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金融數據共享正引發全球變革

2017年11月03日10:25    作者:蔡凱龍  (0)+1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蔡凱龍

  西方金融業稱,2018年將是Open Banking-開放的銀行服務年。隨著2018年悄然臨近,西方金融業頻頻出現Open Banking的熱烈討論。Open Banking從何而來,根源、意義和影響在哪里?

金融數據共享正引發全球變革金融數據共享正引發全球變革

  當我們還沉醉于中國金融科技遙遙領先世界的榮譽時, 西方金融業靜悄悄地發起了一場足以顛覆傳統銀行模式的革命:金融數據共享,一舉把全球金融科技競爭帶入下半場。 

  銀行業者驚呼這是銀行互聯網化后金融業最大的變革;金融科技者激動地稱之為繼虛擬貨幣、人工智能之后,金融科技的下一個熱點。以措辭嚴謹著稱的《經濟學人》雜志對此毫不吝嗇用詞,直接描述它為銀行業的“地震”。 

《經濟學人》雜志2017年5月23日撰文評論PSD2《經濟學人》雜志2017年5月23日撰文評論PSD2

  金融變革來襲, 各國如何應對?

  英國政府的競爭和市場委員會CMA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類似中國的發改委)  2016開始主導Open Banking計劃,經過近兩年準備,2018年開始在英國大銀行逐步實現。

  歐盟2016年通過PSD2(Payment Service Directive 2 支付服務規劃2)法令,規定在2018年1月13日起歐洲銀行必須把支付服務和相關客戶數據開放給第三方服務商。目前該計劃的準備已經到收宮階段。

  在美國,因著名的《多德-弗蘭克法案》而成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Consumer Financial Proectection Bureau),2016年11月就金融數據共享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在經過1年研究后,10月18日CFPB發布金融數據共享的9條指導意見。

  澳大利亞2017年8月發布《Review into Open Banking in Austrailia (Issue Paper)》長遠規劃。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金融強國,都推出各自雄心勃勃的金融數據共享戰略。

  雖然各國對金融數據共享的稱謂五花八門,實現的途徑不一,但是都有一個核心的理念:通過金融數據共享,推動傳統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更深層次地協作和競爭,最終追求用戶利益最大化。 

  建立在金融數據共享基礎上的宏偉藍圖已經初具輪廓:未來銀行的基本業務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模塊化,金融服務可以按需求“拼湊”業務模塊,增加服務的彈性和多樣化。而銀行將成為高度開放共享的金融服務平臺。金融科技公司和銀行的關系由競爭轉為合作,共同構成了共生共存的金融生態圈, 就像手機App和手機操作系統一樣。

  西方國家為什么全力推動金融數據共享?目前進展如何?對金融業各方有何影響?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和挑戰?最重要的是,這些振奮人心的金融變革對中國有什么影響和沖擊?未來我們如何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數據共享體系? 

  數據割裂是全社會的損失

  馬云先生說“人類正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時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時代”。在DT時代,數據成為最有價值的資產。數據的價值在于關聯,但是現實中,數據大部分是割裂和分散的,金融行業尤為突出。

  譬如,你在工商銀行有存款,在平安銀行貸款買房子,在中信證券公司交易股票,同時還有招商銀行的信用卡。個體是金融交易數據的生產者和所有人,而這4家金融機構是數據的保管者。但由于不同的金融機構,造成同一個體的數據是割裂的。由于數據對機構來說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他們是不會輕易主動對外開放。

  金融數據的不開放,使各方損失巨大。

  對個人來說, 最直接的損失是無法輕易對比服務和費用,從而無法選擇價廉物美的金融產品。更大的損失在于,個體無法得到全方位金融數據,因此限制了有效資產配置和規劃。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投資理財等先進的技術,由于缺少完整全面的數據支持,成為擺設。 

  對金融科技公司來說,盡管有很多方式獲得非金融數據,但是這些數據的含金量,比不上銀行里的個人金融交易數據。倘若無法打破銀行數據壁壘,金融科技公司將始終處于劣勢,其發展必然受到制約。

  對銀行來說,數據不公開,對自身業務是一種暫時的保護。但是這種數據封閉的代價是銀行失去機會利用共享數據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創新技術,從而很難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的產品和服務。在客戶對金融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科技界巨頭跨界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和監管對開放數據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的大潮下,閉關自守的銀行將失去構筑平臺生態圈的機會,銀行的路將越走越窄。 

  對監管來說,金融數據不公開造成了數據孤島,大大減少了數據的價值,降低了整個社會金融運行的效率并提高了社會成本,同時也助長了因為封閉帶來的金融壟斷,不利于初創金融企業特別是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

