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能沒有豬

中國不能沒有豬
2019年02月04日 18:47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來源: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探索極致世界

這真是一種神奇的動物

  這真是一種神奇的動物

  你們鄙視它、你們蔑視它

  你們侮辱它、你們賤踏它

  但你們無法忽視它

  如果沒有它

  歷史將倒退

  國家將置于危難

  人民將陷于饑餓

  這種動物就是

  豬

  (特別說明:本文照片多為現今常見豬種,與中國傳統豬種不同;圖片源自@VCG)

  

今天

  今天

  豬年到來

  豬的形象遍布街頭

  豬的肉身擺上餐桌

  人們圍繞在豬的世界、豬的海洋

  是時候沐浴更衣、凈手煴香

  嚴肅認真地了解一下

  豬對于中國是何等重要

  

  起源

  9000年前

  河南舞陽縣賈湖村

  一只野豬被人類捕獲

  (賈湖位置,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家豬獨立馴化中心之一,賈湖遺址是目前中國已知最早的家豬出土地點,距今9000年,家豬實際的馴化時間可能更早;除了捕獲,豬的馴化還有可能是通過共生進行的)

  

野豬體型粗壯、性情暴躁

  野豬體型粗壯、性情暴躁

  成年雄性體重可達200千克

  極富攻擊性

  (現代野豬,圖片源自@VCG)

  

在稍后出現的甲骨文中

  在稍后出現的甲骨文中

  古人依據外形將其稱為

  (shǐ)

  (豕字甲骨文,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豕的食譜廣泛

  豕的食譜廣泛  

  喜歡掘取根莖、采拾果實

  所以經常成群出現在人類的田地之中

  搶掠、踐踏莊稼

  于是

  憤怒的人類狂奔追殺

  是為“逐”

  (逐字甲骨文,形為豕后跟著人類的腳印,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被追逐的豕

  被追逐的豕

  豈肯輕易就范

  它憑借蠻力抵抗

  尖利的獠牙、排山倒海般的沖撞

  試圖將追逐者置于死地

  尤其銳利的體毛高高炸起

  仿佛體型又大了一圈

  這便是“豪”

  (豪字甲骨文,高+豕,搏斗時體毛炸起的野豬,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然而強中自有強中手

  然而強中自有強中手  

  真正的人類勇士

  敢于直面豪橫的豕

  并將其制服

  這種行為被稱為“敢”

  (敢字甲骨文,形為人手持叉刺豕,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不過這一次

  不過這一次  

  果敢的賈湖村勇士

  并沒有立即殺死豕

  而是將其拘禁起來

  甚至定期喂以食物

  似乎

  他在等待一個更好的用餐時間

  (良渚文化玉璧上的豬形象,后腿系有繩索,反映了初期豬的拘禁與飼養方式;由于成年野豬性格暴躁,難以馴服,馴化也可能是從野豬幼崽開始的)

  

這也許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這也許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一場歷史風暴卻從此開啟

  豕已經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它只是風暴中的一粒沙子

  在之后的兩千年中

  它的同類不斷被捕獲、拘禁、喂養

  并在人類的監管下繁衍后代

  “身份”也從野豬變成了家豬

  到了距今7000年前

  家豬已經遍布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7000年前中國家豬出現地點,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

  

人類的長期拘禁

  人類的長期拘禁

  限制了它們的活動空間

  給食喂養又弱化了它們的野外取食需求

  豬的生理特征因此出現了巨大變化

  野豬頭頸部強大、嘴長而有力

  有利于拱土掘食

  發達的犬齒則可作為攻防武器

  身材也是前部粗壯、后部纖細

  相當健美

  家豬的頭部和嘴則大為縮短

  犬齒退化、體型臃腫

  (豬體型變化示意圖,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錢燕文《飼養動物的起源》)

  

性別也按照人類的喜好區別對待

  性別也按照人類的喜好區別對待

  母豬可以提供肉食

  還能繁育后代

  因此受到人類的喜愛

  暴躁的公豬則被閹割

  從此變得溫順

  (甲骨文中閹割和未閹割的豕字,腹下那一劃與身子相連的是沒有閹割的,而那一劃與身子稍有斷開的,是閹割過的,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壽命也受到人類的控制

