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姚洋
由于世界經濟的調整,中國提前進入了去工業化的進程,從2012年起開始去工業化。這也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慢下來。但是,我們現在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結構因素上,而很少去談經濟周期。這是不對的,會讓我們作出錯誤的判斷。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下最近對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前景的一些研究成果,還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現在我國經濟形勢不是太好,悲觀的聲音比較多。我和林毅夫老師一直比較樂觀,我們的樂觀有樂觀的理由。我要做一些橫向的對比,談談為什么我們應對中國經濟增長保持樂觀的心態。
大家知道,“十三五”規劃將經濟增長還是放在第一位的。當然,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生態文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沒有增長,要做其他的東西,都是很有難度的。特別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一個政治任務,就是在2010年的基礎上,202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今后5年的年均增長率必須達到6.56%。這是硬指標,達不到這個增速,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標就實現不了。這速度是不是容易達到呢?其實參照世界的經驗,我們發現不是那么容易達到的。
1、世界的經驗
我在此將中國和日本做一下對比。日本在1950年代和60年代,采用的是出口導向增長模式。中國也是采用這種增長模式。沒有這樣一種增長模式,中國不可能有今天。另一方面,中國也積累了海量的儲蓄。在過去這15年間,中國居民儲蓄有近50萬億元的存量,接近中國的GDP總量,企業儲蓄更多。這都是和中國的出口導向增長模式高度相關的。
現在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相當于日本1970年代初、中期的水平,跟日本的差距大約有40年,但是差距在縮小。展望未來20年,中國有一個問題就是人口老化比日本還要快,這對中國經濟的挑戰是非常大的。日本經濟從1973年開始經歷了兩次急促的減速,或者說斷崖式的減速。日本經濟第一次減速是在1973年石油危機之后,此前20年日本經濟的年均增速達到9.2%,此后20年的增速一下子跌到了3.5%(如圖1所示)。
所以,不要以為中國的經濟增速不可能跌到5%以下,日本已經證明了這是有可能的。日本經濟第二次減速是1993年資產泡沫破滅之后,從那時候起日本經濟只有年均0.8%的增速,而這純粹是物價不斷降低造成的。1970、1980年代事實上是日本的黃金時代,那個時候世界上涌現的新產品,幾乎全部來自日本。但當時日本的技術進步,卻不足以支持非常高的經濟增長率。所以我們不能指望搞創新就能支持7%的增長率,這是不太可能的。技術創新極其艱難,我們還需尋找新的突破口。
日本經濟第一次減速的直接原因就是石油危機之后,世界經濟開始進行調整,那一輪由日本、德國帶動的全球化結束了。美國經濟也經歷了痛苦的、將近20年的調整,直到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美國才又開始增長。但是,日本在1973年—1993年恰巧是趕超美國的關鍵20年,別看當時日本只有3.5%的增長速度,但由于美國增長得更慢,所以到1993年日本的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80%。日本找準了機會和空檔,一下子實現了趕超。這對中國未來也是一大挑戰。中國這么多的人口,能不能在2049年的時候,超過美國人均收入的45%?其實并不好說。因為美國經濟的增速,哪怕在危機階段,近年還是達到將近2%。
日本經濟的第二次減速是由于人口老化造成國內需求不足。所以,安倍搞經濟刺激效果不明顯,因為老年人不愛消費。日本的物價走勢,也和它的人口狀況具有較高的相關度。其實,日本在過去40年間走過了一個輪回,前20年資產價格瘋長,然后泡沫破滅,后20年主要的經濟指標全回到20世紀70年代。
對比日本1973年之后的經歷,未來20年,我國也要考慮GDP增長率是不是也會跌到3%到4%之間。很多著名經濟學家都預測今后中國的經濟增速也就是這樣的水平。這樣來看,中國要達到年均增長6.56%的目標,實際上是有難度的。從全世界來看,一個國家要跨越中等收入階段,成為高收入國家,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考察1960年—2010年世界各國(地區)收入的變化情況,我們把一國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8%,作為跨入中等收入階段的門檻;把達到美國的45%,作為進入高收入階段的門檻。1960年中國還是低收入國家,現在變成了一個中等收入國家。