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實現大灣區縣域錯位、協調、共贏發展

專家:實現大灣區縣域錯位、協調、共贏發展
2019年06月15日 15:51 小康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溫洋

  縣域經濟,是指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由縣級政府領導,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粵港澳大灣區的縣域經濟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叫區,比如廣州的南沙區、深圳的福田區;第二類叫縣,比如惠州的惠東縣、肇慶的高要縣等;第三類叫鎮,比如東莞市的虎門鎮,中山市的南朗鎮等。這三類區域的行政級別不同,比如南沙區和福田區屬于正廳級,惠東、高要屬于正處級。東莞市和中山市是典型的市管鎮,行政級別為地級市、正廳級,但不設市轄區、不管縣市,只管鄉鎮(街道)。2018年虎門全鎮生產總值635.8億元,其經濟實力已超過西部大部分地級市的水平。

  在產業鏈的分工上,各類縣也有所不同,比如南沙和福田主要處于產業鏈微笑曲線的上下兩端,即研發和物流銷售端;其它的縣、鎮則主要處于產業鏈的中間,即生產制造業環節。有的則以第一產業農業為主,如珠海的斗門,為大灣區提供優質的農副產品和生態旅游資源。

  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各個縣(區、鎮)應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共同發展。比如屬于廣州、深圳的區,應設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加強原始創新、科技研發的投入建設力度,力爭在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上有所突破,同時發展各類企業孵化器、會展業、金融業等現代服務業;受中心城市外圍輻射影響帶動的市轄縣(區),應主動承接中心城市的產業轉移與外溢,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目標,建設各類高新科技產業園區,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在引進企業時不應以產值為唯一的考核目標,而應以其科技含量及先進性、今后的發展趨勢與前景為主要考量因素。第三類是距離中心城市較遠,受其輻射影響較小的市轄縣(區),則應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產業,為大灣區提供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實現可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保護好大灣區的生態環境,將一二三產業的發展相結合,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現代旅游、文化產業、大健康和養老產業,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內各縣(區)經濟的錯位、協調、共贏發展。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03 三只松鼠 300783 14.68
  • 06-24 紅塔證券 601236 3.46
  • 06-18 中國衛通 601698 --
  • 06-18 宏和科技 603256 --
  • 06-17 新化股份 603867 16.2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