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沈建光
大家普遍認可了中國經濟的短期增長趨勢,對人民幣匯率穩定充滿信心,而擔憂可能存在的房地產泡沫和金融風險。長期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和中美關系的發展,成為影響中國經濟長期穩定性的潛在不穩定因素。
作為“兩會”后首個在中國舉辦的大型國際經濟論壇,歷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以下簡稱“論壇”)都備受關注。今年論壇主題為“中國與世界: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結合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壯大,國內十九大即將召開,中央與地方各級官員相繼實現新老交接的背景,相比于去年論壇嘉賓普遍對中國經濟硬著陸比較擔心,還有過人民幣匯率是否會一次性貶值的爭論,今年論壇嘉賓對中國短期增長和人民幣的擔心明顯減少,反而是擔心國際局勢居多。中國官員更罕見的反復提泡沫風險。可以說,本次論壇集中在討論中國經濟的近憂和遠慮。
房地產泡沫和金融風險為近憂
與去年對增長與人民幣貶值的擔憂不同,今年論壇嘉賓普遍認可了中國經濟的短期增長,反而對房地產泡沫與金融風險表示擔心。
記得在去年論壇開幕式的主題演講中,張高麗副總理對當時中國經濟的判斷是“一季度將能夠實現開門紅,2016年攻堅克難,可能2017年就海闊天空?!苯涍^了一年艱苦的去過剩產能和房地產去庫存,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出現了明顯好轉,在今年的主旨演講中,張高麗副總理回顧了去年這一判斷時,還是頗為自豪的。
結合今年1-2月份投資帶動下的主要經濟指標積極向好,消費剔除汽車負面影響保持平穩,民間投資扭轉了下滑趨勢,挖掘機等工程用具銷售接近300%,筆者認為,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比去年更合適稱為“開門紅”。
而在人民幣匯率方面,去年論壇比較擔心人民幣匯率,還曾就一次性貶值的可能性有過爭辯。但今年并未有嘉賓對此表示擔憂,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發言中提及人民幣匯率時表示人民幣沒有操縱的證據,并提到相信貨幣基金組織也認同這一結論。并談到“每個人都希望人民幣匯率能夠穩定,或者是溫和的升值”。
盡管短期增長并不悲觀,但對房地產泡沫與金融風險卻十分謹慎。在經過去年一年房價大幅上漲,即便是930后各地推出了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今年以來,一些城市房價仍然大幅上漲。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提出,城市政府總是有意無意把房價往高推,源于賣地有收入。但是地價過高成為生產運營各方面最大的成本,削弱城市競爭力。同時,劉世錦還提到,房地產稅不能拖的時間太長,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加快推動。
中國政府財經高官的發言并未對房地產風險避諱莫深,而是直接指出了財稅改革、土地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的滯后與房地產泡沫的聯系,比一般場合的發言有所突破,顯示了決策層對于房地產風險的擔憂。
也誠如筆者在去年專欄文章《房地產國家牛市的八大風險》中提到的,限制需求只是短期手段,加大供給、積極推動土地與財稅改革才是讓民眾打消國家為樓市背書,避免房地產市場香港化的關鍵。
供給側改革和中美貿易關系實為遠慮
從長遠來看,由于今年恰逢十九大召開,未來五年將會有更多的改革在新一屆政治領袖的部署下展開,論壇也為中國經濟面臨的矛盾以及十九大后供給側改革如何推進進行了深入探討。
例如,今年2月履新的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則提到了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三大結構性失衡:一是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二是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失衡;三是房地產和實體經濟的失衡。對于是否認可目前有些地方政府以基建投資作為補短板的主要內容的尖銳問題,何立峰做了明確的不認可的回答。補短板主要是靠供給側改革去改善營商生態的軟環境和新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硬環境。
此外,全國社?;鹄硎聲硎麻L樓繼偉也表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內的政策確實可以增加杠桿,階段性增加總需求,防止危機快速蔓延,但如果浪費掉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買來的時間,那么政策空間會越來越小,最終需要在緊貨幣、緊財政的條件下進行改革,陣痛會更加劇烈,就更難凝聚共識,容易滑向左傾或者右傾的民粹主義。
筆者認為,中國官員的上述表述體現了高層對于推動結構性改革的迫切。希望十九大后,一些核心的供給側改革,如國有企業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財稅改革、新型城鎮化建設可以加快推進。
而從國際情況來看,由于去年論壇后,全球相繼出現了英國脫歐和特朗普勝選等黑天鵝事件,圍繞全球格局的新變化,特別是中美關系的討論亦成為論壇焦點。當然,早在前幾年的論壇上,嘉賓便對中美關系“非常態”進行過一些描述。
記得2015年前美國財長魯賓曾在論壇上提到過一個中美外交的“現象”,即中美雙方在討論雙邊關系之際,常常從批評對方開始:美方抱怨人民幣匯率受到干預,政府對于企業在能源、土地等方面實施不公平的補貼,以及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而中方則不滿于美方的管制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對中國企業在美投資準入實施限制等問題。而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則在當年的論壇演講中將中美摩擦的背后的實質歸因于“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的傳統沖突”。
從這一角度來看,今年的中美關系新格局的演變并非偶然,關鍵在于未來如何演變。此次論壇上,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將中美的經濟關系稱為是兩國關系最堅定的壓艙石。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則提到,美國在全球化和市場化方向存在逆轉,但美國如果脫離這種全球化的進程,風險很高,對中國尤為如此。
巴爾舍夫斯基指出當前中國一些產業貿易政策確實有一些偏向于中國公司的,而且中國對出口的依賴度很高。未來若要避免中美貿易關系惡化,中方可以進一步在經濟改革和開放,減少歧視性的措施,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減少監管壁壘、并可增加對美國投資以帶動當地就業機會等方面回應中美貿易關系非常態。
而這亦符合筆者在本專欄文章《特朗普陰影下,中國如何應對?》中的觀點,筆者認為,中美關系是當前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兩國均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國,正如筆者中國國內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是美國打貿易戰不得不慎重考慮的問題,而中國一定程度上開放市場并配合改革,推動市場主體公平,對于降低貿易戰的可能性有利,也符合中國改革的方向。
總之,此次論壇對短期增長并不悲觀,但對房地產和金融風險表示擔憂。而從長期來看,十九大后能否在國企改革、土地改革、財稅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以及未來全球化趨勢如何演變,中美貿易關系能否在今年4月中美領導人首度會面會后進一步改善,都是影響中長期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 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
責任編輯:鄭洋洋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