  總體說來,金融業的數據共享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

  放眼全球,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共享經濟和平臺經濟崛起的時代: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業,卻沒有自己的庫存;Airbnb是最大的酒店住宿運營公司,卻沒有的一間客房。 還有市值最大的蘋果公司,真正的價值在于其提供的數字產品平臺。這些全世界明星企業,無一不是DT時代的領導者,他們通過數據開放共享,在平臺上打造出生機勃勃的生態圈。

  然而至今沒有一個開放的金融共享平臺出現。 是時候金融業跟上共享時代潮流了。

  歐洲和美國模式

  在全球競爭中,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依靠龐大市場和模式創新,走在世界前沿。為了給本國的金融科技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并奪回話語權,西方監管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推動金融數據共享之路:歐洲政府主導模式和美國市場主導模式

  英國的CMA, 在2016年8月9日發布一份對銀行業的調查報告稱:客戶對銀行有很強的粘性和惰性, 雖然客戶每次換銀行,平均能給個人和企業客戶分別節省92和80英鎊(800和900元人民幣),但是英國每年平均只有3%的個人和4%的企業客戶換銀行。調查顯示,現有的大銀行不想為了客戶的利益而去充分競爭;而新的小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發展艱難。民眾卻為此買單:支付更高的費用卻沒有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 

  為了讓民眾受惠于金融科技的創新,也為了讓新的小金融服務公司能和大銀行公平競爭,CMA主導并推動金融數據共享方案,其核心在于Open Banking, 即開放的銀行服務計劃。CMA認為,Open Banking的關鍵在于讓個人與小企業及其他第三方服務商,能和銀行安全地共享數據。這種共享數據的好處直接體現在:個人可以通過簡單的統一界面管理所有的金融賬戶,從而更加便捷地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也更加有效地管理資產。CMA規劃了一系列改革路線圖,要求英國各大銀行在2018年逐一落實。

  歐盟也有類似英國的戰略規劃,不過他們先從最基礎的支付業作為突破口。根據2018年1月13日起開始正式實施的PSD2規定,歐洲銀行的支付服務和相關客戶數據對客戶授權的第三方開放,目的是為了增加歐盟支付行業的競爭力和創新力。

  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都加入了英國和歐盟的陣營,采用的都是政府主導自上而下推動金融數據共享的模式。

  而美國走出了一條截然相反,自下而上的市場主導模式,主要有3條原因:

  首先,美國的法律為金融數據共享奠定了基礎。2008年金融風暴后的產物之一《多德-弗蘭克法案》是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一項最全面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在其法律條文1033條明確規定用戶或者用戶授權的機構,有權獲取該用戶在金融機構的金融交易數據。雖然該法案沒有具體詳細規定如何共享用戶數據,但是明確表示新成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有保護用戶共享數據的權力。這些規定為美國金融數據共享鋪平道路。

  其次,美國的金融市場競爭激烈,金融機構開放程度高。與歐洲的金融業由幾家大銀行占據絕大部分市場相比,美國金融市場的參與者眾多,除了幾家知名大銀行外,還有大大小小9000多家金融機構。在如此競爭激勵的金融環境中,美國的金融機構都把發展金融科技作為重點。一些有實力的銀行,主動開發數據接口,轉型成為平臺型金融服務公司,積極參與并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整體上看,美國金融機構相對開放包容,更加愿意主動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也更加愿意開放金融數據。

  最后,美國金融科技公司整體實力較強。硅谷和紐約孕育出眾多充滿生命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其中一類就是個人財務綜合管理服務公司。最典型代表為Mint公司,它是一家成立10年之久的老牌個人財務管理公司,根據2016年數據,Mint目前有2千多萬用戶(每10個美國人就有1個人有Mint賬戶)。用戶通過授權就可以在Mint網站里,實時管理幾乎全美所有的金融賬戶:儲蓄,房貸,車貸,信用卡,學生貸,退休金和股票等賬戶等等。該公司已經和美國99%金融機構簽訂數據合作共享協議。通過一站式數據歸集,Mint還能提供消費分析,財務規劃和賬單支付等增值服務,給用戶極大的便利。除了Mint的公司還有 Prosper Daily、 Yodlee 和 Penn等多家個人財務綜合管理公司,他們自發地實現了金融數據共享的商業模型。

  美國的法律體系,金融市場環境,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發展的程度,決定了美國主要靠企業之間自下而上自發的參與數據共享。但是缺乏統一監管和規范,也給行業帶來不小的阻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在10月18日提出金融數據共享9條指導意見,全面闡釋監管的態度,期望借此引導促進美國金融數據共享的快速發展。

