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王劍:如何預判“問題銀行”

2019年10月23日10:59    作者:王劍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劍

  今年以來,陸續發生的幾起問題銀行被接管、注資等的事件,引發了市場對問題銀行、困境銀行的關注,對銀行的信用評價工作也再度受到重視。

  那么,究竟該如何對銀行進行信用評價,并進而通過剖析銀行經營陷入困境的成因來嘗試盡早預判銀行可能存在的問題?而對于“問題”銀行的處置則可以通過事前拯救、事中重組、事后處置,層層推進,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各方權益人的利益。

  多維度考量銀行“基本面”

  眾所周知,一旦銀行無法償還一定規模的到期債務,便發生流動性風險,也是銀行經營陷入困境的直接信號。而在真正發生流動性風險之前,銀行的其他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不一定會導致銀行經營難以為繼,除非這些風險誘發了嚴重的流動性斷裂。因此,真正致死銀行的,只能是嚴重的流動性斷裂,其背后的成因,可能是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也可能單純是流動性風險本身。

  我們對銀行的信用水平進行評價,是要評估該銀行按約定償付債務的能力,歸根結底是為了盡早發現影響償債能力的負面因素。

  因此,對銀行開展信評分析與股票分析師的股票價值分析設計類似,但角度不同。股票分析師更大程度上是比較各類銀行的指標優劣,關注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嘗試找到最優異的、最能帶來較高收益的個股,因此大體上是找正面因素的思路。而信評分析師則更注重從這些指標中,通過種種蛛絲馬跡盡早發現風險,及時規避償債能力有問題的標的,因此更多的是找負面因素的思路。當然,這兩個角度在很多時候可能并不沖突,盈利能力強的銀行,償債能力也不會差,并且在理論上,由于債務的償還次序靠前,因此安全性會高一些。

  對銀行開展信評工作,重點之一便是要對標的銀行的基本面進行分析,評估整體健康水平,排查出經營情況可能不夠理想的銀行。這里主要基于財務報表和公開信息的有關常規分析,分析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資產負債結構分析

  這一部分基本上對應銀行內部的資產負債管理的內容,而資產負債管理是一家銀行經營時的神經中樞。首先,從報表上分析標的銀行全部資產、負債結構,并理解數字背后的具體成因。要了解標的銀行的優勢負債來源是什么,具體而言,優勢來自存款還是同業負債還是其他,存款里面又分解為對公、零售的結構,以及定期、活期的結構,從這一結構又能反映出來該銀行的優勢客群是哪些人。同時,觀察優勢資產投向是什么,同樣也是看信貸、證券投資、同業資產等,然后各類資產再分解下去,盡可能穿透到底層資產,看各類資產最終所投的行業、客群的風險敞口。其次,還要把資產負債結合起來,觀察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等風險的管理情況。最后,還需要關注資產、負債的增速,過高過低的增速均需要找到合理解釋,是否存在明顯的異常情況。

  ●利潤與盈利能力分析

  這一部分主要基于利潤表。首先觀察標的銀行的凈息差、凈利差(又可進一步分解為資產收益率、負債付息率等)、成本收入比、信用成本、ROA、ROE等指標,了解這家銀行的盈利能力高低,以及導致盈利能力高低的原因。可用杜邦分解方法,將ROE分解為ROA和權益乘數,再把權益乘數分解為利息收入、利息支出、中間業務收入、業務及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等,用以判別盈利高低是由什么驅動的,從而進一步判斷這些驅動因素是否還能持續。比如,銀行因為新開發了一款受歡迎的個人信貸產品,一度對收入貢獻顯著,那么未來就需要關注該產品貢獻收入的能力是否可持續,是不是會有同業模仿導致競爭加劇。

  ●資產質量與風險管理分析

  資產質量是銀行的生命線,但資產又是很難用一兩個指標簡單評判的,需要結合多種信息綜合判斷。

  在定量指標方面,主要觀察不良率、不良生成率(體現當年新生成的情況)、逾期貸款率、重組貸款率、信貸抵押擔保結構等。還要觀察撥備計提的充分程度,撥備計提越充分,其未來經營的安全性就越強。

