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陳恩摯
如果你要移民美國,做為一個新移民,你最好選擇一個相對開放、包容的城市居住。你要避開特朗普選票大幅勝過希拉里的州縣;你要盡量去選擇希拉里獲勝的沿海州縣,當然,這些州縣的房價也明顯高一些。
經歷總統大選的喧囂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爾灣市的街頭人來車往,似乎一切依舊。
11月11日中午,我走進當地大學附近的一個UPS門店,寄一本200多頁的書給紐約的朋友。工作人員告訴我,若選擇最便宜的方式,快遞價格為8.35美元(折合人民幣56.7元),然后提醒我需要在邊上的貨架拿個信封裝起來。
我拿起一個相對厚實的信封,寫好地址拿給工作人員,準備付款。他告訴我,要13.5美元(折合人民幣92元)。原因是,用了信封后,重量增加了;還有一個原因是我還需要給這個信封付費,其價格為1.7美元。
我詢問說,你們貨架上沒看到任何信封的價格標識,我還以為免費?工作人員指著這個信封背面一個很小的價格標簽,略帶鄙夷地對我說,“nothing is free in america(在美國,沒有免費的東西)”
看到這里,是不是有人在感嘆美國的快遞價格,大喊“萬惡的資本主義”。要知道,我并沒讓快遞員上門取件,而且,UPS在當地也只是市民日常所用的快遞,就像國內我們常用的申通、圓通。
通脹將是特朗普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近幾個月,我一直在美國游歷并體驗生活。坦白地說,這邊的一般商品并不算貴,有的還很便宜,但一旦涉及到人工時,相關服務的價格就往上竄。上述場景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特朗普勝選后對美國,對全球的影響。特朗普一直大喊減稅,我不知道他會給民眾減多少。但以我的感覺來看,其他先不去說,如果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如期推進,通脹,尤其是服務類的價格上漲將是他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特朗普最有名的競選宣言是,要對產自中國的商品大幅提高關稅;要建個隔離墻,要驅逐1000多萬非法移民。
一直以來,中國制迼的實惠產品,已經成為許多美國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大幅提高關稅,肯定意味著很多美國在售商品價格要上漲,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也要上升。
與此同時,如你所知,勞動力價格也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不管如何,因為美國的包容,美國大量的非法移民增加了勞動力供給,降低了勞動力價格。他們無法用選票換福利,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勤勞的工作。一定意義上講,他們的適量存在,對于美國民眾,對美國經濟是一種隱性的福利。
拋開合法性不談,這個邏輯有點類似于,中國大城市里大量存在的沒有戶口的民工兄弟的貢獻。他們可能沒有養老保險、醫保,工資也低,甚至偶爾引發一些治安事件,但他們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力量。試想,哪個城市里,如果這些民工兄弟大量離開,后果將會如何?
類似的邏輯,可以想想國內地方政府一些部門的臨時工。他們工資低、福利低,干同樣的工作,或是最苦最累的活,一遇到問題往往首先遭殃。如果把他們都辭退,即使給正式人員加薪,估計他們仍然要哭。
這次特朗普勝選說明,不少美國民眾似乎只記得中國商品,以及適度包容非法移民的負面影響,忘記其帶來的好處。
美國其實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公開信息顯示,包括上述涉及中國進口商品、非法移民等言論在內,特朗普的很多公開論調顯然是與全球化、開放、包容、博愛是背道而馳的。他抱怨美國因經濟全球化、開放、承擔世界事務等做法讓美國的“納稅人”付出太多。他說,接下來,美國要專注美國人自己的利益。
但是,經濟全球化其實是讓人類社會整體獲益的。其可以讓人們超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分工、合作,實現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遞進。
美國人不應該只看到大量中國商品進入他們的超市,他們還應該看到數不盡的中國學生去美留學,有那么多中國游客去奧特萊斯排隊購物,有那么多中國人排隊投資EB-5。
眾所周知,與特朗普的論調恰恰相反,作為第一經濟大國,美國事實上長期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特別是,當你親眼見到有的游客來美旅游回國時要同時帶走個把iphone,好幾個mk和kate spade的包包,十多雙耐克鞋,甚至幾十件“made in china”的tommy hilfiger牌衣服等而搞得包裹超重時,你會更加深信不疑。
