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鼓動美、日企業撤離中國的人 估計又是一廂情愿

吳曉波:鼓動美、日企業撤離中國的人 估計又是一廂情愿
2020年04月19日 08:00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

  ——塞內加

  口述 / 吳曉波(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有一句俗語叫作: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說的是一對夫妻遇到危險時,可能只顧自己利益而把另一半拋棄。

  而如今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這種現象還出現在了國家與國家之間。

  比如歐洲國家當年為了共同利益創建了歐盟,而如今卻為了防疫物資,出現了“你打劫我的口罩,我扣留你的呼吸機”的情況。

  美國作為全世界的“帶頭大哥”也表現得格外冷漠,不僅拒絕給予疫情嚴重的意大利、西班牙援助,甚至還曾向德國的制藥公司出價10億歐元,試圖買下新冠病毒疫苗的獨家使用權……

  這個世界似乎正在變得越來越分裂,大家都在關心自己的利益,而忘記了曾經的盟約和責任。

  最近幾天,我們還看到了美國、日本政府想讓企業撤離中國的新聞。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在接受電視節目采訪時說道:

  美國政府允許企業,將從中國遷回美國所發生的所有成本,在當年進行100%的“費用化處理”。

  同時,日本也準備拿出2200億日元的預算,支持日本企業將重點產業鏈從中國遷回到日本本土。

  短短兩天時間,全球第一大和第三大經濟體都想離開中國,這不禁讓人擔心,中國是不是被孤立了?未來會不會出現跨國公司集體撤離中國的浪潮?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解讀。

  第一,放在全球疫情擴散的背景下。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他最驕傲的政績就是美國的失業率非常低。然而近期受疫情影響,很多美國企業不能復工,失業率不斷上升。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過去4周大約有2200萬美國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這意味著每10個勞動者中,就有1—2個人失業。

  而日本作為美國的難兄難弟,目前也面臨著新增就業人數放緩、失業人數激增的局面。

  所以美國、日本政府希望通過產業鏈的回遷,來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

  第二,放在全球制造業的背景下。

  中美兩國在制造業領域,曾經有過30多年的蜜月期。1980年代,大量美國企業和美國資本進入中國,幫助中國制造業崛起。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企業擁有兩項優勢,分別是技術能力和品牌能力。而中國的優勢是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以及稅收上給出的超國民待遇,外加龐大的消費人口。所以當時中國的策略是以市場換技術,以時間換空間。

  不過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日益強大,中美之間的蜜月期慢慢走到了終點。2004年的時候,美國有個經濟學家叫薩繆爾森,他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制造業的崛起,對美國是有益還是有害的?

  薩繆爾森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中國在自己的優勢產業上取得了技術進步,那么對美國是有利的;但如果中國在美國的優勢產業上取得了技術進步,那么就會侵害美國的利益。

  舉個例子,比如中國擅長制作襯衫,美國擅長制造飛機,如果中國只是在制造襯衫這件事情上取得了技術進步,那么并不會妨礙美國制造飛機;但如果中國不甘心只是制作襯衫,而是學著美國開始制造飛機,那么就會搶奪美國的“蛋糕”。

  而中國也真的沒有“辜負”這位老兄的期望,在過去10多年里,中國在高端制造業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甚至還有了“發達國家暴利的粉碎機”的稱號。

  原本發達國家靠技術壁壘賺取高額利潤的產業,一旦中國進入之后,就會很快把產品的價格降到白菜價,使得很多發達國家的高利潤產業迅速衰落。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當年中國為了建港珠澳大橋,要修6.7公里的海底隧道,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盾構機,當時中國還生產不出這么高級的器械,于是就想從德國進口,結果他們獅子大開口,張口就要7個億。

  而且如果盾構機出現工作故障,只能請他們的工程師來修理,每次修理還要拉上警戒線不許中國人圍觀。

  于是中國決定自己研發。經過10年的努力,如今中國的盾構機不但質量過硬,還把國外盾構機的價格拉低了40%,并占據了全球2/3的市場份額。

  所以這些年為了遏制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崛起,美國政府搞了不少小動作。2014年的時候,奧巴馬政府提出了振興制造業計劃。特朗普上臺后,更是通過貿易摩擦,試圖讓美國從經濟、科技和政治上與中國脫鉤,以實現“讓美國再次強大”的愿望。

  而此次疫情期間,中國生產防疫物資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更是讓全世界都覺得眼紅。而美國、日本則經常出現醫療物資短缺,需要中國援助的情況。

  這不禁讓美國、日本政府感到恐慌,所以它們迫切希望將重點產業鏈遷回本土,重振本國的制造業。

  那么這次在美國、日本政府的呼吁下,跨國公司會撤離中國嗎?我想最后的選擇權并不在政府手中,而在企業手中。

  首先,在過去40多年里,中國制造業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根據工信部的數據,中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此次受疫情影響,很多歐洲、日本和東南亞的工廠都不得不停工,而中國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實現了迅速復工,反而成為了全球產業鏈最后的避風港,并讓全球投資人看到了中國的效率和投資的穩定性。

  其次,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中美消費規模的差距是2800億美元,未來1-2年,隨著中國的人均收入增長以及消費升級,中國極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而對于跨國公司而言,如果它們想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那么把工廠建在中國是更加明智的選擇,時間成本、資金成本和運輸成本都將大大降低。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完善的產業配套和龐大的市場規模的吸引下,我們依舊會是全球資本最青睞的投資對象。最近根據商務部的調查數據,在美國、日本政府讓企業從中國撤出的呼聲下,依然有75%的美國企業表示,無論疫情影響如何,都不會撤離中國。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雖然美國政府愿意出“搬遷費”,但并不會讓跨國公司集體撤離中國。

  十七世紀的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曾經寫過一段話: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刷,歐洲就會失去一角,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莊園,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的命運緊緊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

  所以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當下世界各國應該要團結起來共同戰勝疫情,而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李思陽

疫情 中美 新冠肺炎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22 派瑞股份 300831 --
  • 04-22 長源東谷 603950 --
  • 04-20 光云科技 688365 10.8
  • 04-20 金現代 300830 4.4
  • 04-20 賽伍技術 603212 10.46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