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程實(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徐婕
2022年,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5個主要國家的數字經濟總量為31萬億美元,占GDP比重為58%,同比增速超過GDP增速5.4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作為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領域,其發展迅速且體量龐大,既帶來了巨大機遇,也帶來了諸多挑戰。伴隨著資本市場與數字經濟之間的交織發展,疊加當前全球科技信息領域由開放合作向防御制裁轉變,強化數字經濟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協同發展與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作為全球數字經濟增速排名前列的國家,一直以來秉持著深化改革開放的發展路徑,有望“以我為主、博采眾長”,以資本市場與金融監管體系變革為鑰,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穩定高效的金融支持,也為全球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3年)》,2016~2022年,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5個世界主要國家的數字經濟總體年均復合增速約8.9%,其中中國數字經濟年均復合增長達14.2%;2022年,中美德日韓五國數字經濟總量為31萬億美元,占GDP比重為58%,較2016年提升約1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規模同比增長7.6%,高于GDP增速5.4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作為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領域,其發展迅速且體量龐大,既帶來了巨大機遇,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對資本市場運作的影響不容忽視。
首先,數字經濟的興起改變了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人工智能(AI)作為數字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推動了資本市場革新。一方面AI產業快速發展。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收入達4500億美元,同比增長17.3%。伴隨著ChatGPT掀起的AI熱潮,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為2023年熱門的投融資領域之一。
另一方面,AI產業在資產市場中的應用興起。例如,智能投顧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能力,為投資者提供定制化的投資建議和智能化的投資組合管理。根據麥肯錫公司2022年的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務業的應用將產生1.2萬億美元的額外價值。此外,社交媒體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投資者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獲取投資信息、交流意見,也對資本市場產生了直接影響。
其次,數字經濟為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廣闊的參與者基礎。通過數字化金融工具,更多個人投資者可以更方便地參與資本市場,進行股票、基金和其他金融產品的交易,增加了市場流動性。學術研究結果也表明,人工智能算法在提高資本市場流動性、風險管理以及欺詐檢測方面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伴隨著資本市場與數字經濟之間的交織發展,疊加當前全球科技信息領域由開放合作向防御制裁轉變,強化數字經濟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協同發展與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資產的產生和交易在數字經濟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市場,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根據港交所數據,全球虛擬資產的市值已從2013年的103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初的10766億美元;加密貨幣數量從2013年4月的7種大幅增加到2023年1月底的22375種;全球持有虛擬資產的人數由2022年初的3.06億人上升至2022年末的4.25億人。
然而,數字資產的特性和去中心化的本質給金融監管帶來了挑戰。
首先,監管邊界變得模糊不清,因為數字資產的交易和持有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使得傳統監管機構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監管。
其次,跨境流動性問題也變得突出,數字資產的交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涉及不同國家的法律和監管制度,增加了跨境監管的復雜性。最重要的是,數字資產市場的投資者保護問題凸顯,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高波動性,投資者容易受到欺詐和操縱行為的影響,致使金融監管機構在保護投資者權益方面面臨著新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建立適應數字資產的監管框架至關重要(包括明確監管邊界、制定數字資產定義和分類、規范交易和持有行為等方面),有望平衡金融創新和風險防范,為數字資產市場提供穩定可持續的發展環境。具體來看,2023年,中國香港生效了針對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設立的發牌制度;迪拜虛擬資產監管局(VARA)發布《2023年虛擬資產和相關活動條例》;阿布扎比則在2018年將“虛擬資產行業”納入監管,在《金融服務和市場條例》(FSMR)中增加了有關數字資產、ICO、證券型代幣、市場規則等多項規定,并在2022年發布了《金融服務監管局虛擬資產監管方法的指導原則》。近年來,英國、瑞士、加拿大、德國、新加坡、日本、巴西等國都對虛擬資產屬性進行了規定并頒布了牌照規則。
加強合規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是重要的一步。隨著技術的進步,監管機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大數據等技術來實現監管的智能化,提高監管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也是重要方面。
此外,隨著數字資產市場的迅速發展,投資者需要具備足夠的知識和理解,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通過加強公眾對數字資產的認知,投資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數字資產的特性、風險和投資策略,從而在市場中做出理性的決策。
數字經濟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市場的創新發展,而中國作為全球數字經濟增速排名前列的國家,數字經濟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驅動作用已經顯現。2012~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全要素生產率從1.66上升至1.75,絕對量和同比增幅均顯著高于同時期國民經濟全要素生產率;其中,第三產業數字經濟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最大,由2012年的1.7上升至2022年1.9。
未來,中國數字經濟生產效率的提升或將繼續成為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支撐,結合全球數字時代金融監管變革的積極經驗,中國有望“以我為主,博采眾長”,以資本市場與金融監管體系變革為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穩定高效的金融支持。
一方面是以兼容并包的態度推動資本市場與金融監管體系的變革,更好地擁抱新一輪科學范式的積極影響,盡可能地防范潛在的風險因素。
首先,創新監管框架是推動資本市場與金融監管體系變革的關鍵,包括合規技術、監管沙盒和數字身份驗證等方面的創新措施。建議短期加強金融監管和實體干預,長期以我為主,建立健全主權化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其次,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是數字經濟和數字資產監管的核心,需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手段的建設。建議加快發展區塊鏈與隱私計算技術,進一步嚴控金融創新中的信息安全管理,加快完善數據信息使用與數據安全立法。
此外,建議在阻隔風險的同時保持國際接軌,利用其良好的創新環境重點發展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發揮香港金融科技的試驗田角色為國家輸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支持。
另一方面是以順勢而為的方式把握資源配置的優化和新興領域的活力,雙管齊下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的崛起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動能,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和創新,資源配置得以更加精準和高效,傳統領域的效率得到提升。2022年,中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數字經濟滲透率進一步提升且增幅差距縮小,形成服務業、工業與數字經濟共振。同時,數字經濟的興起也孕育了眾多新興領域,如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等,這些領域的快速發展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引擎。
(程實系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徐婕系工銀國際宏觀分析師)
來源:《第一財經》
(本文作者介紹: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領域為全球宏觀、中國宏觀和金融市場。)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