在1960年已經躋身中等收入行列的國家或地區中,有不少現在變成了低收入國家,經濟轉型完全失??;只有11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現了飛躍,變成了高收入的國家或地區。更多的中等收入國家,事實上在原地踏步,沒有多大變化。這是全世界的情況。即使不存在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我們也看到各國在中等收入階段急劇分化,非常不穩定。中國已經是中等收入國家了,未來會像有些國家一樣掉下去回到低收入水平,還是像有些國家一樣進入高收入階段?中國大概是在2003年—2005年間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到2049年的時候,中國能不能成為一個高收入的國家?順便說一下,直到今天,超過美國人均收入45%的國家其實并不多,超過美國人均收入一半的只有36個國家或地區。別的國家相對于美國來說還是比較窮的,美國的名義收入不一定最高,但是美國的物價水平很低,所以實際收入高。
怎么去解釋這些在1960年已經進入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的分化呢?借用《安娜·卡列尼娜》里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成功國家的經驗非常相似,不幸的國家各有各的不幸。比如菲律賓,1960年菲律賓的人均GDP是中國的5倍,今天中國是它的2倍。如果說中國是一個成功案例的話,那么菲律賓就是失敗的典型。菲律賓是怎么失敗的?實際上,是緣于政治上的失敗。我問菲律賓人,你們國家曾是發展中國家里的明星,為什么現在經濟這么差?他們說,是由于官員太腐敗了。菲律賓的政治極其腐敗,是大大小小的家族在統治。菲律賓的省長、州長,很多都是來自各大家族。
馬來西亞為什么也不行?因為占人口40%的華人受到了政治上的限制。華人是馬來西亞掌握著經濟命脈的人群,但是他們沒獲得應有的地位。巴西則是因為早熟的福利社會,使得大量資金沒法投入到生產當中去。
成功的國家有什么特征呢?要想發展,沒別的途徑,只能踏踏實實、勤勤奮奮地干。第一,正如新古典經濟學的增長理論所揭示的,在趕超階段,高儲蓄和高投資能帶動經濟增長。第二,是深入的工業化過程。特別是對于大國來說,沒有工業化,不可能有增長。第三,是高制造業出口。20年前中國最大項的出口是服裝產品,后來是電子產品,現在是機械類產品。第四,是高人類發展指數。第五,是穩定的宏觀經濟,通貨膨脹率比較低。第六,是穩定的政治環境。第七,是較低的不平等程度,我們國家在這點上做得還很不夠。
通過國際比較可以發現,成功的經濟體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之后儲蓄率越來越高,而失敗的經濟體儲蓄率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投資占比也是一樣的。成功的經濟體的投資占比最高將近35%,中國在最高峰時將近50%。在經濟結構方面,農業占比都在下降,但是成功的經濟體明顯下降得更快一些。在工業占比方面,失敗的經濟體上升很緩慢,說明它們的工業化進程是比較緩慢的。成功的經濟體,工業占比先上升后下降,是一個倒U形;在最高峰的時候,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可以達到40%以上。中國的工業占比曾經接近50%,但這可能是服務業漏報造成的。中國的工業占比在2012年達到頂點后也開始下降?,F在有個錯誤觀念,只強調大力發展服務業,好像中國發展工業是錯的。但實際上,沒有工業化,就沒有中國的今天。
不成功的經濟體,貿易依存度實際上更高。但是,不成功的經濟體,主要是出口基礎產品,比如農產品、石油、礦產等。成功的經濟體主要出口制造業產品,這是它們的強項。有人說,印度的高科技比中國發達,這是不可能的。印度的高科技出口、軟件出口在出口總額中的比例很高。但是,印度出口額是多少?不到5000億美元。中國的出口額是多少?2.5萬億美元。印度的出口額只是中國的零頭。印度的有識之士也認為,不走工業化之路,印度是不可能發展的。巴西是典型的“荷蘭病”,依賴資源出口,國內物價猛漲,而且本幣升值,對制造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為什么叫“荷蘭病”?1973年國際石油危機之后,在歐洲北海發現了油田,荷蘭開采了很多石油,最后卻搞垮了國內的制造業。
為什么制造業重要呢?第一,它能創造儲蓄。工業的資本密度大,資本收入份額占比高,而資本擁有者的儲蓄率也高。第二,它能提升整個國家的技術水平。工業是所大學校,開發技術,培養人才。第三,它能支撐服務業。如果純粹地搞服務業,你看印度、巴西的例子,都是什么樣的服務業?都是一些低端的服務業。在巴西,服務業的人均產出一直在下降,為什么呢?因為就業人數越來越多,但是就業的層次卻越來越低。如果你是富人,在印度生活就舒服極了。你買一輛車用不著自己開,司機多的是;你根本不需要電冰箱,大清早就有人給你送來洗好的菜;你不需要洗衣機,有人專門給你洗好,疊成什么樣都可以;你還可以雇人來家里做飯,并伺候你。我去印度朋友家做客,有兩個人伺候。我去美國人家里吃飯,都沒人伺候。
中國的服務業在做什么呢?我到南方發達地區,發現好多服務業都是在服務制造業。這是我們國家的希望所在。金融、保險這些服務行業,一定是跟制造業掛鉤的。所以,工業化是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關鍵一環。