  壽命也受到人類的控制  

  從長達20年

  變為1-2歲時即被宰殺

  因為此時它的肉量已經穩定

  繼續喂食也并不會明顯增重

  不如一宰了事

  賈湖遺址中未成年豬的比例高達81.4%

  正是這種原因

  (賈湖遺址豬骨)

  

但對于人類而言

  但對于人類而言  

  家豬的馴化卻是成功的

  它只需要很小的一塊地方圈養起來

  或者在村莊附近小范圍放養

  非常適應農耕民族的定居生活

  它對飼料也不講究

  人類棄之不用的食物殘余

  包括谷殼、稻殼、剩飯都足以打發

  相比之下

  牛、羊則需要廣闊的草地

  有時還需要遷徙

  (豬圈的豬,圖片源自@VCG)

  

家豬的生長速度也是極快

  家豬的生長速度也是極快  

  半歲到1歲即可達到70千克

  簡直是一臺長肉的機器

  (豬,圖片源自@VCG)

  

這臺機器還擁有極強的繁殖力

  這臺機器還擁有極強的繁殖力

  母豬每年產仔一至兩窩

  一窩通常有小仔4-10只

  而牛、羊、鹿一般每年生仔僅有1只

  (小豬吃奶,圖片源自@VCG)

  

好養活、長肉快、生的多

  好養活、長肉快、生的多

  堪稱低投入、高回報的穩賺生意

  因此當野豬被馴化之后

  中原地區居民的肉食中

  豬的比例迅速升高

  由平均10%增長到70%左右

  (中原地區距今10000-7000年前豬肉占全部肉食比例的增長趨勢,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

  

距今6900-5000年前

  距今6900-5000年前  

  更是達到90%的峰值

  即便隨后因為馴化的牛羊傳入中原

  豬的比例略有下降

  但仍維持40%-60%的高位

  一個“豬肉之邦”正在形成

  (中原地區距今6900-2200年前豬肉占全部肉食比例的變化趨勢,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

  

不過

  不過

  豬存在于江湖(豬圈)

  卻高于江湖(豬圈)

  食用豬肉的機會

  多數屬于社會的上層“肉食者”

  豬肉總體仍是稀缺的、貴重的

  豬本身也有著較高的文化地位

  甚至是神化

  

  神化

  甲骨文中

  古人在房下養豕

  便有了

  (甲骨文中的家字,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一個家庭擁有豬的數量越多一個家庭擁有豬的數量越多

  則越富有

  豬代表了財富

  食用豬肉代表了社會地位

  所以在史前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同樣偏愛豬主題的“文創產品”

  包括憨態可掬的陶豬

  (陶豬,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6000年前,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裝飾著豬紋的陶缽裝飾著豬紋的陶缽

  (豬紋陶缽,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6000年前,豬紋的形象介于家豬和野豬之間,可能是正處于馴化過程中的豬,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

  

刻畫著豬臉的陶壺刻畫著豬臉的陶壺

  (豬面紋彩陶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距今6000年前,現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大肚能容的豬形陶罐大肚能容的豬形陶罐

  (豬形陶罐,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000年前,現藏于南京博物院)

  

紅彤彤的豬形酒壺紅彤彤的豬形酒壺

  (紅陶獸形壺,大汶口文化,距今約5500年,用于盛酒,四足立起便于加熱,也有人認為是狗形,現藏于山東博物館)

  

在內蒙古、遼寧的紅山文化在內蒙古、遼寧的紅山文化

  人們更是結合豬首、蛇身

  用玉石加工出玉豬龍

  或佩戴在巫師、酋長胸前

  或裝飾于權杖之上

  成為神權的象征

  此時此刻

  豬不再是普通的豬

  而是被賦予了神性的“神豬”

  (玉豬龍,肥首大耳、吻部前突、體蜷曲如環,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亦有人認為應是玉卷龍,與豬無關)

  

