領。新金融則更強調金融服務與功能適應大眾的不同需求,其核心服務能力和產品開發更趨向于平臺功能的打造,也就是為社會和大眾的生產生活提供多元化服務平臺,如金融科技平臺、房屋租賃平臺、志愿者下鄉平臺、企業員工培訓平臺等等。
四、新金融與“第二發展曲線”
就全球來看,傳統金融體系在上世紀下半葉和本世紀初得到長足發展進步。我國則在改革開放的強勢推動下逐步形成了與經濟快速增長相適應的金融體系。投資拉動經濟與內需逐步擴大給金融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資產規模、利潤總額、資本回報、技術運用、人才聚集,網點布局和業務品種都發揮到極致。但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新常態來臨和產業結構調整,市場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發生了本質變化。傳統金融的“護城河”已經失守,盈利空間不斷收窄,片面追求資本回報必然帶來資本邊際回報的下降。新金融面臨的首要挑戰就是如何跳出傳統發展路徑,尋得新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空間。這就需要在 B 端、C 端、G 端找到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市場化平臺,全力開啟“第二發展曲線”,創新未來動力引擎:著力B端賦能,營造共生共榮生態,做企業全生命周期伙伴;強化 C 端突圍,根植普羅大眾,做百姓身邊有溫度的銀行;推進 G 端連接,助力社會治理,成為國家信賴的金融重器。
建設銀行“第二發展曲線”
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漢迪在闡述他的“第二曲線理論”時說道:“當你知道你該走向何處時,你往往已經沒有機會走了。”漢迪把從拐點開始的增長線稱為“第二曲線”。如果說前一個時期的快速發展模式以及豐富的金融產品與服務能力構成了中國金融業的第一條發展曲線的話,那么面對經濟社會變革和技術革命帶來的種種拐點,新金融行動所著力探索的就是中國金融業發展的“第二曲線”。
“第二發展曲線”的本質是新金融的商業模式創新。要在傳統金融基礎上實現兩個重要轉向:一是從傳統的搶存款轉向抓痛點。痛點即機會,以解決痛點的綜合金融方案獲取市場的豐厚回報;二是從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轉向軟件的智慧生態構造。創造出“第二發展曲線”的路徑,實現新的商業模式。例如,“三農”金融拓展了農業產業和農民客戶,“村口銀行”不僅方便了農民,也通過組織大學生志愿者下鄉培育了未來的優質客群。勞動者港灣使得金融機構親近了普羅大眾,深化了客戶關系。網點作為政務平臺使金融機構同政府的社會治理目標更貼合,也由此更準確地了解客戶新需求。房屋租賃平臺不僅為宏觀經濟管理提供渠道,為平抑房價發揮作用,也為銀行聚攏了客戶,擴大了各類金融服務的覆蓋。
不同的金融機構有不同的“第二發展曲線”形態,但其宗旨都會歸于新金融和這個時代的主題。
五、科技賦能金融與金融賦能社會
從自動柜員機問世到無人銀行的出現,歷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帶來金融行業的重大變革。這就好像一顆糖放進水中,糖看似消失了,但其實水變甜了,糖只是融在了水中。當前,我們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行業變革的歷史交匯期。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已然在重塑金融業所倚賴的信用基礎;隨著 5G、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技術的積累進化,金融服務將嵌入任何一個數字場景中,變得更加無形無感和無處不在。科技正在從底層基礎設施躍升為頂層創新先導,驅動銀行的流程再造、組織變革和戰略轉型,并催生出智能化、普惠化、無界化的新金融。
我們認為,新金融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科技為核心生產工具、以平臺生態為主要生產方式的現代金融供給服務體系。與傳統金融相比,新金融有三個重大改變。
一是服務內涵的變化。新金融深入到智慧政務、互聯網+監管、新型智慧城市等“數字中國”建設的各個領域,基于融合金融洞察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數字治理能力,推動實現高效透明的政府運行、精準智能的城市管理和泛在便利的民生服務,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是服務能級顯著提升。銀行不再僅僅是融資等傳統金融服務的提供者,而是融智賦能的資源整合者。通過為企業提供專業解決方案、科技基礎設施和集成金融服務,幫助企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管理風險,成為與企業共生共榮的全生命周期伙伴,以新金融助力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發展。