  此外,還要結合很多定性的指標,比如外部因素:該銀行經營區域、主要投放的客群和行業等,如果投向較為集中,則有必要深入了解該客群、行業的未來前景。比如,前兩年很多銀行投放消費貸較多,則需要關注失業是否惡化導致消費貸逾期率上升,以及該行內部因素,包括公司治理、信貸文化、考核激勵等。

  ●資本充足性分析

  根據監管要求,銀行要滿足三檔資本充足率要求,分別為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一般來說,大部分銀行資本充足率均滿足監管要求,滿足發展需求。但是,若出現較為嚴重的信用風險,則會瞬間侵蝕資本,因此資本問題背后很大程度上是資產質量問題。然后,如若遇上銀行高速發展或信用損失造成資本缺口,則要看股東有多大支持的能力,能夠及時給予資本補充。

  ●戰略分析

  這一部分主要是觀察標的銀行的戰略選擇。由于我國銀行總數已達數千家,數量龐大,局部領域已經出現過度競爭甚至惡性競爭,按照海外經驗,這種情況下銀行極易發生為了爭搶客戶而降低信用標準的行為(我國也曾出現過)。因此,若能在激烈的市場中找到差異化的、適合自身的戰略定位,則可以有效避免惡性競爭,同時也能獲取一定的超額回報,有助于提升銀行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比如,東部有些中小銀行長期耕耘中小微企業客群,效果良好。因此,對于標的銀行,會緊密跟蹤其自身戰略定位,以及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長期保證戰略的落實。這一步分析也可以放到最前面。

  當然,為了更能反映標的銀行的行業優勢,還需要做上述數據的橫比和縱比。看它在全行業、同類銀行中的優勢地位;同時,了解其多年來的數據變化趨勢,經營情況是改善還是惡化,若有變化,還要找出原因。

  除上述常規的研究外,此外還會有行業分析。比如宏觀經濟周期、貨幣與監管政策等。宏觀經濟周期的變化對銀行經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需要緊密跟蹤。同時,貨幣政策、監管政策的變化也會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比如說某類業務按要求收縮后,可能會導致依賴這類業務融資的企業流動性斷裂,產生不良資產暴露。

  定性考量公司治理是否存在“缺陷”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不可否認,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即使銀行面臨來自嚴重的信用風險,依然可能持續經營,比如我國早期四大行在不良率居高不下、面臨技術性破產的時候,由于存款人依然對其有信心,亦可持續經營。因此,我們日常所從事的銀行信評工作,一般不考慮這種情況,而是將銀行均視為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

  若是單純的流動性風險,一家正常經營的銀行,且不論經營管理水平高低,只要其各項流動性指標(LCR等)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一般來說也不太可能發生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即使發生小概率事件或確實流動性管理不當,導致偶然發生到期債務違約,只要市場相信此銀行基本上是正常經營的,那么也可以通過向同業或央行申請流動性救助的方式渡過難關。

  若是由信用風險誘發流動性風險,必然是異常嚴重的信用風險,因為正常經營或稍有經營不慎所帶來的信用風險,均會影響銀行盈利,但一般不會導致銀行流動性出現問題。

  比如,我國大部分正常經營的銀行,不良貸款率可能在1%-3%左右(這是發展中國家正常的銀行業不良率水平),另有部分銀行因為區域經濟不佳或經營管理不善,或遇到經濟周期下行,不良率可能會達到5%以上,只要不引起存款人恐慌擠兌,一般也不會導致流動性斷裂,只是表現為其自身盈利水平的下降。

  因此,我們判斷,嚴重的信用風險,比如不良率達到20%以上甚至更高,一般不能由經營管理水平或專業水平高低來解釋,肯定是銀行經營管理上出現嚴重的公司治理問題,導致各項資產投放已經嚴重偏離業務規范要求和信貸本質規律,產生“亂投放”行為。

