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改革論壇”于2020年11月29日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出席并演講。
采取更加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增長指標
劉世錦表示,中國經濟全年可爭取2%左右的增長率,今年由于疫情的沖擊,并沒有提增長速度指標,他建議明年的經濟增長可參考“以就業指標打頭,GDP指標收尾”的指標體系。他呼吁,“十四五”期間把全社會統一的就業指標做好。
劉世錦還表示,除就業指標以外,還應該采取一些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全局性指標,包括居民人均收入、物價水平、宏觀杠桿率、全要素生產率、單位GDP、碳排放強度等等。“GDP指標還是要的,但應該是預期性、結果性、后置性的,不再作為掛帥指標。事實上,前面的指標處在正常或者好的區間,GDP增速就是適當的”他認為。
提升增長的質量
劉世錦表示,實現2035年的遠景目標,既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更重要的是提升增長的質量。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劉世錦引述一些研究認為要實現這樣的增長速度,平均增速不能低于4.7%,或者是要達到6%甚至8%以上才能實現。
“從潛在增長率講,今后15年平均增速要達到4.7%難度很大。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不能躋身于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很重要的是匯率變化,而匯率變化直接與經濟增長的質量相關”,劉世錦表示,據自己的研究團隊初步研究成果表明,日本、德國等二戰以后的發展經歷表明,一段時期內人均收入差距的縮小,匯率升值的貢獻要大于經濟增速的貢獻。
“今后15年要實現上述目標,我看很多人現在又開始說速度要達到多少才行,實際上有些速度是達不到的。但是匯率問題背后是經濟增長質量的問題,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經濟增長的質量,提高要素生產率”,他強調。
釋放結構性潛能,實施更大力度的改革
隨著經濟恢復到正常增長軌道,宏觀政策應相應回到正常狀態。劉世錦認為,中國與發達經濟體的重要區別在于,我國還有相當大的結構性潛能能驅動增長,主要不是依賴于宏觀刺激政策。但是面臨的問題是,高速增長期結構性產能,像房地產、基建、出口等等動能已經逐步消退,所以“十四五”期間要著力發掘與中速增長相配套的潛能。
劉世錦提出了“雙循環”的“1+3+2”結構性潛能框架,“1”是以都市圈城市群發展為龍頭,為下一步中國的中速高質量發展打開空間。“有更好的要素集聚效率,今后五到十年這個范圍能提供70%-80%的增長潛能”。
“3”是指在實體經濟方面,要補上我國經濟循環過程中新的三大短板。一是基礎產業效率不高的短板,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行政性壟斷,競爭不足,補這個短板是要給全社會降成本。二是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的短板。今后十到十五年,中等收入群體應該力爭實現倍增,就是由現在的4億人增加到8-9億人。補上這個短板,擴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同時擴大人力資本。三是基礎研發能力不強的短板。基礎研究源頭創新是內循環中的“卡脖子”的環節。這個環節補上以后才能夠有效的應對外部卡脖子的問題,中國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一個創新型的國家。
“2”是指以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為兩翼。
劉世錦強調,上述結構性潛能在今后5-10年都能夠起作用,但是現在不同程度的受到體制機制政策的束縛,所以應該通過更大力度、更有實效的改革開放使這些結構性潛能“變現”。
劉世錦提出五大改革:一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同時創造條件允許宅基地使用權向集體組織外部流轉。二是推動空間規劃和公共資源配置改革。應該尊重人口流動的市場信號,按照人口流向分配用地指標,財政補貼資金等等,并依照人口布局變化定期調整城市規劃。三是石油天然氣、電力、鐵路、通信、金融等在內的基礎性產業領域改,應該在放寬準入、促進競爭上,要有一些標志性的實質性的大動作。四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關鍵是要逐步打通農村社保和城鎮居民社保的銜接,分期建設主要面向外來人口特別是農村進城人口的安居房工程。五是深化高水平大學教育和基礎研究領域改革。在創新居于前列、科教資源豐厚的城市,比如杭州、深圳和內地一些城市,像當年辦經濟特區一樣,創辦高水平大學教育和研發特區,突破現有體制機制政策的不合理約束,在招生、人員聘用、項目管理、資金籌措、知識產權、國際身份等方面實行特殊體制和政策。
對外開放
劉世錦認為,我國在全球市場經濟體系建設和競爭中要發揮引領作用。全球化是全球市場體系的發展,是不同經濟體市場市場體系的競爭。“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倡導者、維護者,在全球市場體系發展競爭中,我們現在不能落在后面,也不能擠在中間,應該站到前列,占領制高點,起引領作用”,他建議,打出“三個零”這張牌: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這個推行很不容易,但是把這個牌打出來,就站上了國際博弈的制高點”。
我國目前已經簽署了RCEP協議,正在積極考慮加入CPTPP,在劉世錦看來,我國通過加入較高水平的區域合作組織和協定,形成制度規則性開放的新格局。“我們在國際談判中涉及到的一些難點焦點問題,比如打破行政性壟斷,公平競爭,保護產權特別是知識產權、國資國企改革、產業政策轉型、改革補貼制度、轉變政府職能、維護勞動者權益、保護生態環境和綠色發展等等。這個不是別人要我們改,而是我們自己主動要改”。
他強調,要通過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促進相關領域深化改革,加快建設高標準的市場體系。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