中國與其他成功經濟體的最大差別,就是在消除不平等方面做得不好。韓國、中國臺灣是成功的典范,它們不光有經濟增長的奇跡,而且基尼系數沒有超過0.4。特別是中國臺灣,基尼系數沒有超過0.35,簡直是奇跡里的奇跡。當然,臺灣這個經濟體比較小,只有2000多萬人,忽然一下就工業化了。我們再看一下土地分布的基尼系數,韓國是0.34,中國臺灣也沒有超過0.4,因為它們都經歷了土改。最離譜的是委內瑞拉,土地分布的基尼系數曾高達0.9以上。它的歷史上有四次土改,每一次都導致軍事政變,因為軍官大都來自土地擁有者家庭。
2、中國的優勢
中國的優勢在哪里?像日本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樣,中國還有一些后發優勢,特別是在人力資本和科技投入方面。我們先看一下人力資本的提高,中國大學入學率和高中入學率都上升很快。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可以彌補勞動力數量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的專利數量增長也非???。社會上流傳著一些妄自菲薄的議論,說中國沒有創新能力,說我們的教育制度損害了我們的創新能力。我覺得這不符合實際。中國的創新能力很強。華為每年投入到研發上的費用是多少呢?1000億人民幣。華為的年銷售額大概是4000多億,它拿出將近1/4搞研發。還有中國航天集團,下邊有108個研究所,每個所都有很多專利。只要我們的機制對頭,把它們轉化出來,技術不愁發展不起來。中國差在哪呢?制度。我覺得光是國務院發文件還不行,必須得修訂法律。要讓科研人員入股,讓市場來定價,這樣才會實現技術的市場應用。
但是,我前面講了,盡管日本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有相當快的技術進步,但它的增長率仍然只達到3.5%。我國要實現更高速的增長,必須尋找新的增長動能。我認為,與日本相比,我國未來的優勢有兩點:一個是大國優勢,一個是經濟改革。
中國的優勢,首先在于我國是一個大國。中國到底有多大?我們的國土面積超過整個歐洲,人口是歐洲的2.6倍。中國的國內差距,遠遠大于歐盟27個國家之間的差距。中國沿海發達地區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遠遠小于中國西部地區和沿海的差距。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主要就是沿海9省市的發展。中國能分為幾個世界?沿海最發達,屬于第一世界;其次是內陸的中心城市,屬于第二世界;然后是三四線城市,是第三世界;最后是廣大的內陸農村地區,是第四世界。這幾個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水平不同,基礎設施不同,人的思維也完全不同。中國好多內陸農村地區,思維方式基本上還停留在19世紀。中國的現代化遠遠沒有結束,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
從201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沿海的9個省市,遼寧最低,剛好達到全國的平均水平;9個省市以外的其他省份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沿海9省市人口占到了40%,GDP占到60%以上,出口占到近90%。內陸有多么落后呢?河南省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富士康把組裝ipad的工廠搬到鄭州附近,第一年就使河南省的出口額翻了一番。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河南全省的出口額,只有富士康一個工廠那么多!順便說一下,富士康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無與倫比,如果把富士康所有的工廠全集中起來,支撐一個500萬人口的城市絕對沒問題。
東西部差距有多大呢?圖2里的數據顯示,到2014年,東部人均GDP是西部的1.8倍。真實的差距肯定比這高,因為沿海省份傾向于瞞報GDP,不發達地區傾向于多報GDP??赡苷鎸嵅罹嘀辽偈?倍。農業占GDP的比重,東部地區已經低至5%,這已經是發達國家的水平。中西部還是12%左右,相當于東部地區1997年的水平(如圖3所示)。城市化率方面,2000年東部已經超過50%,現在差不多70%,城市化基本要結束了。而中西部地區相當于東部地區2000年左右的水平,相差15年左右(如圖4所示)。
假設中西部地區要在20年之內在人均GDP方面趕上東部地區,那么它每年要比東部地區的增長率高出3個百分點。這樣的話,即使東部地區GDP增速下降到4%,全國GDP增速也可以達到5.2%。所以,中國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內地騰飛計劃。我們以前搞過振興東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項目,但都比較虛,沒有實質性的措施。我們現在應該采取一些實質性的措施。內陸地區的騰飛,是中國經濟持續繁榮的一個巨大機會。
我特別看好沿長江這一帶。武漢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科技重鎮,常住人口中大學生的比例可以排到全國第四位,前三位就是北京、上海、南京。如果把長江上的大橋都改造一下,意味著什么呢?萬噸巨輪可以直上重慶,沿江城市就變成了沿海城市。這會改變我國的經濟地理布局。
