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機構專欄 研客
股票投資倉位中,不要時時滿倉,也不要時時空倉。最好把這個比例在75%-25%之間進行切換,再看好,也不要超過75%倉位;再悲觀,也不要少于25%倉位;這是股票投資倉位控制。
多年以后,當我們回憶起2015年,可能會這樣說:那一年,曾經有一個大牛市擺在我面前,可惜我圖樣圖森破。
如果能再來一個牛市,我一定要這樣炒股:
1、慎用杠桿
本次股災,我身邊的許多朋友被平倉,不乏3000萬本金級別的,很心痛。平倉之后,有些要從零開始,大部分剩30%左右,最好的是本年利潤全吐出去,略微虧損個位數比例的本金。
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從上證指數4000點開始,從不用杠桿到50%杠桿,再到100%杠桿,最后最少的上了150%杠桿,最多的是3倍杠桿。
我們拋開對個股、大盤的研討,單論這種做法: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無經營過企業,一個企業如果用了3倍的有息負債杠桿,這意味著什么?
簡單地說意味著75%的資產負債率和至少保持19%以上的凈資產回報才能覆蓋借入的有息負債。而什么樣的企業可以承受75%的資產負債率?
通俗地說,經營穩定,能夠收到足夠的現金、按期支付利息和本金;并且還有一個前提條件,負債必須是穩定的,債主不能因為企業的經營變動而發生抽貸行為。那什么生意可以維持每年19%的凈資產回報呢?
大家在座的都是股票市場的老兵了,我們就拿2015年半年報的統計來看看,在A股2780家上市公司,達到半年8.5%凈資產收益率的只有281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言的“馬無夜草不肥”中的“夜草”,估計只有一半左右。
也就是說2780家上市公司大概只有5%能夠達到我們要求的19%的回報,我們可以簡單的類比一下,捫心自問,我們一定會是所有投資者中的那5%嗎?更何況,我們假設的穩定條件是負債必須穩定,不發生銀行抽貸,在目前的市場,這個條件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我們可以據此推導出我們避免失敗的第一個條件——慎用杠桿。
杠桿是這樣一種東西:有能力的人可以用它獲取更多,但說不定哪天馬失前蹄;而沒有能力的人只會用它失去更多。
投資最終收益,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概率;二、賠率。
用一個簡單的打牌例子來說明:比如說你買一只股票,一股10元,你判斷它要上漲,而且確實如此,這只股票上漲到20并一直保持在這個價格,那么你的賠率是2,打完這把牌你就不玩了,那么你的最終的收益就是1*2=2,你在這次投資中的收益就是2倍;如果你的判斷失誤了,它沒有漲到20,反而跌倒5,那么你的賠率就是0.5,你這把牌的收益就是-0.5倍,你虧了一半的錢。
如果你不會打牌,或者你知道你打牌的水平比別人是不如的,那么,你越是參與的局數越多,那么,你虧得錢就越多。如果是自己的錢,虧完那也沒什么,就當交學費,下次攢夠了錢,學習了怎么打還可以再來;如果你在這個時候輸紅了眼,借錢參與,那么只會越輸越多。
借錢只能放大你的輸贏比例,而不能提高你贏錢的概率。所以,借錢打牌這種事情如果贏的概率低,那么還是不用的好。
股票投資的現實遠遠比這個情況要復雜的多,你贏的概率和你的賠率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可計算的。這把牌很難算,小心翼翼的參與其中而不是聽之任之。
對此我得出的結論是:
① 保持耐心,評估自己的能力,是否拿得起這柄雙刃劍;
② 財不入急門,你越是急,可能心態上越是會出現問題而導致錯失機會。
有一個股友總結過一個觀點:不用杠桿=保你不死。雖然這個結論有點偏激,但是道出了一個普適性的真理,杠桿的運用的前提必須是有能力去用,否則這柄雙刃劍會傷到自己。
2、不用投資的方法投機 不用投機的方法投資
不要用投資的方法投機、不要用投機的方法投資、遠離賭博。
我們大家在市場中呆的時間長了,經常都會遇到這樣一個現象。某人自己買了銀行股,認為因為銀行牌照是受限的,有進入壁壘,利潤很高,很多才6倍左右的市盈率,所以嚴重低估,買,全倉買入,它已經跌倒這個份上了還能怎么跌?買銀行股就是正確的投資行為,而那些上百倍市盈率的股票,都是投機的,必然要被市場規律懲罰。這個觀點正不正確?大家如何認為?