三是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方式更加靈活多元。金融如水,可以引進滲透到基層大地,金融走出銀行網點柜臺,作為底層服務和觸角,廣泛融入了住房、交通、教育、醫療、養老等各種生活場景,有效感知需求,為普羅大眾提供觸手可及、無處不在、精準直達的溫暖服務。銀行變“從動式”服務為“能動式”融合,化解社會痛點、賦能社會進步。這是新金融的本質要求,也是銀行在新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路徑。
六、戰略重構
正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也是新金融戰略重構的哲學根由。
銀行是技術密集和人才密集的地帶,所有的積累和財富本質上都是社會經濟效益的沉淀。如何更好地發揮金融的財富聚集功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是新金融的戰略方向。
新金融的形成是一個漸進過程。新金融會帶來監管格局的變化、政府對金融的關系變化、貨幣政策的依據變化。新金融不是對舊金融體系的解構,而是凸顯新功能的作用,更深層、更充分地回應社會的金融服務需求和民生關切,并由此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把握新的商業機遇,形成新的戰略路徑。
戰略重構的要點是處理好傳統金融體系與新金融的關系。新金融不是對傳統金融的否定,而是在傳統優勢消失后重構新的優勢。檢視和解決傳統金融體系下形成的社會金融痛點,需要新的觀念、新的產品、新的商業模式、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風控方法。從這個意義上看,新金融雖道阻且長,但行且將至。
擺脫規模沖動,追求卓越服務,緊扣社會脈搏,擔當社會責任,紓解社會痛點,分享社會價值,這些都是新金融的題中之義。以金融這把“溫柔手術刀”為黨和政府分憂,指向大眾難點發力、針對社會痛點施策,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于未萌,在彌補舊體系缺陷中拓展新市場、在解決社會痛點中發現新機遇,使銀行的商業價值與社會功能實現有機統一,這將成為新金融的戰略重構目標。
七、新時代的銀行家情懷
新金融對銀行家的要求直指社會責任的擔當。所謂“上善若水”,正是當代銀行家應有的高度和情懷。新時代需要銀行家本著以黨和國家大局為重的胸襟、以人為本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本著對新戰略的精衛填海般的堅持、對社會責任的堅守、對金融市場的尊重,始終以穩健務實的作風和對中國經濟未來的信心去構筑新金融的發展基石與風控藩籬。
新金融的發展需要深化金融改革、調整金融結構,這既要勇氣更需要智慧。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新時代的銀行家要有這樣的情懷和擔當。
銀行屬于服務業,是實實在在為大眾服務的機構,只有回應人民的期盼和訴求,才有我們事業的發展空間。銀行躺著賺錢的好日子翻頁了,開啟新的篇章正是當代銀行家的責任。
八、建設銀行的實踐
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一直在發揮傳統金融優勢的基礎上做好新金融的加法,探索新時代大格局下金融價值取向與功能作用的更新,在發展新金融的道路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金融如水,秉持善念之本和善治之道,方能因勢利導以潤澤萬物。建設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聚焦“三個能力” 建設,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住房租賃、 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開啟“第二發展曲線”,在新金融探索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是建立住房租賃平臺,緩釋社會住房剛需。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住房租賃開源生態初步形成,服務平臺覆蓋 94%的地級以上城市,上線房源超過 1,700 萬套。零散存房、整租公寓、公租房等多種租賃業態發展迅速。開放打造租賃產業聯盟,全行合作機構1.17萬家,“圈鏈效應”初步形成。通過激活存量房源,并培育新型的財富管理市場,讓真正的住房需求者不在“居者不易”喟嘆中焦慮。
二是推動普惠金融落地,創新模式引領市場。以“科技+金融”利器破解困擾小微企業多年的融資難融資貴的痼疾。推出“惠懂你”APP ,借助金融科技和大數據開展客戶精準畫像、開發風控模型,基于交易結算、納稅記錄等大數據評估企業信用,實現融資服務全程在線辦理。2018年建行普惠貸款新增2,125億元,占五大行新增總額的50%;今年上半年新增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額,給小微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融資便利和成本下降。
