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梁海明
近期中國有超過6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遭做空,平均每月兩家,不但頻率越來越高,而且行業、地域分布廣泛。讓各界震撼的是,這幾個月來沽空機構的做空成功率高達100%。
近期中國有超過6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遭做空,平均每月兩家,不但頻率越來越高,而且行業、地域分布廣泛,做空者并無明確的行業與地域指向。讓各界震撼的是,這幾個月來沽空機構的做空成功率高達100%,而且還事先預告將要做空的上市公司,凸顯沽空機構的行為,是極具一種優越感的從容劫掠,因此,須警惕沽空機構下一波進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中國上市公司,避免帶來惡劣影響。
沽空機構和沽空手段均在境外,由于中國內地并無做空途徑,外界人士往往認為做空上市企業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因此監管部門需要對沽空行為作出規范。
但是,在成熟的國際市場、國際金融中心,做空則是合理的,也是普遍存在的。這就像一個普通人把自己對股票的觀點,無論是好的評價還是壞的評價發到新浪微博上一樣,并不需要用是否“合理”來加以評價。
而且,即便是在美國,對沽空機構的“規范”也是不存在的。當然,在國際市場上,如果所發布的企業造假、作假等信息并非事實的話,沽空機構的代價也會很沉重,因此沽空機構一般會經過深思熟慮后才采取行動的。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雖然并不能“規范”沽空行為,但在遭遇沽空機構突如其來的做空行為時,中國上市企業是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自救的,首先當然是及時澄清事實,其次就是資金的準備,作為一個企業應當有較大的股東基礎,也不應讓自己過度依賴于高股價。
此前很多遭做空的中國上市公司之所以遭遇沽空機構的重創,首先是因為大股東或者管理層質押了自己的股票來融資,這樣被做空就損失很大,而且沽空機構也特別視這樣的企業為“肥肉”。
對此,筆者建議,作為上市公司,應當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都為自己留下融資的渠道,當二級市場被做空或者股價不振,其實就為原本的大股東,例如基金等股東提供了逢低買入的機會。一個規范經營的企業,對于長期股東而言低價絕對是進場良機,股價的波動不會,也不應該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美國很多大企業甚至會衡量作為上市企業是否“合算”,上市一些年,市場不好就私有化,之后市場好再上市,不好的時候再私有化。中國市場未來慢慢也會向這個方面進步,等到大家見得多了,做空就不會被視為大的挑戰。
尤其是,對于那些已在或準備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中國上市公司而言,更要未雨綢繆,提前防備沽空機構的來襲,以及做好應對的充分準備。因為沽空機構往往會結合媒體共同行動,加上“一帶一路”又是國際輿論界關注的熱點,一些國際媒體很容易對沽空機構的報告推波助瀾,不但會唱衰被沽空的上市公司,還會進而抹黑“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可不防。
簡而言之,上市公司只要行得正、坐得端,遭遇沽空機構的突襲并不可怕,縱使沽空機構要做空,也有各種方式從容應對。對于那些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上市公司,更要警惕沽空機構雞蛋里挑骨頭,避免遭受無端損失。
(本文作者介紹: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近著《“一帶一路”經濟學》)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