還有就是鄭州到西安這一帶。鄭州這幾年發展非???,4年前鄭東新區還是一個鬼城,去年年底我去看了一下,已成為一個新興的城市。西安這幾年發展也非???。重慶、成都這些中心城市是中國今后10到20年的增長希望所在。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另一個優勢是經濟改革。中國經濟還不完全是市場經濟,不像日本在1970年代時已經完全是市場經濟。中國的動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中國的經濟改革,1980年代是準備階段,1990年代是改革攻堅階段。當時的領導人在這方面居功至偉,他們是頂著巨大的壓力進行改革的。先是分稅制改革,再是國企改革,然后是政府改革,隨后又是加入世貿組織(WTO)等全面改革。這奠定了中國2001年之后經濟騰飛的基礎。沒有這些改革,2001年后我國的經濟騰飛是有難度的。
胡溫10年主要是在補1990年代改革的欠賬。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這是沒有問題的。那時候社保已經到了什么地步?基本上是瓦解了。特別是在農村,幾乎沒有任何社會保障。許多老人得了病就只能等死,很多地方出現了老人自殺現象。不管怎么說,政府在那一段時間把這個巨大欠賬補起來了,僅僅這點就很了不起。
新世紀第二個10年,改革再上征程,人們有很多的期待。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議程非常宏大,但多數改革推進的速度比較慢。其中,有一項改革推進得相當快,那就是金融改革。這是李克強總理力推的一項改革。由于直接改銀行部門很困難,李克強總理搞了一個“后門改革”,就是開放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發展起來了,推動了利率市場化進程。民營資本進入了金融行業,PE、VC以及各種理財產品都起來了。國家還準許設立了幾家民營銀行。上海自貿區建立起來了,推動了資本賬戶開放。上海自貿區有自主權,但上海人比較膽小,不敢試。比方說負面清單,他們就照著外資投資目錄稍微改了改,等于沒有做。現在北京“新三板”很興旺,但是上海科創板卻停下來了,還有注冊制改革也沒有做,比較遺憾。我還是希望注冊制改革要做起來,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為什么要進行金融改革呢?因為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不適合于創新。銀行風格保守,不可能拿出很多錢支持創新,一定要是資本市場才能支持創新。日本的金融體系是銀行主導的,不適合支持創新,特別是不適合支持分散的創新。
資本市場的優勢在于給你匹配風險,偏好高風險就投高風險的項目,偏好低風險就投低風險的項目。所以,資本市場適合支持創新。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1700萬美元,得到2900倍的回報。這合理嗎?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2900倍的回報恐怕是合理的。從1997年阿里巴巴創辦至今,有多少互聯網企業死掉了?有多少個1700萬美元的投資打了水漂?恐怕3000個都打不住。
去年海淀創業一條街上企業死亡率多高呢?90%?;ヂ摼W企業的死亡率是極其高的。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說,必須要達到3000倍的回報才行得通,否則沒人愿意投資。我們現在意識到,搞好資本市場是未來金融改革的方向。中國現在股權融資占社會融資的比例還非常低,不到3%。道路還很漫長,但這也說明我們國家的潛力所在。
只要保持適當的投資增速,未來10年我國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平均會在6.6%以上。由此,可以推斷出我國趕超美國的時間表。
假設未來十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率達到2001年—2014年的平均(不包括2008、2009兩年),即2.35%,通脹率也為這一時期的平均水平,即1.7%,中國經濟的增長率為6.5%(這是到2020年實現在2010年基礎上收入翻番的必要條件),通脹率為3.36%(基于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計算得到的數值),那么,到2023年,我國的GDP總量將非常接近美國的GDP總量。如果我國的經濟增長率稍高于6.5%,則屆時肯定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那時,中國GDP占世界的比例,將達到20%,中國的經濟總量將超過排在全球第三到第六位的4個國家經濟總量的總和,人均GDP有可能達到15000美元,上海會達到25000美元。另外,中國的軍費開支將達到美國的一半,這會改變中美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實力對比。