  而導致嚴重信用風險的一些外因還包括:監管過度松馳、政治過度干預信貸、惡性通脹、宏觀調控政策失誤等。

  也正因如此,銀行信評工作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要仔細考察銀行公司治理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是否存在大股東或管理層有意指示資產“亂投放”進而出現大量不合規范的關聯貸款、利益輸送等。或者雖然無主觀上惡意,但業務拓展、內控風控、考核激勵等流程存在重大缺陷,導致其業務質量存在嚴重問題。

  遺憾的是,我們暫無非常成熟的量化指標可以考量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方面的問題,但某一些指標可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可能給予主觀評價。比如,董監事會正常履職情況、獨立董事情況、股東結構(股東背景、有無一股獨大、是不是多元化)、信息披露情況等。

  如果這些指標出現異常,且無合理解釋,則一般能反映出銀行內部肯定存在一定問題;但即使指標無異常,也不能證明絕對沒問題。一般因公司治理出問題的銀行,肯定會通過各種手段掩蓋問題。因此,除了參考上述量化指標之外,還需要盡可能詳盡地開展盡調。

  問題銀行處置“三步走”

  銀行如果經營面臨困境,比如不良率長期處于較高水平,那么銀行實質上已處于技術性破產階段,或稱資本金虧空階段。此時,問題銀行的處置一般分為三步。

  第一步,事前拯救。經營還未到難以為繼的,就立即著手采取事前拯救措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糾正不當的資產業務方式,改進公司治理;二是補充資本金。

  第二步,事中重組。若銀行或股東自己無法或無力完成補救工作,那么可以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重組,如果引進失敗,也可由監管部門接管該行,強行進行重組。

  第三步,事后處置。如果重組失敗,則進入破產重整處置流程。

  事前拯救,基本上可認為是監管部門的日常工作之一,即通過日常監管隨時發現銀行在經營管理上是否存在公司治理不善、風控不嚴等情況,隨時進行糾正。對于某些已明顯產生問題的銀行,則通過監管手段強制其糾正不當行為,資本不足的還會要求股東補充資本。截至這一步,銀行可能還不會對其債務發生明顯違約,但債務的公允價值已較大可能受到影響。因此,這一步驟是代價最小的階段。

  事前拯救未產生預期效果,銀行經營進一步惡化,已難以為繼,則會進入重組環節,引進戰略投資者作為股東,剝奪原股東或控制人、管理層的控制權,著手調整銀行經營策略,糾正各項不當行為。如果引進戰略投資者失敗,則由監管部門接管,由其承擔實際控制人的職責。在這一階段,戰略投資者在面對一家問題銀行時,必然會在入股價格、承接債務上進行談判,一般不會按原價入股并承接全部債務,因此可能會發生資本債減記或轉股、優先股轉股、其他債務減記等情況,因此債權投資者一般會承受不同程度的損失。

  如若重組失敗,則會進入到最后的處置環節,破產或重整。當然,這是各方都不愿意見到的,原股東權益全部清零,而原債權人也可能承受很大比例的損失。

  還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對于監管部門或政府部門來說,是否要在其中某個階段對問題銀行施以救助。這應該主要取決于對社會的外部成本的大小。

  從市場經濟的原則出發,淘汰經營不善的銀行,是市場經濟的應有之義,過度救助會破壞公平競爭,造成銀行道德風險。但是,由于銀行業的特殊性,其業務帶有一定的公共產品性質(履行信用創造、支付結算、貨幣政策傳導等職能),因此需要考慮銀行退出、破產所帶來的外部成本。

  大部分國家的實踐,是介于完全市場化和完全救助之間。救助手段包括不良資產剝離、注資或引介新股東(一般是國有資本)、推動并購等。比如我國進行過大型國有銀行的重組救助。這里不包括日常支持手段,比如一些經營基本正常的銀行,臨時遇到流動性緊張時會向央行申請流動性便利。

  而對于系統重要性機構,則基本上毫無疑問都會給予救助,若不是,也需要謹慎斟酌。有些情況下,某些銀行因為極端偶然性的原因破產,政府和公眾相信它是極個別現象,不具普遍性,那么也無需拯救,巴林銀行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

  本文原發于《金融博覽》2019年10月下半月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于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8年加盟國信證券,任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王劍 銀行評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