神豬持續演化神豬持續演化

  甚至有學者認為

  它最終演變成了甲骨文中的“龍”字

  豬與龍的淵源令人稱奇

  (甲骨文的一種“龍”字與玉豬龍對比;觀點依據孫力《玉豬龍摭談》)

  

不過不過

  一山更比一山高

  一豬更比一豬強

  5300年前

  安徽含山縣凌家灘

  另有一只“神豬”橫空出世

  它用一整塊玉石雕刻

  重量高達88千克

  是目前已知新石器時代最大最重的玉豬

  人稱中華第一玉豬

  (玉豬,現藏于安徽博物院)

  

豬的地位如此重要豬的地位如此重要

  自然應該獻祭給神靈和祖先

  距今4000年以前

  人們使用豬頭、豬下頜隨葬

  或者使用整頭豬進行祭祀

  占到所有祭祀動物的80%以上

  (豬牲在4000年前動物犧牲中的比例,“犧牲”即為祭祀而宰殺的牲畜,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

  

至遲到春秋時期至遲到春秋時期

  官方建立了固定的祭祀用牲制度

  其中

  皇帝祭祀社稷的規格最高

  共使用三種動物

  名為“太牢”

  豬即是其中一種

  (太牢示意,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這種用豬祭祀的習俗這種用豬祭祀的習俗

  直到今天還在許多地方流行

  (福建曬豬節,攝影師@李藝爽)

  

至此至此

  豬奉獻了身體

  奉獻了“品牌形象”

  為史前及先秦中國人

  換來了生動的“文創產品”

  換來了盛大的祭祀儀典

  也換來了貴族階層酒池肉林的生活

  (商代豕形銅尊,盛酒器,現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但是但是

  之后的日子里

  豬的犧牲并沒有換來相應的尊重

  反而是一再的貶低與侮辱

  令豬生“死不瞑目”

  

  降級

  秦漢時期

  家豬的數量更加龐大

  養豬事業更加普及

  許多知名人物都曾有牧豬的經歷

  例如漢武帝時官至丞相的公孫弘

  年輕時便因家貧而到渤海邊養豬

  (西漢時期云南晉寧石寨山12號墓牧豬圖,牧豬是只采用放養的方式養豬)

  

養豬者中不乏高手養豬者中不乏高手

  他們以豬致富

  富可敵國

  (語出自《史記·貨殖傳》,意為飼養的羊和豬很多,富裕程度相當于王侯)

  

  “羊彘千雙”“比千乘之國

  皇帝貴族們

  依然喜歡用豬展現財富

  各種可手握、可佩掛的玉豬

  隨葬在墓室中

  (漢代玉豬,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特別是漢景帝及其皇后的陵寢特別是漢景帝及其皇后的陵寢

  擁有包括豬在內的大量動物陶俑

  規模宏大

  (漢陽陵動物陶俑現場,攝影師@昱羽翼)

  

然而然而

  豬的數量增加

  豬的地位卻急劇下滑

  戰爭的需要使得的地位大幅提升

  牛耕技術的成熟

  又使得的重要性突顯

  不能打仗、不能耕地的豬

  怎么還有理由“忝列神豬”?

  (著名的東漢銅奔馬,現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曾經的神豬被安排居住在廁所旁邊曾經的神豬被安排居住在廁所旁邊

  漢代專門設計了與廁所相連接的豬圈

  把稻草、谷殼之類撒進其中

  利用豬的踐踏

  將人與豬的排泄物混合形成優質肥料

  在沒有化肥的年代

  這是數千年來保持中國土壤肥力不竭的秘密之一

  對于豬

  卻是生存環境的惡化

  狹小、逼仄、骯臟、臭氣熏天

  (漢代綠釉豬圈,上方是廁所,下方是豬圈,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環境決定命運環境決定命運

  住房改變豬生

  諸多惡名隨之而來

  人們嫌豬臟、嫌豬臭

  嫌豬懶惰不運動

  但是在人類強加的環境中

  豬有得選擇嗎?

  沒有!