三是發力金融科技創新,海納百川匯聚新動能。開放整合社會科技資源,打造建行智慧大腦。推出首批3家“5G?智能銀行”,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更加豐富。對外賦能B端、C端、G端,共享科技紅利,“聚能效應”得到釋放。建設銀行正在從科技成果的應用者轉變為協同創新者,從封閉金融體系的參與者轉變為開放金融生態的超級合作者,努力以科技的力量造福大眾,以金融的智慧回饋社會。
四是溫情打造“勞動者港灣”,引起社會同頻共振。向社會開放“勞動者港灣”1.4 萬余個,累計服務約 7,000 萬人次。服務內容不斷豐富,涵蓋綜合政務、生活便民、扶貧助貧、科技智能、黨建文化、教育培訓、特殊群體服務等,讓老百姓感受到新金融的溫度。建行“勞動者港灣”還成為首家被全國總工會授予“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的共建品牌。諸多企業和社團積極響應參與,同道者越來越多。
五是開放建設建設銀行大學,打造產教融合新模式。整合建行內部和知名高校等社會上的教育資源,打造互聯互通、互用共享的學習生態圈。啟動“2019-2021 上海行動計劃”,以共同愿景打造新金融產教融合聯盟。在全國累計舉辦 7,800 多期“金智惠民”培訓班,64萬人參加,使得新金融知識廣泛惠及社會大眾。
六是開展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今年 5 月底發出招募啟事,得到了熱烈響應,境內外 1,200 余所高校萬名學子踴躍報名參加,深入全國 1.08 萬個村莊開展暑期實踐活動。5,237 名學生在“裕農通”“村口銀行”掛職,6,696 名學生組成1,226 個“金智惠民”講師團,開展了培訓 3,780 期,培訓村民 11 萬人次。在這平臺上,新青年投身到新時代的火熱社會實踐中,在新農村希望田野上揮灑智慧、探索新金融的現實路徑。
七是銀政合作助力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2018 年開始,建設銀行為云南地方政府建設“一部手機辦事通”,構建 APP、PC 端、網點STM、“裕農通”、政務大廳“五位一體”的智慧政務新格局,助力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改善營商環境、優化便民惠民環境,為云南企業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辦事方便和普惠服務。今年1月10日上線運行以來,“一部手機辦事通”APP 下載量達 200 多萬次,注冊用戶超過 160 萬人,業務辦理量 581萬件。“一部手機辦事通”平臺以“互聯網+政務服務”新模式,率先實現數字標準化,成為政銀科技合作的成功典范和現代治理的“樣板間”。建設銀行還運用區塊鏈技術開發“民工惠”產品,連接政府部門、業主、包工頭、勞務公司、農民工和用工管理平臺,通過金融力量介入保證農民工只要打卡上班就能按月拿到薪水。做這個產品的初心,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城市不再出現農民工討薪問題,這也是新金融的社會責任體現。
八是建立村口銀行,支持鄉村振興。發力農村金融,全行建成“裕農通”村頭銀行服務點 22.4 萬個,覆蓋全國 33%的行政村。推動數字化金融產品和服務“下鄉”,暢通農村購買國債、安全可靠理財產品渠道,使農民在村口享受到現代金融服務。謀劃建設現代“三農”金融的新模式。“三農”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國有大行理應主動為國分憂、為民盡責,走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前列。
通過以上這些舉措,建設銀行打開了格局、強化了初心,更增強了推動新金融實踐的信心。在探索中我們逐步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即在解決痛點服務民生中抓住機遇,運用科技創新、服務消費需求、建設平臺生態、獲取新生客戶、拓展營收來源、承擔社會責任。實踐證明,新金融戰略重構后得到有力有效的執行,成果也體現在良好的業務指標上:今年上半年中報業績顯示,建設銀行總資產超過243,831億元,增幅5%。利潤1,557億元,增幅5.59%,ROA為1.31%,ROE達到15.62%。核心資本充足率為 13.7%,不良貸款率(1.43%) 較去年底下降 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達到 218%。這樣一份優良的業績答卷,同建設銀行這兩年開展的新金融行動有著深刻的內在關聯。
方向既已確定,就不畏路途遙遠。建設銀行將努力在新金融的道路上奮力進取。
總之,新金融已成為當代金融的最重要特征。站在歷史的高點、站在社會的立場、站在未來的視域觀察當代金融走向,盡管新金融在理論上有待完善、實踐上有待探索,但筆者堅信,金融的宏大并不是目標,金融的偉大才值得追求。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趙子牛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