市場經濟有一個重要的核心邏輯:要利已,先利人。面包師大清早起來做面包,把面包做的盡量可口、美觀。然后,他自己才有收入。
也就是說,如果把別人服務好,讓別人獲得好處了,自己自然會獲得好處。這個邏輯告訴我們,不應該狹隘地把注意力固著在自己的付出和自己的眼前利益。有時候,換一個維度思考,別人的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博愛、平等與獲益、經濟發展并沒有矛盾。
在生活中,一個人,如果不夠包容,常常抱怨別人,計較得失,強調自己的付出,忽略自己所得,把責任常歸結于他人,他常常會變的孤立和不合作,他往往逐漸成為工作和生活中的弱者。
其實,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一個經濟體,如果固著于自己的眼前利益,不追求包容和開放,也許會獲得短暫的繁榮,但長遠來看,注定要走向衰退。在很長時間里,美國正是憑借開放、包容、自由、博愛而強大,如果沒有了這些,美國將什么都不是。無怪乎,特朗普的論調及其勝選讓很多美國精英、美國主流媒體抓狂。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人正像河流一樣,時而清,時而濁,時而冰涼,時而溫暖;有時表現這一種人性,有時表現那一種人性,人常常變得面目全非,但其實還是他本人”。 個人如此,一個經濟體的民眾也是如此。
或許,也因為人性的兩面性及反復無常,一個國家總是曲折前進。或許正是因為人性的“時而濁”,強調美國人眼前利益的特朗普獲得了很多草根階層的同鳴,更多民意的支持。
目前來看,在全球范圍內,暫時沒有國家能代替美國在全球的作用。但是,如你所知,世界上沒有一個經濟體是永遠的老大。我不知道,這次大選只是美國經濟發展路上的一個小插曲,還是其經濟的拐點?不知道,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的機會正要到來?不管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民眾唇齒相依,我寧愿希望這只是特朗普的競選策略,希望他說一套做一套。
社交媒體讓精英和草根都活在各自的世界里
在美國生活的這幾個月,美國大選自然是我關注的一個重點。
不過,與目前的大選結果相反,在很長時間里,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競選,同時我認為希拉里會贏。
因為,我平日里翻閱美國各大主流報紙時,時常會看到文章在支持希拉里,甚至在嘲諷特朗普。另外,很多經濟學家公開支持希拉里;很多優秀的企業領袖支持希拉里;哈佛大學新生民調顯示,只有6.2%的人支持特朗普。
后來,在社交媒體上,我陸續看到許多支持特朗普的“神邏輯”的文章。我不知道這類文章的真實性,也不知道其傳播力有多廣,我有些吃不準。
記得競選的最后一周,特別是美國FBI調查局考慮重啟對希拉里郵件門調查之后,社交媒體上支持特朗普的文章特別多。但是,我仍然以為希拉里會贏。在競選前一天,我還看到某報紙上的一篇報道說,某大學對全美100家報紙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兩個候選人的支持狀況。結果支持特朗普的只有2家,支持希拉里的有57家。
然而,競選的最終結果顯示,報紙在引導民意方面已經逐漸失去作用,社交媒體已經非常強大。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么?不是身體素質的不同,也不是高矮,而是所持有的信念群的不同。令人擔心的是,社交媒體是一種相對封閉的、點對點、病毒式的傳播模式。在這個模式中,認可你文章觀點的人還會繼續認可。不認可的人,可能看個開頭就開始罵娘;更大的可能是,他們根本就已經看不到你的文章。
我們常常會發現,怨恨、恐懼比愛、包容往往更有感染力,更容易獲得傳播,出現集體狂熱。同時,人們只尋找、關注與自己有相似想法的人,更多的去閱讀自己認同的文章。
如此一來,信息被碎片化,不同價值觀的人之間的交流被切斷。精英和草根都活在各自的世界里,相互割裂,互相說傻×。更令人擔心的是,平等、博愛、包容、經濟全球化的價值觀的傳遞似乎要因社交媒體而受阻,這顯然是需要警惕的。
今年以來,英國脫歐、特朗普勝選的反經濟全球化趨勢,讓我們不得不關注和反思社交媒體在民粹化趨勢里的作用。我不知道,它將把這個世界帶向何方?不過,現在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要移民美國,做為一個新移民,你最好選擇一個相對開放、包容的城市居住。你要避開特朗普選票大幅勝過希拉里的州縣;你要盡量去選擇希拉里獲勝的沿海州縣,當然,這些州縣的房價也明顯高一些。
(本文作者介紹:青年經濟學者、財經專欄作家。近期出版《經濟十字路口的投資者窘境》。)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