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ESG | 領導者組織 |
新浪財經·ESG頻道訊 10月12日,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 PRI)理事會主席馬丁·思坎克(Martin Skancke)在北京新浪總部接受訪談,就PRI的使命、負責任投資、ESG等話題發表見解,他還對中國資產所有者提出了長遠建議。點此查看觀點集萃。
PRI是與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及聯合國全球契約共同合作的一項投資者倡議。目前,已有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2600多家機構簽署PRI的六項原則,簽署成員管理的總資產超過89萬億美元。馬丁·思坎克于2014年4月被任命為PRI理事會主席,并于2017年連任,他曾主管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挪威養老金。
以下是本次訪談的實錄精選(點此查看英文版實錄):
新浪財經:我們團隊密切追蹤了海外對于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ESG)重視程度的快速提升,在我們報道新聞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特別在意提高他們的ESG評級,比如MSCI和富時羅素這樣的評級機構,還有一些別的國際評級機構的評級。另一方面,有許多中國公司向我們反映,他們對此有一些擔憂, 他們擔憂國際評級標準,是否能適應國內的營商環境,我想我的核心問題是我們需要一套有中國特色的評價體系來評價中國企業的ESG水平嗎?
Martin Skancke: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明白,盡管不同的國家之間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他們的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ESG)問題往往是相通的。我之前談到了水資源風險和氣候變化,這些問題常常是共同的,與此同時,不同的國家之間具有可比性也很重要,現在的資本市場愈發全球化,如果我們的評價標準過于碎片化,那全球投資者將很難去比較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不同公司。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問題,其實是投資者表示現在市面上有過多的評價體系,我們可能需要不同體系之間更多的融合,我們需要能夠橫向理解和比較不同的行業。如果你仔細了解現有的指數和方法,就會發現他們經常已經照顧到了行業細分,還有市場細分,所以我覺得現行的體系中存在相應的靈活性來解決你所提到的擔憂。
最后我想說的是,ESG評分的目的不是為了評分而評分,他只是投資者用來了解公司的一種工具,所以我們考慮公司的所有指標也同樣重要。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公司和股東之間的交流方式是什么樣的,所以,ESG評分只是整個宏觀視角中的一部分。
(編導 仇澤程 編輯 孫劍嵩、魯晗奕 實習編輯 樊文佳、王珍)
?訪談觀點集萃:
責任編輯:魯晗奕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