這是對未來10年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測,前景是鼓舞人心的。但中國不是沒有遠憂。其實我擔心的是20年之后,中國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日本,即資產價格和物價水平下降,進入長期通縮階段,經濟增長大幅度減速。但是,只要中國在未來20年里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速,20年后的增速略高于美國,就可能足以保證中國在2049年的時候人均收入超過美國的45%,成為一個真正的發達國家。
3、當前經濟形勢
回到當前經濟形勢,為什么中國經濟增長會減速?我覺得這是三期疊加的結果,既有結構的原因,也有周期的原因。結構方面,一個是世界經濟的調整,一個是中國自己的經濟結構轉型。由于世界經濟的調整,中國提前進入了去工業化的進程,從2012年起開始去工業化。這也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慢下來。但是,我們現在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結構因素上,而很少去談經濟周期。這是不對的,會讓我們作出錯誤的判斷。
中國經濟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經歷了4個周期,每一個周期大致7年。1992年到1997年,經濟高速增長。從1998到2003年,中國經濟低增長,發生通縮。1998年的GDP增速恐怕是不準確的,報了一個7.8%,實際增長率恐怕只有3%、4%左右。其實那之后幾年的數據都可能有問題。2003年年底經濟開始發熱,2004年到2012年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然后又進入了一個低增長時期。世界大宗商品的周期也是7年一個輪回,中國的股市也是7年一個輪回,婚姻也有“七年之癢”。這是一個天然規律嗎?這輪周期從2012年開始算起,已經是第四年了,今年可以說是最困難的一年。但是,既然是周期,前邊就是有曙光的。
如果這樣判斷,政府的反周期措施,總體上還是應該肯定的。不能說需求管理是完全錯誤的,不應該把需求管理和供給側改革對立起來。許多經濟學家的判斷是有問題的。我認為存在3個最重要的判斷錯誤:第一,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產能過剩,解決了產能過剩,經濟就好了;第二,中國經濟的效率在下降,投資效率下降最快;第三,供給側改革和結構調整是提高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的唯一選擇。
我們先看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原因還是結果?任何有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會說,這是結果,而不是原因。之所以發生產能過剩,是因為國際和國內需求下降。危機發生之前,全球化勢頭高漲,世界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非常高,我國積累產能也是正常的事情?,F在,因為需求下來了,壓產能是對的,但是不能把所有希望放在壓產能上。
壓了產能,經濟就增長了嗎?不可能,壓產能就等于是在消滅GDP的源頭,怎么可能保增長呢?有人說,把產能壓下去,價格就上來了,可以解決通縮問題。首先,這個效果有多大?其次,如果需求不增加,增長還是無望的。必須記住的是,限制我國當前經濟增長的短板是需求,而不是供給。產能要去,但應該把這種事情交給市場去做。真正應該壓產能的,是虧損得一塌糊涂的國營鋼廠。
但因為壓起來有難度,民營鋼廠反倒成了目標,就像當年整治鐵本一樣。好在現在政府出了一個僵尸企業名單,照著名單去壓國有企業。我們不要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壓產能上,這并不能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
再看經濟效率問題。按照全要素生產率來度量,中國的經濟效率是在下降的。全要素生產率,是經濟增長率扣除了資本和勞動增長率后的殘差。必須注意的是,它是順周期的。在經濟景氣時期,設備和員工超額利用,殘差自然大,從而得到很高的全要素生產率;在經濟下降期,設備大量閑置,員工放假,殘差自然變小,從而得到較低的全要素生產率。這就表明,全要素生產率下降不是經濟下行的原因,而是它的結果。
現在,資本回報率在下降。中國的資本回報率,最高峰時是15%,現在能達到6%就挺不錯了。但這是一個自然過程,資本的邊際回報率是趨于下降的。為什么金融危機之前,資本回報率能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國外的需求很多。中國的出口額在2008年是2001年的5倍,可謂瘋狂的增長。那幾年的出口增長貢獻了3-4個百分點的GDP增長,現在一下子都沒有了,當然資本的回報率就下滑了。另外,那時勞動力大量從農業轉移出來,而現在卻大不如前了,這也會導致資本回報率的下降。
必須注意的是,在投資中,基礎設施的投資非常大?;A設施的投資回報怎么計算?我覺得經濟學家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A設施的投資回報周期很長,不可能馬上見效。而且,不能只看經濟回報,還要看社會回報。基礎設施是一種消費項目,是在提高老百姓的福利,這樣的投資,不能只算經濟賬。比如高鐵,你可以認為是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福利。別的國家是發錢提高老百姓的福利,中國是搞基礎設施。這么一想,心情馬上舒暢了。
