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作者: 曹璐
[ 有31只主動權益類產品上半年虧損超過10億元。如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A、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和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位列前三,上半年虧損均超46億元。 ]
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的收官,各個基金產品的實際經營情況也一一明晰。
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產品的基金利潤再次由盈轉虧,為-2182.15億元,與一季度盈利3675.43億元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上半年仍盈利1493.28億元。
在市場快速輪動的震蕩行情下,公募基金產品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更是“損失慘重”,成為虧損主力軍,上半年合虧1442.85億元。其中,有31只主動權益類產品上半年虧損超過10億元。如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A、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和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位列前三,上半年虧損均超46億元。
公募二季度虧損2182億元
今年上半年,“震蕩、分化、輪動”成為A股市場的演繹主題。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上證指數年內累計上漲3.65%;深證成指年內微漲0.10%,創業板指同期下跌5.61%。板塊方面,通信、計算機板塊漲幅居前,但中間還接連穿插著不少階段性行情。
主流指數、各大板塊之間的分化表現,也讓市場賺錢效應相對有限,基金產品的表現也未能盡如人意,不少基金產品甚至已回吐前期漲幅,這也直接影響了基金產品的經營數據。在業內看來,相比簡單直白的基金收益率,基金利潤展現的是基金在這段時間在此投資收益率下的實際賺錢效應,可以反映出基金是否真的為基民賺到了錢。
據第一財經統計,按基金一級分類,與一季度權益類基金為盈利支柱的情況不同,在二季度貢獻了絕大多數利潤的是債券型基金產品,單季度利潤合計為743.73億元。貨幣市場基金保持“穩定輸出”,甚至比一季度還略有上漲,盈利為591.76億元。
將目光拉長至年內,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產品兩個季度均保持正收益,上半年分別累計盈利1543.33億元、1142.65億元;QDII基金、FOF二季度利潤雖然小幅回吐,但上半年仍錄得169.28億元、5.69億元的正收益。
而虧損最多的還是與股市相關度高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兩類產品在二季度由盈轉虧,單季度分別虧損2146.42億元、1327.23億元。截至今年6月30日,二者的年內基金利潤分別虧損1210.25億元、189.17億元。
從基金公司角度來看,在已有數據的198家基金管理人中,有五成在二季度為持有人實現正收益,這一數量相較于一季度有大幅減少,且上限并未超過百億元。不過,有13家基金管理人為持有人賺錢超過10億元。
具體而言,博時基金、中銀基金、建信基金位列前三,旗下產品分別在二季度盈利34.82億元、32.47億元、22.51億元。此外,永贏基金、興業基金、平安基金的單季度基金利潤也超過15億元。
而虧損較多的則是權益占比較高的基金公司,有36家基金管理人單季度虧損超過10億元。如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中歐基金旗下產品在二季度的虧損均超過180億元。這也導致它們不僅將一季度的利潤回吐,甚至還倒虧上百億元。
“權益類基金產品的業績會隨市場情況不同有較大的波動性,基金利潤受市場影響程度較大。”華南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基金利潤與基金規模、市場環境、基金業績表現和基金產品特點等方面有關。
他進一步分析表示,頭部公募基金公司的權益類規模更大,因此在市場表現較好時自然也會獲得更多的基金利潤,反之亦然。而債券型、貨幣型基金收益相對穩定,因此固收類為主的基金公司的利潤穩定度較高。
主動權益產品上半年虧超1442億元
據第一財經統計,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基金)在二季度虧損2459.69億元。這一數字遠超上一季度盈利的1015.84億元。簡單計算可知,主動權益類產品上半年的虧損達1442.85億元。
在上半年虧損超過10億元的48只基金產品中(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主動權益類產品占六成以上,數量有31只之多。此外,指數型基金也有13只,多為白酒、新能源、醫藥生物等主題的產品。
不意外的是,虧錢最多的產品中可以看到不少業界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例如,上半年給基民虧錢最多的基金是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A,年內合計虧損55.51億元。該產品在第一、第二季度的基金利潤分別為-59.24億元、3.73億元。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該基金年內累計凈值增長率為-10.17%。
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和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則分別以上半年虧損54.4億元、46.34億元的表現排名第二、第三位。截至7月25日,兩只基金產品今年以來的凈值回報分別為-4.31%、-15.63%。
劉格菘是出現次數最多的基金經理,他管理的(包括合管)廣發科技先鋒混合、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期混合A、廣發雙擎升級混合A、廣發小盤LOF、廣發創新升級混合這5只產品上半年合計虧損超過95億元。
除了上述“頂流”以外,在上半年虧損超過10億元的基金產品中,還有蕭楠、鄭澄然、胡昕煒等多位百億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
另一方面,在上半年盈利超過5億元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只有17只。其中,最賺錢的是蔡嵩松和劉慧影合管的諾安成長混合。該基金雖然在二季度“回吐”了14億元的基金利潤,但因一季度曾獲得35.6億元的盈利,因此上半年整體盈利21.59億元。
唐曉斌和楊冬合管的廣發多因子混合也是同樣的情況,受益于一季度14.66億元的“加持”,上半年盈利超過11.16億元。記者注意到,該基金在二季度有明顯的加倉動作,權益倉位較一季度末的80.96%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至90.05%。截至二季度末,廣發多因子混合的基金規模為144.72億元,年內回報為7.96%。
此外,喬遷管理的興全新視野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興全商業模式LOF則有不同,這兩只基金在第一、第二季度均保持盈利狀態,上半年分別獲得了11.07億元、10.7億元的基金利潤。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上述兩只產品年初至今的累計回報超過10%。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投資者情緒與估值水平均重新回落至歷史底部區域,反彈動能或正在醞釀。“尤其在當前全市場估值水位(股債收益比)已走低,市場在較高的估值安全邊際的托底之下,市場經歷較長時間的調整及預期扭轉后,成長主線的配置機遇已逐步顯現出來。”華東一位投研人士告訴記者,不過市場依舊未能擺脫弱勢整理的局面,維持組合高防御性仍是必要的。
責任編輯:周唯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