  選擇權掌握在人類手中

  人類需要一個物種成為壞名聲的發泄對象

  豬在此時“脫穎而出”

  秦始皇巡游到會稽

  專門警告私通的男女

  不要像公豬一樣隨意交配

  (語出自《史記·始皇本紀》,“寄猳”意為亂配的公豬)

  

  “夫為寄猳,殺之無罪”

  漢高祖的皇后呂雉將宮斗的失敗者

  斷手斷腳,扔進廁所之中

  并命名為“人彘”(zhì)

  意為人形之豬

  (西漢石豬,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游牧民族入侵中原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出現了巨大改變

  羊肉取代豬肉

  成為中國人的主要肉食達千年之久

  豬的最后一點尊嚴也被剝奪

  (語出自北魏《洛陽伽藍記》)

  

  “羊者是陸產之最”

  當時著名的農業生產指南《齊民要術》

  與畜牧業相關的內容中

  養馬、養羊分別占45%、25%

  養豬的比例不到4%

  甚至低于雞鴨飼養

  (殺豬圖,出自甘肅新城魏晉壁畫磚墓)

  

唐代唐代

  12種動物大比拼形成的十二生肖

  豬再次居于最末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直到宋代直到宋代

  豬的拯救者才終于出現

  他們不是別人

  而是一群

  吃貨

  相傳大文豪蘇東坡

  被貶到黃州(湖北黃岡)時

  選取半肥半瘦的豬肉切成方塊

  小火慢煨

  煨得紅紅酥酥

  湯質稠濃,味道醇厚

  人稱東坡肉

  (相傳為蘇東坡所作《食豬肉詩》)

  

  早晨起來打兩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之后蘇東坡又就任杭州知事

  他用此肉犒勞疏浚西湖的民工

  并大受歡迎

  從此成為最富盛名的豬肉菜肴之一

  (東坡肉,圖片源自@VCG)

  

傳說歸傳說傳說歸傳說

  但類似東坡肉這樣的菜肴創新

  的確引發了豬肉的“產業革命”

  一個吃貨吃飽了

  一群吃貨又聞風而來

  豬肉的吸引力指數大幅提升

  據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

  每天有上萬頭豬被運進開封城

  消耗量之大,令人咋舌

  開封的“吃貨們”如此喜愛豬肉

  一場漂亮的豬肉翻身仗

  似乎就要打贏

  (《清明上河圖》中的開封城局部,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東京夢華錄》記載可能有夸張成份)

  

明清時期明清時期

  中國人口高速增長

  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數千人甚至超過萬人的村莊比比皆是

  大大小小的土地都被開發

  寸土無閑

  (語出自清代趙翼《甌北詩抄》米荒詩之一)

  

  “海角山頭已遍耕

  別無余地可滋生”

  已經沒有多少土地可供放牧

  牛、羊的繁衍受到限制

  圈養的家豬反而優勢突顯

  豬肉終于擊敗了羊肉成功翻盤

  成為中國人消費量最大的肉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豬,天下畜之”

  (清代圓明園豬首,現藏于保利藝術博物館)

  

但是但是

  豬的形象相應提升了嗎?

  仍然沒有!

  在人地關系緊張的背景下

  豬只能生活在窄小的豬圈中

  依然臟、依然臭

  依然是人類嘲笑的對象

  恰好此時

  神怪小說《西游記》流行開來

  其中的豬八戒

  集貪吃、好色、懦弱、無能等

  諸多缺點于一身

  對豬的嘲笑深入到了文學經典

  昔日的光環完全失去

  形象

  已然無法挽回

  (頤和園長廊上的西游記師徒四人繪畫,其中的豬八戒還是一只黑色的中國傳統豬種,而非白色)

  

豬

  該怎么辦呢?