作為我個人而言,我同意銀行股也許低估的意見。但是,我們首要的是探討什么是投資行為,全倉買銀行股等待它上漲是不是投資行為,買銀行股是不是投資和買上百倍市盈率的股票是不是投機這三個問題。
投資是什么?三個必要條件:
、 經過仔細認真的分析
、 以確保本金的安全為前提
、 期望適當的回報
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也許才可以稱得上投資。
在這三個條件中,本金安全是人人看重的,分歧在于仔細認真的分析和適當的回報這兩點上。
我個人覺得,第一點仔細認真的分析就可以把市場上70%的散戶給消滅了。在座的應該深有體會,很多散戶花幾萬、幾十萬買一只股票用于決策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十秒甚至幾秒,原因很可能只是辦公室里誰誰誰說了這只股票一定會上漲諸如此類;從時間上來說可能還比不上買一件幾百塊錢的衣服花的時間多,從決策邏輯上看不如買一臺手機對比品牌和關鍵因素考慮得更充分。如果你都不知道你買的是什么東西,你怎么知道它會幫你賺錢?
仔細認真的分析什么?
、 公司的資產狀況盈利狀況現金流狀況
、 公司的商業價值、生意模式、生命周期、價值周期、競爭優勢、管理層的進取心
③ 公司所處行業的行業特性、競爭格局、發展趨勢
、 市場的供需格局、國民經濟中的產業格局、宏觀經濟狀況
⑤ 社會發展趨勢及變遷、人口因素和政局政策影響。
這是一個完整的分析鏈條。
為什么要期待適當的回報?有兩個規律制約著異乎尋常的收益率誕生:
、 復利規律
100萬,年收益20%,20年終值3195萬;年收益25%,20年終 值6939萬;年收益30%,20年終值1.46億元。記得這個數字,就可以理解復利的不易,也可以輕易戳穿我們現實生活中某些所謂金融公司的騙局。
、 均值回歸定律
其實它本身是復利規律的一部分,只是太過重要,所以單獨強調。
長期來看,至少十五年的角度,沒有哪個公司的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可以常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也沒有哪個投資者可以常年保持40%以上的投資收益。現在超過了,未來可能會以負收益的方式對現在的收益進行平衡,整體而言,投資者的長期年化收益能夠保持在14.3%以上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記住這個,當我們某個年份獲得不錯的收益甚至是超額的收益時,它會提醒我們,到底是我的能力或者運氣還是市場水漲船高導致超乎尋常的收益發生,還是我們承擔了太高的風險而沒有意識到。
現在大家看了我對投資的定義了。那么全倉買銀行股等待它上漲是不是投資行為?
我認為,這要從買入時的態度來進行區分而不是以買入時的行為進行區分。
投資重在“資”上,看重買了什么東西,便宜不便宜,如果比它真實的價值低了,那么我們總是有賺頭的,它看重質量,并不預測時機,對待市場的態度是等待價值從低估到合理過程的回歸。
如果這個事件長時期不發生,只能收比如每年4%-7%的股利買入者也很滿意,那么我們可以說,如果他買入時深刻分析了投資標的,評估了它的價值,并以低于價值的價格買入,等待后續事實的發展跟蹤自己的標的并定期進行評估它的價值,那么他即使是全倉買入了,他的行為也是標準的投資行為。
如果他并沒有做這些事情,只是覺得將迎來上漲的機會,那么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投機行為。投機,重在“機”,也就是“機會”和“時機”的把握,無論這種機會是來自業績、宏觀經濟、突發事件或者其他。如果讀過一些大投機家的傳記或者書籍,可以看到,他們對“形”“勢”“時”三個方面的把握都非常看重,并非絕大多數人所理解的“投機倒把”的意思。
除了投資和投機兩類行為,市場上其實最多的行為是賭博。我個人認為,投資沒什么特別光榮的,投機也沒什么可恥的,但賭博是萬萬不可取的!