最后,供給側改革的目標是改什么?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5大任務,“三去一補一減”,重點是在“三去”: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這是供給側改革、調整經濟結構的短期措施。供給側改革的長期任務是提高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最重要的是把十八屆三中全會說的改革都改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我還想強調,供給側改革和需求管理是不矛盾的。很多人把供給側改革、結構調整和需求管理完全對立起來,好像搞了供給側改革就萬事大吉,不要需求管理了。很多人認為,搞投資就是搞凱恩斯主義。但是,新古典主義增長理論告訴我們,低收入國家可以通過資本積累趕超高收入國家。在一個經濟沒有達到穩態增長的時候,投資可以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
需求管理是凱恩斯主義的措施。什么時候該搞需求管理呢?當真實增長率低于潛在增長率的時候,就應該搞需求管理,因為此時意味著需求是制約經濟增長的瓶頸。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率到底有多高?根據王建的計算,2014年的中國GDP實際增長率在4%—5%之間。我對2014年GDP增長率的計算結果也差不多,去年可能還是差不多,今年估計也在這個區間徘徊。這是真正的衰退,我們應當承認這個現實。
如果真實的增長率只有4%—5%,就應該擔心了。實際上做企業的人是知道這個數的,有親身感受?,F在如果不搞需求管理,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進一步的衰退,企業外移,資本外逃。美元可能還要升值,人民幣是跟著美元一起升嗎?顯然人民幣沒有升值的基礎。去年8月份到今年1月份人民幣貶值是很嚇人的,短短的5個月里外匯儲備一下子少掉了5000億美元。
我們一開始覺得中國有3.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沒多大問題,但照這個速度消耗,是承受不起的。穩住增長速度,才能穩住市場信心,因為市場經濟和信心密切相關。如果大家都認為明天會更好,大家都會投資,從而就實現了經濟增長;如果大家都覺得明天不好了,就不會投資,都想跑掉,貨幣就可能大幅度貶值?,F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沒有金融問題,現在有金融問題。現在資本市場還想對外開放,資本還要自由地流動,在市場失去信心的情況下,還能不能堅守得???我們需要好好地思考一下。
需求管理做什么呢?貨幣政策的邊際效果在下降,提高杠桿率的確有問題。我覺得應該多用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定向性比較好,也不增加通脹風險。中國要降杠桿,不是說把源頭卡死,杠桿率就降下來了。
那樣實際上是大衰退,就像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一樣。要想走出衰退,一定要在某個部門加杠桿,讓經濟流動起來。企業不投資,老百姓不消費,就只能靠政府加杠桿。中國過去幾年的財政支出是收縮的,政府加上事業單位的存款增加非???,從2011年的11萬億增加到了去年的21萬億。換成是別的國家,會趕緊花錢,而中國不花。
既然《預算法》已經修改了,允許地方政府發債,那就多發一點。發了債干什么呢?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說,可以把過剩的房子低價買下來?,F在地方政府不讓開發商降價,一旦降價就懲罰你。如果允許地方政府發債把住房買下來,它們會有動機允許開發商降價。這樣,開發商解套了,企業部門的負債率下來了,經濟增長也有了。我覺得,應該可以找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管理交集的地方。我們現在把二者對立起來,所以畏首畏尾的。
債轉股要小心。如果讓銀行持股的話,我堅決反對。銀行持股,管不了企業本身經營狀況。怎么做?我們可以開一個口子,允許民間資本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去購股,由它們來接手不良資產。不良貸款也可以公開拍賣。如果企業本身不錯,只是現金流沒有了,民間資本就會愿意接手它的不良貸款,說不定銀行還可以賺一筆。我們想一想,上一輪債轉股,4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賺了多少錢?!
總結一下,中國“十三五”期間的潛在增長率應該在6.6%以上,目前的實際增長率應該低于這個潛在增長率。所以,中國政府一定要處理好“調結構”和“保增長”之間的關系,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財政政策不能松懈,要加力。這樣,中國一面保增長,一面調結構,可以穩步地把這輪周期走完,真正實現2023年成為第一大經濟體、2049年成為一個發達國家的目標。
?。ū疚霓D自《戰略與管理》2016年第3期)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