  

  奇跡

  1950年代

  中國迎來了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

  數億人民嗷嗷待哺

  大量農田急需施肥

  豬作為國計民生

  被前所未有地重視起來

  毛澤東在文章中寫道

  (語出自《這里養了一大批毛豬》按語)

  

  “養豬是關系肥料、肉食和出口換取外匯的大問題,一切合作社都要將養豬一事放在自己的計劃內”

  《人民日報》更是在頭版刊登文章

  將豬從六畜最末位

  提升至首位

  即“豬、牛、羊、馬、雞、犬”

  長期被壓制的形勢瞬間逆轉

  (1959年12月17日《人民日報》)

  

全國人民的養豬熱情全國人民的養豬熱情

  也被調動起來

  (1960年的養豬宣傳畫《優秀的女飼養員》,作者金梅生)

  

還一度出現了還一度出現了

  千斤肥豬的浮夸風

  (大躍進時期的農村壁畫,千斤肥豬,作者不詳)

  

而真正的奇跡而真正的奇跡

  則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后

  專業養殖戶工業化養殖

  取代了持續數千年的庭院式散養

  豬作為“長肉機器”的特性被發揮到極致

  (現代養豬廠,圖片源自@VCG)

  

如今這個國家如今這個國家

  每年有6.8億頭豬出欄

  4億頭豬存欄

  年產豬肉5400萬噸

  相當于世界上其他國家豬肉產量的總和

  堪稱奇跡

  (近70年來中美肉豬存欄量增長對比,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巨大的產量讓豬肉走上了巨大的產量讓豬肉走上了

  億萬普通人的餐桌

  各式豬肉菜肴花樣百出

  包括但不限于

  豬肉燉粉條、紅燒獅子頭

  炒臘肉、紅燒排骨、青椒肉絲

  回鍋肉、糖醋排骨、白切豬蹄

  煎豬肝、梅菜扣肉、可樂排骨

  粉蒸肉、水煮血旺、苦瓜腱肉

  紅燒肉、水煮肉片、豬肉餃子

  鹵豬蹄、姜醋豬蹄、花生豬蹄

  烤乳豬、木瓜煮肉丸、香菇燒肉

  千層豬耳、魚香肉絲、滑溜肉片

  滑熘里脊、香爆肥腸、醬汁肘子

  排骨冬瓜湯、菠蘿咕嚕肉、脆皮豬大腸

  板栗燒排骨、梅子蒸排骨、水晶豬皮凍

  等等等等

  (香橙排骨,圖片源自@VCG)

  

除此之外除此之外

  豬皮可制革

  豬鬃被制成各種刷子

  從豬皮中提取的明膠

  會被用來制作蛋糕、冰激凌、啤酒

  甚至豬骨粉還被用來制作精美的瓷器

  (骨瓷最早由英國制作,中國現在是最大的骨瓷生產國,圖片源自@VCG)

  

與此同時與此同時

  豬的文化形象也迎來了大繁榮

  中國的豬、外國的豬

  都在國內擁有了廣泛的擁躉

  包括聰明又活潑的小豬佩奇

  反應總是慢半拍的麥兜

  擁有特異功能的晴天小豬

  以及性格各異的三只小豬

  等等

  (麥兜劇照)

  

正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聯合舉辦的展覽《與豬同行》中所說

  “數千年來

  還沒有一種家養動物像豬一樣

  既是中國人最主要的肉食資源

  又一直在精神領域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從豬的馴化到飼養選育技術的發展

  從簡單地食用豬肉

  到將豬肉烹飪成美味佳肴

  從用豬隨葬

  到把豬作為重要的精神文化符號

  人類在與豬同行的歷史進程中

  生產技能在進步,生活水平在提高

  風俗習慣在變化,文化知識在豐富”

  浪花淘盡9000年

  豬對中國人的貢獻不可磨滅

  今天

  當我們享用起豐盛的年夜飯

  也許更能體會到

  

  國家需要你

  人民需要你

  祝大家豬年快樂

  !!!

  P.S.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包括: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徐旺生《中國養豬史》、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王彤偉《“豕、彘、豬”的歷時演變》、《2017年中國養豬業發展報告》、謝敏怡等《中國的豬肉奇跡?》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郭明煜

甲骨文 豬肉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2-19 西安銀行 600928 4.68
  • 02-13 七彩化學 300758 22.09
  • 02-13 華陽國際 002949 --
  • 02-12 威派格 603956 --
  • 01-30 立華股份 300761 29.3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