多年的市場經歷讓我總結了一點個人經驗:投資易學難精,是正道,適合正常人但是需要磨礪性情。
成為投資者前提是了解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在堅定信念后要不改初衷地走下去,不要朝令夕改,今天念著價值投資的好,明天羨慕趨勢投機的妙,后天又看上日內交易天天有進賬。
投機需要天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路,出奇制勝總要付出代價。賭博,無論是什么賭博,沉迷其中除了傾家蕩產沒有二路。
3、平衡配置 不孤注一擲
在我個人十四年多一點的市場投資經驗中,有一個最大的教訓:在單一的投資上投入了過多的資產,甚至為了這一項投資進行負債。我這項投資并不是股票投資,而是實業投資。
對這項投資我曾經抱有過一個期望,做大了把它賣掉我就可以安心地在最熟悉的股票市場上作為我個人的最后一項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結果很不幸,我的這個公司并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而是全賠掉了。
我在這項投資失敗前,做了在當時看來許許多多的工作,自己認為分析的因素、可能性、悲觀情況都已經非常非常充分了,除了一個可能,倒閉的可能。
“最有可能發生的沒發生,最不可能的卻發生了,事情總是這樣!庇蛇@件事,我自己得出了一個總結,無論做人做事,都要給自己留下一點余地,事情總有你意料不到的情況,要為這種意料不到的情況多做一些準備,晴天備雨傘沒什么不好的。
具體到股票投資上也是一樣,不要把你家庭中的全部資產投入股票市場,最多不要超過家庭資產的70%(視家庭的資產構成而定);不要在有高金額或者高息負債的情況下進入市場;這兩點是大類資產配置原則。
股票投資倉位中,不要時時滿倉,也不要時時空倉。最好把這個比例在75%-25%之間進行切換,再看好,也不要超過75%倉位;再悲觀,也不要少于25%倉位;這是股票投資倉位控制。
、 股票投資組合中,不要單壓一只股票;
、 少于1000萬的資金,組合中不要少于3只股票,不要多于10只股票;
③ 單一股票占股票倉位不要超過30%,同一行業類型股票占股票倉位不要超過50%;
4、把握周期性,避免在市場最熱時入場
任何國家的股市,從表現形態而言,都會呈現周期性。
世界具有周期性的根本原因是人類的參與。很少有事物是直線發展的。事物有進有退,有盛有衰。多數事物都是周期性的,當別人忘記時,某些最大的盈虧機會就會到來。
問幾個問題:
大家在如何判斷市場的繁榮程度?
判斷市場繁榮程度的時候會使用那些指標?
哪些指數?
我個人用得最多的全面判斷市場的指數是399106,深證綜指。深證綜指包含了市場最具活力的樣本。為什么不選擇上證指數進行觀察?2008年后加入了使真實市場狀況變得不太全面的龐然大物金融股(主要是銀行、保險、證券),他們的利潤和我國的某些問題癥結掛鉤,所以加入了它們的上證在反映市場的總體估值、情緒、結構方面失真,入市較晚沒想明白的投資人盯住上證指數操作也是本次股災巨大損失的原因之一吧。使得大家總誤以為6100點還沒到,要到了6100點以后再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心理。
2015年6月12日,深證綜指的總體PE是79.22倍,PB是6.71倍;以PE論為十年歷史來的第二高,僅低于2007年4月9日104.04倍的估值;以PB論為十年歷史來第三高,僅次于2007年10月9日7.5倍和2008年1月15日7.29倍的高點。
從2014年12月底至2015年1月初的那次調整其實就是面臨突破6100點的技術性調整需要,而從那一時段開始,就意味著最后一段“郁金香花球天價時刻”,所有相對便宜的東西從那時開始已經走向了高估。
所以:
、 對市場大的周期要進行大致的溫度判斷
、 避免在估值最高時刻入場
當代最偉大的智者之一查理芒格最喜歡的一句話“如果我能知道我要死在哪里,那么我將永遠不去那里。”
我想,我們如果避免了導致投資失敗的這四種主要因素,也許,成功會在某一天悄悄降臨。
(本文作者介紹:我為自己代研,我與人人分享。研客是一個頂級研究者和投資者的分享社區,目前已凝聚了幾萬名中國二級市場最智慧的大腦。)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