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稻葵 原載新華網
中國經濟在新時代將呈現三個特點,即超大規模的實體經濟、要素相對成本的逆轉、國民需求的高端化和多元化。
特點一:超大規模的實體經濟
新時代的中國經濟有什么特點、有什么挑戰,需要怎樣的新思維?這是十九大勝利閉幕之后大家特別關心的一個重大話題,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毫無疑問也進入了新時代,那么中國經濟在新時代有什么特點呢?我總結出三個比較有意思的新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什么?咱們看一張圖,這張圖不是清華校園,那怎么一夜之間搞得遍地都是共享單車呢?共享單車的背后是什么?當然你可以說有智能手機、互聯網、微信、支付寶,這些是肯定的,但是還有一件事你們想過沒有,這么多共享單車幾乎是一夜之間蹦出來的?它反映的是咱們中國人至少生產自行車的能力是很強的,甚至于是過剩的。事實上咱們國家自行車的生產量在全球至少占一半,而且生產能力還用不完,所以中國經濟的第一大特點我總結為超大規模的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的規模非常之大,下面這張圖是中國、美國、日本這三個經濟體刨除服務業、金融業、律師服務之外,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的產量。
上面那個藍線是咱們中國經濟,現在已經是接近6萬億美元了,咱們總體經濟規模12萬億美元,遠遠比美國高了。2001年的時候,美國的實體經濟是中國的3.7倍,日本的實體經濟比咱們還高一點。
上面這張圖藍的部分是中國實體經濟的規模,現在咱們實體經濟的規模是美國的1.3倍,不是多一點兒,是多30%,比日本就多更多了。這個圖上中國是藍色,黃色是日本,日本整個經濟的規模,自從2010年被咱們超過去之后,現在只剩下不到咱們一半了。當然我這里強調的是實體經濟的規模,所以實體經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的產量,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點。
同時,咱們的儲蓄非常多。打個比方,假如中國經濟是個家庭,這個家工作很努力,經常周末不休息,晚上還加班加點。這個家庭每年至少40%生產出來的產品和服務自己消費不了,然后就儲蓄了,儲蓄是經濟增長之源。
講一個例子,明朝的增長速度你們知道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團隊花了13年時間,專門研究明朝,后來又算了北宋、清朝的整個經濟結構和經濟規模。我們發現,從北宋到明朝再到清朝,增長速度每年也就是0.3%左右,當時的儲蓄好的年份有3%,經常是負儲蓄。為什么?因為打仗帶來了災難,為了保命得把耕牛殺掉。所以今天中國經濟儲蓄非常多,儲蓄非常重要,它是經濟增長之源。
我算了一下,從本世紀初到現在,股市高高低低,最高的時候到了6000多點,中間又起來一下,現在回到了3000多點。這個過程我算了一下,這17年,大概平均每年3%的回報率,不算高。為什么股市起不來呢?原因非常多,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不分紅。上市公司是掙錢的,掙了錢不分紅,我們的分紅率在全世界幾乎是最低的。所以上市公司事實上掙了很多錢,用我們的話來講是作為企業未分配利潤,這部分也是中國經濟重大的儲蓄來源,這叫企業儲蓄。事實上企業儲蓄的比重比百姓的儲蓄還多一點,中國經濟的整個國民儲蓄一半以上是企業儲蓄。其實還有一部分人,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群體,比我們普通城市居民的儲蓄還多,那就是中國的農民。中國農民怎么儲蓄呢?中國的農民也是從中國工業化過程中獲得紅利的,所以農民兄弟也是我們國民儲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大特點:儲蓄高,實體經濟規模超大。
特點二:要素相對成本大逆轉
新時代的第二個特點,是要素相對成本的大逆轉。這張圖是我們一個重要的電器生產商的無人車間,見不到人,全是機器。還有什么有意思的變化呢?下面還有一張圖,京東做實驗,無人機送貨,無人機這種技術已經成型了,說明咱們中國企業的技術獲得能力很強,技術不貴了,資本也不短缺了。
剛剛的無人車間說明什么?說明現在中國的資本量大幅度上升了,每一個工人的背后跟著機器、跟著設備、跟著他的工具數量大幅度上升了。
我們算一筆賬,中國經濟過去十幾年,勞動力幾乎沒有增長,勞動力現在少了,資本上去了,這是中國經濟在新時代的一個重大特點。我們已經不是一個資本和資金短缺的國家了,相反我們是資金和資本相對充足的國家,這是一個新時代的特點。
特點三:新時代國民需求的高端化、多元化
第三個特點是新時代國民需求的高端化、多元化。下面這張圖講的是月嫂的需求。生孩子、養孩子,我們的父母那代就很簡單,現在則兩三個月嫂看著,高端需求多了,現在嬰兒都比我們那個時候幸福。
再有,如果國內滿足不了國人的高端需求,國人就出國。比如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就是11月第三個星期四,過完感恩節,早上買東西,門一開,中國的消費者、旅游者排在第一個,這就是中國消費者給人家的印象,這也是國內高端需求沒有滿足大家而留下的挑戰,這也是我們經濟的挑戰。
寶馬汽車全球最大市場是中國,超過美國,在中國市場上熱賣的車型是中高端車型,5系,但在美國熱賣的是低端車型,3系。可見中國的消費在升級,中國的消費已經占到了GDP的百分之四十幾。消費這幾年是拉動增長的,但是我們還沒有滿足。怎么能夠讓產業升級,把不斷升級的需求留在國內,進而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中國面臨的挑戰。
(本文作者介紹: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