  影響深遠

  英國的Open Banking專項報告主席Alasdair Smith,在報告發布當天說:“我們今天發布的改革將對未來幾年銀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有理由這么認為。銀行的互聯網化只是觸及互聯網精神的皮毛,金融數據共享和開放才是互聯網精神的精髓。

  共享金融數據的新模式將會給金融服務業帶來新一輪的巨變。這些巨變,正在滲透行業的方方面面。

  有些銀行將在巨變中被淘汰。失去客戶和數據的壟斷優勢,銀行利潤將會受很大影響。然而,積極擁抱新模式的銀行,將會轉型成為金融服務基礎平臺。成為平臺的銀行不僅僅直接向客戶提供服務,而且可以通過平臺上的金融科技公司向客戶提供間接服務。通過數據共享,平臺型銀行的產品更加豐富,數據的價值得到提升,因此不僅留住老客戶,還能吸引新客戶。憑借金融服務平臺的品牌,影響力和金融牌照優勢,轉型后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變為更加多元,除了傳統的金融服務收費外,平臺服務也有可能成為利潤增長點。

  以花旗銀行為榜樣的數家國際大銀行,和以美國中部卡薩斯州CBW為代表的幾家社區銀行,是銀行轉型的成功典范。

  對于金融科技公司來說,好處顯而易見。金融科技公司通過數據共享,借助銀行提供的金融平臺服務,不需金融牌照就可以開展金融服務,同時還能獲得大量的用戶和數據,有助于技術優化和用戶體驗的提升。

  各國金融數據共享計劃實施結果已經在金融科技公司上初顯成效。英國推動Open Bank后,掀起金融科技公司新一輪蓬勃發展浪潮。歐盟的PSD2將給歐洲支付也帶來百花齊放的格局。而美國的個人理財綜合網站,將會在新的數據共享指導意見下更加欣欣向榮.

  當然,收益最大的還是用戶。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和多樣,成本越來越低。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之間的比較一目了然,更加容易統一管理,不會再有眾多賬號,記不住的密碼和五花八門的密匙等煩惱。智能資產管理門戶將成為個人金融活動唯一的入口,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找到了施展的天地。支付、借貸、記賬和理財等金融服務和場景無縫鏈接,融為一體。金融服務像水和電一樣便捷。 

  就像馬云先生在解釋IT和DT區別時說:“IT時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而DT時代,它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 金融數據共享符合了DT時代用戶對金融服務的期望,必將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中國模式?

  對目前中國金融業來說,共享金融數據并打造開放金融平臺的理念過于超前。中國的銀行業大而不強,還在快速追趕西方發達國家的進程中。盲目不切實際的生搬硬套西方經驗是不適合中國特色的金融業發展。 

  金融數據共享在國外還屬于發展初期,目前對中國銀行業幾乎沒有直接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者我們可以高枕無憂而漠不關心。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的大環境下,隨著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 國外金融行業的巨變必然會間接影響到中國。

  如果未來中國的銀行要追上并趕超國外,走向世界金融舞臺中心,那么現在西方的金融數據共享變革就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 。外國銀行積極擁抱數據共享的意識,和金融科技公司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數據共享上技術突破以及國外監管經驗, 都值得我們以“拿來主義”的思維去借鑒和學習。

  對中國金融科技巨頭來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螞蟻金服,微信財付通,陸金所,百度金融和京東金融等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巨頭們已經走上國際化道路。國外的金融數據共享變革為這些公司開拓海外市場提供絕佳的機會。譬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將因歐盟PSD2的實施而從中受益, 借此他們可以更加容易地進入歐盟的各國的支付市場。

  而挑戰來自于國外的科技巨頭。由于金融數據的共享和開放,綁在國外科技巨頭上的最后一道枷鎖已經被打開。可以預見, 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GAFA)將跨界金融,形成對BATJ強有力的挑戰。

  對中國金融科技業的另一個挑戰來自于中國銀行業。國外的金融科技公司體量不大,他們是金融數據共享主要的受益方。然而中國的金融科技巨頭本身的規模不可小視,并且擁有巨量的客戶數據。中國銀行業在開放金融數據共享的同時,必然要求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相應開放本身數據。 如何平衡雙方利益是不小的挑戰。

  由于中國特有的國情和金融環境,在金融數據共享的大潮下,中國走的道路必將有別于歐洲和美國的模式,也很有可能像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發展一樣,后來者居上。

  (本文作者介紹:點石資本創始人,財經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金融 數據 共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績效主義讓中國企業陷入困境 華人溫哥華拆房為何引發抗議 關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十點思考 預售制是房地產去庫存攔路虎 中投為啥從加拿大撤走千億投資? 統一金融監管體系不會一蹴而就 新三板動真格了:國資投券商被祭旗 劉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換美元小心踏錯節奏 A股市場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