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牛華勇
今天改革最大的阻力,不再是某一項政策,而是基層公務員的心路歷程。合作的最大阻力,也不是某個政府機構,而是相互的誤解與敵意。
上一次因為看政府文件覺得激動,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時候。當天晚上七點,我帶著研究生坐在新聞聯播大屏幕前,那是一個我很多年都不曾看過的新聞節目了。新聞沒有播完的時候,我就預感到了,那個公報文件,是1992年以來,最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
不過接下來兩三年的時間,讓天天期待改革的人略感覺失望了。文件中重建規則反對腐敗的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貫徹,但關于改革的部分,卻遲遲不見動靜。舊的規則消失了,新的規則卻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人們或多或少都在觀望,下一步該做什么呢?改革政策停留在府院的文件袋里,處長們默不作聲。
社會進入了中等收入水平,經濟增長速度在慢慢下降。那些曾經看不起這個貧窮大國的國家,忽然變得有些緊張,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減慢這個大國的腳步,這引起了部分人士的反彈,各種戰爭論和陰謀論遍布微信朋友圈。社會價值觀不但沒有更加統一,反而越來越對立。人們在等待一個理性、建設性、可實施的新綱領。
今天的講話,完美地完成了這個任務。一段推廣杭州,一段講內政,一段講外交,干脆利落的三段論,清晰、理性、親民、富有感染力。把這個時間點最需要澄清的信息,不疾不徐地展現給了全世界。
對內的關鍵詞是“改革”。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的第一主題。可能是好事多磨吧,這么令人激動的主題,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怎么被提起了,即便是有人提起,也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讓基層有所感受。而這一次的講話,讓人感受到了把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不僅是決心——還有幾個著眼點:產業升級、創新戰略、綠色發展、社會公平、對外開放。每一點都切中要害。更高的增長質量,更多的社會創新,更長遠的發展戰略,更均衡的社會財富,更開放的經濟體系。這些正是今天中國改革最難突破的問題。
對外的關鍵詞是“合作”。關鍵中的關鍵,“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不是為了另起爐灶,更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進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國民,逐步擺脫了近代百年以來的自卑,也開始有部分人迅速地進入到新的狀態,開始自負。
不同的觀點交織在一起,爭吵甚至撕裂,在經濟新常態的挑戰下,越走越遠。一方面是出自本能的誤解和圍堵,另一方面是充滿憤恨的陰謀與對抗。這不應該是一個理性崛起的大國應有的心態,所謂自信,應該是信手拈來、舉重若輕。今天講話的對外部分,能夠讓人感受到古老文明的自信與智慧,四兩撥千斤,而不是硬碰硬,才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這個唯一不曾中斷的幾千年文明得以延續的處事邏輯。
對內安心,對外睦鄰,這是本次G20會議的中國最大聲。
當然,話講起來容易,事情做起來難。
今天改革最大的阻力,不再是某一項政策,而是基層公務員的心路歷程。合作的最大阻力,也不是某個政府機構,而是相互的誤解與敵意。
智慧已經有了,信號無比清晰,我們另外需要的,估計就是時間了吧。四十年的人生歷程,沒有教會我別的,但我的確學會了,在未來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可以安靜地等待。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南方研究院執行院長,雙志精英會聯席理事長。)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