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周天勇
供給側結構調整,其功能和目標,要保證和提高勞動者經濟參與率,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與建設制造業強國和提升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相協調,可能忽略任何一方,都會使國民經濟失去平衡。
國內一些學者提出了通過加快供給側的技術進步和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經濟中高速增長。有的學者也提出,雖然經濟增長從高速向中速下降,但是國民經濟供給側應當提質增效。然而,在討論這個內容之前,先要搞清楚的邏輯是:我們的國民經濟發生了什么問題?我們推進技術進步、提質增效和結構轉型升級要解決什么問題?我們用什么樣的技術進步、提質增效和結構轉型升級來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這個邏輯關系不理清楚,要么,供給側結構調整,或者可能舍主求次,或者可能南轅北轍,或者可能使我們面臨的問題更加嚴重。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這次國民經濟問題是,由于經濟主力人口收縮和老年化,人口和資金的城鄉流動受阻,收入向城市和上層流動集中,廣大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水平較低,導致國內全社會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不足,形成了生產的全面過剩。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發展和開放,儲蓄、投資和建設,我們已經形成了水平已經不低的生產力。然而,相對于此,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較低及其擴大居民消費支付能力較弱。矛盾已經從過去落后的生產力不能滿足廣大居民日益增長著的消費需要,轉變成了廣大居民低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跟不上生產力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
因此,供給側的技術進步、結構轉型和提質增效,一定要有同時滿足增加就業、加大勞動創造財富參與度、提高廣大就業和創業者收入水平這樣的功能。否則,如果上述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邏輯不清楚和混亂,供給側的舉措僅僅是從加快技術進步、結構轉型升級和國民經濟提質增效方面著力,減少就業、降低勞動者參與度、不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只增加資本和技術所有者收入,雖然也會建設更強大的生產能力,然而,除非將創造的財富越來越多地出口,否則會使國內的生產過剩和經濟衰退更加嚴重。
在供給側結構調整方面,需要防止兩個失衡。首先,要避免技術進步與突破性改革,以及與就業和消費需求的錯位和失衡。
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創新,能很快支撐和推進經濟向著中高速度增長嗎?我認為存在著不確定性和疑問。從經濟史看,技術進步推動經濟爆發式增長,先是單向技術的進展,如蒸汽機、紡織機的發明和產業化,推動了工業從工場模式向大工廠模式的轉變;后來一組發電、變壓、輸電、電動、照明、儀控等技術的發明及應用,促進了工業的專業化、集約化和大規模化發展;再是一個體系性的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明和市場化,推進了經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其特征是:每次技術革命對于產業來說,都是顛覆性的;在間隔時間上,一次比一次短;但在形式上從單向技術,變成了組合、體系性技術聯動發明和應用,一次比一次復雜。
目前的分步式能源、大數據、極速計算、移動互聯、3D打印、智能機器人等等代表的第四次技術革命,更是顛覆性的。但是,從其形式上看,是技術群與技術群的跨領域交叉和關聯發明及其應用;就其功能上看,從原有的擴大生產力,替代采礦、制造、交通和建筑領域工作人員的體力,發展到幾乎可以從制造業到服務業的全面地替代勞動者;從技術轉化的產業形態看,是復合式和集群式的發展。這就給中國以技術進步盡快支撐和推動經濟中高速增長,提出了這樣兩個方面的問題:(1)馬上用幾群顛覆性技術的產業化,啟動經濟高速增長,有沒有幾群顛覆性技術的儲備,在國際上領先的前沿性技術有多少,技術能不能很快產品化,能沒有成本上的經濟性為市場所接受?我認為,目前加快技術進步,產業創新,可以起到抑制國民經濟增長繼續下行的作用。但是,其能夠馬上啟動和扭轉經濟下行向上行,并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不大。雖然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學習、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加上我們自己的自主創新,在全球前沿技術領域,有了許多突破,然而,中國掌握的全球前沿性技術比率,超不過全球的20%,我們還沒有幾群顛覆性前沿技術的基礎科學、人才、實驗室條件等儲備。二是從技術到產業化,從體制和環境上看,教育陷入普通化而缺乏創新和職業兩端,創新從胡思亂相到奇思妙想的環境還不寬松,許多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企業研發中心的技術發明和其產業化由于產權不明、激勵不到位而動力不足,知識產權激勵不到位和保護不夠,科技金融還沒有能順利融到資的融資體系,試驗向產品再到市場的轉化方面體制還沒理順,賺快錢和一夜暴富觀念還沒有使社會形成投資創新、技術進步、產業創新的經濟文化價值氛圍,新技術產業化和市場化的公司組織形式在觀念上陳舊和在方式上混亂。因此,我認為,需要推進創新體制改革在先,并且加快顛覆性技術群的積累和儲備,使第四次技術革命,其產業顛覆性和爆發式創新,能夠在2026年左右,接替第一波由突破性改革啟動的中高速增長動能的邊際遞減,形成第二波由其啟動的國民經濟中高速增長。(2)這一次的技術進步與前三次技術革命不一樣的是,智能機器人的出現,發生了從制造業到服務業幾乎全面替代勞動力工作的格局,財富很大比重由技術和資本,即更高層次的復合品—智能機器人所創造;勞動者在參與創造財富同時分配財富的機會和比率減少和下降。這樣,收入向技術和資本所有者流動和集中,廣大的居民收入會相對下降,發生消費需求能力不足,以及可能生產過剩、經濟衰退的危機。這種傳統經濟模式中沒有遇到的新的宏觀經濟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以及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我們在理論分析、方案應對和政策工具等方面,也沒有做好新的準備。可能會發生,技術越進步,生產越過剩,增長速度越放緩的問題。
其次,需要防止供給側結構調整的不平衡,結果可能生產更加過剩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
在供給側結構調整的大討論中,國內一些學者指出這樣一些問題:過去一些年中投資過度,加上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一些傳統的鋼鐵、煤炭、水泥、造船等行業,產能過剩,并開工不足,經營困難,出現了一些僵尸企業;由于消費結構的升級和變化,有一些產品和服務供給過剩,有一些產品和服務卻供給不足,發生了產業供給與需求的錯配;國內制造業規模大而技術工藝等不強,質量和性能等有待于提高;國內許多企業散而小和大則不強,沒有規模經濟和競爭力不強的現象突出。因此,他們提出了去產能、錯配調整、轉型升級、提高集中度、提質增效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供給側結構調整的建議。
我贊同這些問題分析的現實性,也不否認這些措施的必要性。因為從抑制向銀行造成更多壞帳、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形成出口諸產業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看,上述一系列供給側的調整不得不做。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遇到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消費需求不足,生產過剩的局面。如果我們在去產能時忽略尋找新經濟領域而轉移就業,供給產品向高端升級時忽略廣大農村和城鎮低收入居民消費層次的滿足,資本集中集聚時忽略勞動密集性產業的改革,做大做強企業時忽略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高端化而忽略低端經濟的民生性,用智能機器人提高勞動生產率時忽略低勞動生產率經濟方式對就業的重要性,這樣的經濟結構的功能和結果是:生產能力更加強大,收入更向資本和技術層流動和集中,廣大勞動者參與經濟的能力更加低下,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與供給更加降低,消費需求會更加不足,生產很可能會更加過剩,經濟下行壓力可能會更大。
因此,供給側結構調整,其功能和目標,要保證和提高勞動者經濟參與率,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與建設制造業強國和提升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相協調,可能忽略任何一方,都會使國民經濟失去平衡。
(本文作者介紹: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公眾號天勇看經濟zhouty-tjj)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